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呼声再起
在房贷利率下行的情况下,一些早期选择固定利率的购房者开始想方设法提前还贷,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呼声越来越高。近期央行也表示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但目前来看,还没有银行明确宣布同意下调存量房贷利率。
_______________
房贷利率的一升一降牵动着老百姓的神经。在央行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后,存量房贷利率是否会下调成了购房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常州市部分银行同意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此事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然而,随后,该媒体将“也有银行同意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等关键词从报道中删除。
7月21日,记者就存量房贷利率能否协商一事致电常州几家商业银行,其中一家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回应:“我们只有商转公(住房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但没有听说过可以商量房贷利率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表示,在房贷利率下行的情况之下,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是必然的。
她说,一些早期选择固定利率的购房者苦高房贷利率久矣,银行主动有所作为,更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
利差持续扩大 提前还贷潮仍在持续
随着我国新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存量房贷与新发放房贷的利差不断扩大。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8%,比上年同期低107个基点。仅从6月来看,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1%,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贝壳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7月,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3.90%,触及历史低位,二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4.81%,均较上月下降10个基点。
然而,相较于当下较低的房贷利率,前些年购房者的房贷利率相对处于高位,其中一些人的房贷利率甚至超过6%,不少购房者选择提前还贷来应对较大的利差。
前几年,90后女生张冉(化名)在江苏昆山购房时房贷利率是6.4%。如今,每月2500多元的还款额中只有几百元是本金,利息超过了2000元。为了尽快还清贷款,她平时会做一些兼职。张冉计划用两三年时间提前还清贷款,算下来,可以省30多万元。
提前还贷潮仍在持续。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解释,这主要是因为理财收益率、房贷利率等价格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居民使用存款或者减少其他投资,提前偿还存量贷款的现象大幅增加。他指出,这种现象对住房需求并不构成影响,是居民资产配置的调整。
在理财方面,居民存款意愿持续增加。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并且随着理财打破“刚兑”,以及去年年底一些理财产品甚至出现“破净”现象,居民选择提前还款的意愿也在增加。
按揭贷款存量资源“争夺战”或将打响
在发布会上,邹澜表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我们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
这被不少业内人士看作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行的信号。目前来看,还没有银行明确宣布同意下调存量房贷利率。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难在哪儿?赵秀池指出,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银行的收益会降低。银行是一个特殊的企业,一定程度上靠存贷款的利差维持生存,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于减少了利差收入。
但是,购房者提前还贷以降低贷款成本,银行是拦不住的。赵秀池说,允许在存量房贷利率高处“站岗”的借款人与银行协商降低利率是必然的。她建议,银行统一将之前存量房贷固定利率转化为基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动利率。
而此前在发布会上,邹澜介绍,上半年,从银行房地产信贷结构看,房地产贷款余额一共是50多万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接近40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总体略微减少。”
“按揭市场正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在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一季度存量房贷余额开始减少,这或将成为一个大趋势,意味着按揭贷款的“蛋糕”在变小。对于银行来讲,房贷作为优质资产,是各个银行争夺的重点。
李宇嘉认为,未来,住房信贷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后,除了自上而下的“降利率”,也将出现自下而上的存量房贷“降利率”,住房信贷存量资源的“争夺战”预计很快就会打响。随之而来的是,银行的经营行为也将发生很大变化。例如,银行“跳”出来降低LPR的加点水平,以争夺客户,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既包括以低利率争取新客户办理按揭,也包括以低利率吸引其他银行的客户来办理“转按揭”以置换旧的贷款等。
此外,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还指出,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有两个路径:协商或“偿还旧贷款办理新贷款”,然而,如何操作以及相关细节并未明确,是全部下调还是择优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至少需要明确规则。他指出,针对还贷压力大或信用分高的客户,建议落实差异化政策。
房价不具备大幅下跌的基础
除了房贷利率,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还有房价以及房地产的走势。
