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成立75周年 数瞰变化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人寿成立75周年。回首望去,75载栉风沐雨,中国人寿始终坚守金融报国、保险为民,与国家共进、与时代同行。行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关头,中国人寿紧紧围绕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全力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守护人民美好生活,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一个个亮眼数字,“数”说来时路,阔步新征程。
1万亿元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两者共生共荣。如何将自身业务“微观”和国家经济“宏观”全局融合,积极服务国计民生,已经成为诸多金融机构的必答题。
从1949年最初开展人身保险业务,到近20年来从一家传统的国有企业改制成为核心寿险业务在境内外上市的现代公司,从一个单体的寿险公司发展成为保险、投资、银行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综合金融保险集团,旗下多家单位均位居细分行业第一或前列,中国人寿这一路走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全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2023年,集团合并营业收入保持在1万亿元,目前集团合并总资产突破7万亿元,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3.5万亿元,其中第三方资产规模达2.79万亿元。
如今,中国人寿政治、网络、客户、品牌、综合金融优势突显,高质量发展稳中向好。2024年上半年,集团合并营业收入、合并保费收入、合并总资产、管理资产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保险板块寿险公司保费收入4896亿元,财险公司保费收入577亿元,海外公司保费收入(不含强公积金)287亿元(港元),多项业绩指标再创新高;投资板块资产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近5.8万亿元,养老险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近1.9万亿元,国寿投资公司在管资产规模突破5500亿元,保持行业领先;银行板块广发银行总资产突破3.5万亿元,资本充足率达到历史高位。
75载栉风沐雨,中国人寿承金融国之重器,自觉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并向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金融保险集团、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
800万亿元保障“加法”风险“减法”
从生产到生活、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到个人,中国人寿面向全领域提供全链条保险保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有效筑起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灾害防护网。2023年,中国人寿境内新增各类风险保障近800万亿元。
“我这135亩小麦,有四分之一都出现了病害。要不是投了中国人寿小麦完全成本保险,这一下子我就亏大发了。”在山东日照莒县刘官庄镇,种粮大户老张如此表示。为了尽快帮助客户走出困境,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工作人员快速奔赴现场,不仅为农户按照每亩最高1000元进行了灾害赔付,而且还指导农户喷洒相关药剂,增强小麦抗逆能力。
2024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农业保险累计为近1000万户次农户提供了3800亿元保险保障,全力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同时,围绕农业种植、养殖各环节,考虑气象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创新升级天气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综合应用“保险+期货”“保险+科技”等,既增加了农业保险的产品供给,又提升了保障水平,不断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值得关注的是,在不断拓宽保险覆盖面的同时,中国人寿积极提升风险减量管理能力,通过分散风险、及时理赔、推动预防“做减法”“治未病”,有效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2024年前8个月,中国人寿针对6741家重点企业开展风险排查,出具防灾防损建议书1781份,推送防灾预警信息183万条,主动融入国家灾害治理和社会风险保障体系,支持防灾减灾救灾。
在推进风险减量服务创新举措方面,中国人寿在多个领域取得不俗成绩。例如,在四川,中国人寿联合第三方科技公司,构建了四川省首个“保险+科技+服务”全生命周期风险减量管理生态体系;在天津,中国人寿在成功推出全国首单“实验室一切险”后,成功上线“实验室一切险”风险减量服务系统——“真查保”,既增强了实验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又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安心防”智慧防灾防损云平台助力风险减量服务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保险业防灾减灾与风险减量典型案例,获得广泛认可和好评。
4.6万亿元服务大局护航实体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立业之本。中国人寿以保险保障护航实体发展,“金融活水”畅通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坚持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畅通信贷渠道,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提质增效。2024年上半年,全集团保险资金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突破4.6万亿元。
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作用,不断强化实体经济各领域的风险保障和损失分担,助力实体经济增强韧性。例如,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领域,创新开发实验室一切险、专利申请费用补偿保险、研发中断保险、首批次应用保险等科技保险,提供覆盖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保险产品。2024年上半年,全集团战略新兴产业保险金额同比增长超38%。
