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激发产业发展潜力
在山地或荒野中徒步,锻炼耐力和意志力;在湖泊或海洋上扬帆,感受风吹来的方向;从山脚溯源溪流,直至登上高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随着人们对健康、自然生活方式的追求向往,户外运动正被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所推崇,我国户外运动产业迎来蓬勃发展。
户外运动“飞入寻常百姓家”
户外运动是以自然环境为载体,以竞技、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形式的体育活动,是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意义的户外运动兴盛于19世纪的西方,登山活动在欧美迅速风靡。到20世纪,露营、徒步骑行等休闲类型的户外运动开始流行,人们可以远离城市,融入大自然。
户外运动的流行,是经济发展、健康意识提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户外运动起步较晚。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国人开始越来越关注休闲、健康的生活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表示,近年来,更多的人意识到运动是良医,更加重视户外运动对于强健身体、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在此前提下,户外运动“飞入寻常百姓家”。
户外运动带来的挑战性和刺激性,让人们拥抱自然、获得健康、挑战自我以及带来身心的双重满足,让越来越多的人迷恋。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过4亿人次。“参与户外运动不仅是提高体能的一种方式,更是与大自然互动的一个过程,激发对未知的挑战和探索,更深层的是感受到对大自然的尊重、对当下生活的珍视。”帆板世界冠军陈佩娜说。
10月27日至29日,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在云南省大理州举行,大会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2022年至2023年,冰雪、路跑、骑行、越野、露营等户外运动呈爆发式增长,多个领域已恢复至甚至超过疫情前的水平。据携程网数据,今年上半年,与户外运动相关的订单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79%。“2022年度户外运动参与群体中,‘90后’占比达到36.1%,成为最大消费群体,‘80后’占比32.5%。同时,传统意义上男性主导户外运动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女性参与度热情高涨,2022年度女性参与者占比为59.9%,男性占比为40.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介绍。
赛事引领产业发展
大众化、全龄化、轻量化的特点,使得户外运动发展更加多元。无论是露营、滑雪、徒步、桨板、登山、攀岩、骑行等传统项目,还是飞盘、陆冲、匹克球、city walk等年轻群体追逐的“新城市运动”潮流代表,多样的户外运动从小众逐步“出圈”过程中,赛事打造至关重要。
沈阳赛艇运动就是一个实例。沈阳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于秀介绍,沈阳浑河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水域环境极佳。2018年,首届沈阳赛艇公开赛在浑河举办,沈阳不断升级这一品牌赛事,并通过教育落地发展,加速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目前,沈阳市有30余所中小学全面普及赛艇课,赛艇注册会员破千人,拥有60余支青少年队伍、20余支本地企业队伍。浓郁的体育氛围催生了运动培训、休闲文化、特色体验、文化旅游、赛事经济等业态繁盛。
另一个持续20年的品牌赛事——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也是赛事带动户外运动的生动案例。青海省体育局副局长杨海宁介绍,2002年首届环湖赛事举办后,20年来青海不断策划延伸发展,还举办环青海湖大学生公路自行车赛、环青海湖残疾人公路自行车赛、环湖赛线上赛,不断将这一赛事打造成有国际影响、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户外运动赛事,取得了推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城市宣传的综合效益。
杨雪鸫表示,户外运动产业链长、辐射面广,能直接拉动装备研发制造、旅游康养、教育培训等多行业的消费增长。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统计,2022年,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规模1971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2400亿元。据中国联通数据,61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今年上半年游客规模几乎达到去年全年规模,平均每个基地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
户外运动的活跃也带来相关企业数量明显增加。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户外运动相关企业达20.4万家,与2021年底相比,增长超过20%。
产品供给日益丰富
作为首届户外运动产业大会的举办地,云南自然优势得天独厚:地形地貌独特,拥有从高原到河谷的立体气候和海拔,从而形成水、陆、空、山、雪、冰等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受到各地体育爱好者的青睐,已经成为我国户外运动率先探索发展的地区。此次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发布的40条“2023中国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目的地”,其中云南有5条线路入选,居全国首位。
“云南统筹各方资源,建成步道、登山道、骑行道等各类健身步道6157公里,各类场地设施可及性、便利性持续提升,目前云南体育旅游总收入约占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的65%以上。”云南省体育局局长杨中华说。
洱海碧波万顷,30支船队在风浪中驰骋竞赛,释放户外运动魅力。10月27日,2023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中国万水千帆赛在大理洱海正式启幕。作为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全新打造的特色赛事,赛事将帆船运动与大理的苍山洱海相结合,打造“帆船赛事+体育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多元融合的模式。
“以往是在海上训练和比赛,在洱海比赛是第一次。这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非常适合户外运动,希望帆船运动在大理生根发芽。”来自江苏的参赛选手陈敏婷第一次到大理,对当地优秀的比赛环境赞赏有加。
不仅是云南,随着政策保障逐步健全、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消费潜力不断激活,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体育总局、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印发的《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多部门将合力建设更加齐全实用的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户外运动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实现行业的规模化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户外运动打造成为全民健身的优势产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曹 松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罗斯航空署解除多个民用机场起降限制
- “南国红豆”北京巡演 高校学子观粤剧品岭南文化
- 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启动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
- 锋面气旋携风带雨影响北方多地 京津冀局地有大暴雨
- 第七届世界浙商大会签约3857亿元 系历届之最
-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拆或不拆,难题怎么破?
- 助力科研诚信阻止论文造假 施普林格·自然推出AI检测新工具
- 内蒙古发布促进跨境旅游新措施
- 北京启动防洪Ⅳ级应急响应
- 古城保护与文化旅游共赢
- 福建石狮举办网上年货节助力乡村振兴
- (经济观察)透视中国经济“半年报”:民生福祉有保障
- 青岛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200万人次
- 湖南祁阳:新农人巧用“新农具” 助农产品“出山”
- 10余位中外院士齐聚2024外滩大会
- 人工智能助力天气预报前景如何?中外研究人员最新给出答案
- 海外网评:世贸成立三十载,开放中国与“世”同行
- 国庆档黑马,为何是它?
- 新时代如何“碳”索绿色新动能?第十四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旨论坛举办
- 俄称日本若在俄边境附近部署导弹,将立即作出反应
- 热门推荐
-
- 《万里千寻》获圣保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纪录片”
- 拉夫罗夫:美国及其盟友在全球搞殖民主义
- 以色列计划修建新定居点 联合国秘书长敦促停止
- 九价HPV疫苗扩龄至9-45岁:疫苗没变,为何接种人群能拓展?
- 香港导演徐克:接住命运抛来的球
- 马尔代夫青少年昆明开启乒乓球夏令营
- 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行稳致远
- 海内外信众聚福州共迎“天下娘奶回娘家”
- 俄专家:中所合作为大洋洲国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丨世界观
- 黄金市场迎来节前销售旺季 小克重新款式受追捧
- 广西玉林优质特教服务撑起残障学生“希望天空”
- 这些腊月“限定情绪”,你有吗
- 瞰中国·春回大地|河南商丘:花开古城春意浓
- 上海发布未来产业白皮书:细分赛道布局提速,生态建设初具规模
- 1-2月中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8.5%
- 台风“杜苏芮”已致菲律宾25人死亡 超239万人受灾
- 俄总统普京签令 批准新政府组成名单
- 坚守在十渡火车站的日与夜
- “文学与美术的共生与融合”研讨会举办:艺术与文学的对话
- 东航接收第三架C919大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