上周,房地产市场交出了“半年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一季度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集中释放,带动房地产市场有所改善,二季度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常态化运行,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企稳态势。
从房地产主要指标来看,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3%,销售额增长1.1%,均明显好于去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保交楼成果显著,上半年,房屋竣工面积33904万平方米,增长19.0%。
“上半年楼市‘先扬后抑’,后续仍然需要耐心、信心、政策支持。”赵秀池表示,上半年住宅的销售量虽然下降,但是住宅的销售额在增长。而开发投资、房屋及新开工面积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开发商对市场预期较悲观,投资意愿较低。
从房价来看,6月,新房销售价格环比“止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31个,比上月减少15个。
同时,二手住宅价格跌幅扩大。70个大中城市中有63城二手房价环比下降,仅有7个城市上涨,打破近期下调城市数量的纪录。一线城市上海二手住宅价格“领跌”。
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节奏从一季度的恢复性反弹回到常态。并且买方市场的特征越来越强,房源供应充足,房源去化周期拉长,业主售价预期下调,因此,房价短期处于回落阶段。
“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住房房价回调的步子也不一致”,许小乐表示,从城市看,经济、人口等基本面较好的城市,市场需求充足,这类城市房价调整幅度较小;从产品看,一些“老破小”因为不能很好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去化困难,价格下调幅度较为明显。
李宇嘉则认为,这是由于一季度积压的需求释放完毕后,需求出现断层、接续不上。新房环比“由涨转跌”,二手房价环比跌幅扩大,是二季度市场交易情绪较弱、成交量下滑的必然结果。同时,叠加近期债务到期、保交楼力度加大对资金需求增加,开发商重回降价促销通道。
关于二手房房价,李宇嘉认为,随着市场预期下滑,部分投资者、预期悲观的业主开始降价出售,近期,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迅速攀升。而一线城市新市民、年轻人较多,疫后就业复苏不及预期,他们对房价支付能力有所下降。并且随着一线城市近期保租房、长租房、人才房供应多,租购并举取得进展,房价预期转弱、支付能力下降后,购房人群开始转向租房。
“目前,房地产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消费者预期不足,陷入观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常态化运行之后,市场预期将逐步趋于平稳。”许小乐说。
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近期,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将“金融16条”中两项有适用期限的政策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底,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企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同时结合保交楼工作需要,将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期限延长至明年5月底。
同时,许小乐也谈到,我国住房金融“安全垫”较高,居民房贷债务压力总体稳定,房价不具备大幅下跌的基础。而且我国城镇化正处于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过渡的关键阶段,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强烈,这类住房需求是房价恢复平稳健康的坚实基础。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教育|香港汉华中学和北京育鸿学校举行交流活动
- 百万人百万棵树,“河狸公主”讲述青年守护者故事
- 敦煌大漠里的青春接力:潜心为国护宝
- 甘肃去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数量及涉案金额超历年总和
- 标题党别再碰瓷“这届年轻人”了
- 美总统拜登宣布赦免其子亨特·拜登
- 广东有8条河流20个水文站超警戒水位
- 报告指美国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日益加剧
- 德国问题专家:欧洲应该更多地了解中国当代的发展
- “一梗再梗”者死亡风险大增 专家:需遵嘱用药、定期监测
- “寻美之旅——秦汉有礼无障碍文化体验活动”在陕历博秦汉馆举办
- 文明的坐标丨沈阳故宫“古韵悠然”
- 外媒:哈马斯官员称已准备好在加沙达成停火协议
- (经济观察)新优势:中国多省份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 美食佳酿“真金白银” 这些地方“花式”宠客过新年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16日京津冀大部等地最高气温37~40℃
- 日本排污入海,韩国海鲜商贩:疫情期间生意都比现在好
- 云南暂停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数据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 热门推荐
-
- “优质主播培育工程”首批优质直播间(主播)名单发布
- 今年前5月广东进出口总值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 奏好“大合唱”
- “兰州—塔什干”全货运航线首航
- 美国佐治亚州一处住宅发生火灾 致6死5伤
- 创造“来了不想走,下次还想来”的旅游氛围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泰和:大鱼小鱼装满仓 丰收之歌正奏响
- 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 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超7700公里
- “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在北京举行
- 经济新方位·年中数据观察:我国外贸展现较强韧性
-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就基辛格逝世发表署名文章
- 阿奇霉素缺货?药房、药企回应!
- 旅日大熊猫“良滨”24岁啦! 游客:希望它一直元气满满
- 防疫科普:居家隔离人员防控要求细则发布
- 科幻期刊拒收AI创作的小说 ChatGPT是文学灾难还是福音?
- 建院71周年 北京人艺邀请观众共享戏剧记忆
- 长江流域纳入联合调度水工程增至125座(处)
- 15万人怒而请愿!消防员失踪 市长缺位 洛杉矶山火失控谁来担责?
- 中式婚礼走红 “凤冠霞帔”成为新时尚
- 刘庆峰:需坚持长期主义 打造自主可控的AI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