中国人寿积极开展多元投资,有效满足经济不同领域的多元融资需求。例如,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全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存量投资规模已突破3500亿元,其中“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总规模约118亿元,通过S份额方式投资于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全部用于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企业,有力地支持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再例如,国寿投资公司发起设立规模20亿元鑫成基金,加强普惠金融类证券化资产投资,创新解决普惠金融领域资产“短、小、乱”痛点,支持商业银行释放普惠金融信贷投放额度1200多亿元,为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约60BP。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深入用好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专业优势,加强银投联动,强化“商行+投行+投资”一体化服务,为实体企业提供银行信贷、“贷款+投资”组合、交易银行、融资顾问、债券承销等综合服务,有效满足实体经济短期与中长期、债权与股权组合融资需求。例如,通过国寿科创基金为广东高景太阳能公司提供A轮融资,并提供5亿元银行授信,联动支持我国高效大尺寸光伏硅片的研发制造。与此同时,广发银行持续健全“敢贷、愿贷、能贷”机制和民营企业长效服务机制,加大倾斜让利,助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4万亿元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在中国人寿2024年改革发展研讨会上,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蔡希良明确提出,要把健康养老作为重点业务,举全集团之力加快建设养老金融国寿服务体系。多年来,中国人寿始终围绕助力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有效满足各类人群多元养老需求,加快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2024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在养老保险三支柱领域持续发力,产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其中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模达550亿元,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累计管理规模超1.7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业务保持行业领先,各类商业养老保险积累准备金规模近4万亿元。同时,延伸强化“养老金融+养老服务”综合供给能力,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大健康基金、200亿元的大养老基金、100亿元的银发产业基金,并加速在全国26个城市推进养老养生项目布局,大力构建“机构+社区+居家”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早上练八段锦、太极拳,下午大家一起组乐队,晚上站梅花桩,一天三餐还有营养均衡的食材。这些社区都安排好了,我们一点也不用操心。”这是今年已经73岁的贾阿姨,住进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嘉园·苏州雅境养老社区后的亲身感受。
此外,中国人寿围绕国家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积极参与试点,并在其中形成“东营模式”“璧山模式”“吉林模式”“江苏模式”等,为长期护理保险“国家方案”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公司该项业务已覆盖全国4400万人。
0.36天服务提速体验升级
“我把个人资料拍照发给中国人寿的服务人员,半天内就收到了1895元理赔金。”家住重庆市大渡口的李女士,经由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企微专线一对一”服务,一次就体验到了理赔咨询解答、理赔报案、资料上传的一站式服务。
“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拿到理赔款,我们的生产经营有保障了。”9月6日,广东湛江农垦集团公司徐闻片区种植场负责人王先生尽管经历了台风“摩羯”肆虐,但他很快便转悲为喜。凭借为企业开通大灾赔付绿色通道,中国人寿财险广州分公司对该企业的首批理赔款从出险到赔付到账只用了3小时。
理赔效率、服务质量不仅关乎着对于客户需求的理解和响应,同时也是中国人寿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传递金融保险大爱的典型缩影。通过科技赋能、机制革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探索保险理赔数字化前沿领域,运用电子发票、全流程无人工理赔等科技手段,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整体理赔平均时效仅0.36天,领跑同业;财险公司加快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平均1.3秒完成一件赔案,让服务“再快一步”;广发银行智能服务替代率已累计达60%,用实际行动回应客户期待。通过构筑诚信、温暖、高效、便捷的理赔服务,中国人寿努力为人民美好生活上一把牢固的“安全锁”。
对于中国人寿而言,这几个数字见证了公司成立75年来践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守护人民美好生活”初心使命的努力与收获。面向未来,中国人寿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作为、干字当头,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金融“五篇大文章”和重点领域保险上取得新突破,持续巩固行业“头雁”地位,为助力实现金融强国目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拉动销售超200亿元
- “2023韩国小记者中国行”在韩举行启程仪式
- 大庆油田连续23年三次采油产量超千万吨
- “煤炭大市”鄂尔多斯开启新能源汽车赛道
- 江西:努力推动全省红色旅游“出新、出圈、出彩”
- 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发布大熊猫幼崽新图片
- 美国2024第二季度经济增长2.8%
- (新春走基层)功勋警犬与“小白”训导员成“拍档” 守护春运平安
- 专访上影狸想国俞嵩:沉浸式艺术如何“浸入”未来?
- “成都熊猫旅游驿站”首次在北欧设立
- 新零售、新动力、一心为民 一心堂携手叮当快药开启深度战略合作
- 马里过渡政府总理马伊加被解职
- 2023东莞全球招商大会签约总额2180亿元
- 山东精深加工农产品 助推“土特产”远销海外
- 我国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
- 济南计划3年为1000家以上企业“诊断把脉” 定制数字化转型“药方”
- 老工业基地吉林一季度项目到位资金同比增逾四成
- 支付宝回应“办45张证明才解绑”:因用户绑定银行卡非本人办理
- 湖北远安:“呜音” 传承冀再兴
- 总投资逾30亿元 新疆库车-阿拉尔-巴楚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
- 热门推荐
-
- “毛南织女”守护传统技艺 “传帮带”绽放毛南锦魅力
- 一部“奇书”何以引发关注狂飙?
- 农业银行深入推进金融服务秋收秋种“十大行动”
- 国际金价创新高!会继续涨吗?业内人士分析→
- 一口地道陕西话 哈萨克斯坦女学者与中国的“丝路情缘”
- 图灵奖得主希发基思:中国可以在自主人工智能上取得领先地位
- 买卖“人脉关系”网络平台不得纵容
- 中新教育丨中高考志愿怎么填?山西将邀知名教育专家解答考生关切
- 上海发力微短剧赛道 推出一揽子扶持计划
- 锦绣中国年|龙年新春“超长假期”上海共接待游客1675.95万人次
- 国宴大师陈松如川菜文献捐赠活动在蓉举行
- 北京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住院、普通门诊异地直接结算全覆盖
- 中国高科技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清洁能源转型助力
- 西藏为什么有那么多川菜馆?
- 美议员:美国硅谷银行倒闭带来的后果远未结束
- (身边的变化)安徽合肥人才政策显成效:人才汇聚共描发展蓝图
- 短则3天、长则30天 婚假怎样调才能让职场人愉快结婚?
- 高管密集来华 外资投入猛增 释放什么信号?
- 土叙遭遇“最强双震” 多国驰援救灾
- 研发“AI中医大脑”,深圳这家医院“中医+AI”实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