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改革落地实施第一年 哪些新特点值得关注
日前,2024年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正式拉开帷幕,吉林、上海、安徽等地相继开考。2021年,教育部启动了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2024年是新一轮艺考改革落地实施的第一年,新一轮艺考有哪些新特点,一起来看一看。
11月18日至19日,2024年上海市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专业统一考试举行。为保证公平公正,所有考生、评委和考场都进行的是三随机的编排,在上海戏剧学院,结束考试的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
按照艺考改革相关要求,2024年起,各省(区、市)的省级专业统考要基本实现对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六大科类的全覆盖。戏曲类实行省际联考。对于考试组织确有困难的个别科类,有关省份可通过省际联考或“考评分离”等方式实施。据介绍,上海市已按照最新要求,对艺术类专业统考进行了调整。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 刘玉祥:原来上海的艺术类统考是五个门类,包括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播音与主持类、编导类和表演类。根据新规范,编导类就取消了,增加两个是新科目,一个是书法类,一个是舞蹈类。同时,在表演里边又扩大了导演,叫表(导)演类。2024年开始,上海的艺术类统考也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六个统考门类实现了全覆盖。
与以往“各自为政”的省级专业统考相比,此次艺考改革努力做到“全国一盘棋”。教育部会同各地专家仔细打磨,对各专业建立了相对统一的考试标准和规则,规范了各类别的考试科目,并设定每个类别的满分总分均为300分。
北京舞蹈学院院长 许锐:集合全国专家的力量,我们进行了非常认真的研讨,分析舞蹈人才选拔的规律,为省级统考专门制定了一个规范文件,包含了三个部分,一个是基本功的部分,另一个是舞蹈剧目表演表现的部分,还有舞蹈即兴,所有的省份舞蹈统考,都是在这三个能力素质的测试当中去进行。
校考规模大幅压缩
省级统考重要性凸显
此次落地实施的艺考改革,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大幅压缩了校考规模,更加突出省级统考的重要性。
据了解,此次艺考改革进一步严格控制了校考的高校及专业范围。2024年,仅有38所高校的部分艺术类专业开展校考。
上海戏剧学院招办主任 郭辰艳:我们学校是23个招考专业方向,那么现在留存下来的是11个,就是最精准的要保存校考的专业,要报我们的校考必须省统考成绩合格,省统考成绩我们相当于把它作为初试进行遴选的。
此次艺考改革更加突出了省级统考的重要性,一方面,省级统考成绩合格是取得相关校考资格的基础要求,另一方面,其余不组织校考的高校及相关专业都将把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
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负责人 王晓红:新艺考的设想是,通过科学规范的省级统考,实现了高等艺术教育的统一入学选拔,而少数高水平的校考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对人才的需要,进行更精细化多元化的选拔。两种考试结合起来,形成艺术人才选拔的有机整体,这也对省级统考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介绍,为提高省级统考的质量和水平,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启动了全国艺术类专业省级评委专家机制,建立了全国艺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评委专家库。各省份自2021年起,就在教育部指导下,逐步加强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能力建设,完善有关工作规范。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 刘玉祥:从2021年开始到现在,也是不断地组织全国专家进行论证,制定了全国基本统一的考试规范,体现了统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那么就上海来讲,在教育部指导下面,这两年,也在不断完善我们的落地操作方案,所有的命题老师都要封闭入围命题,所有的评委老师都要,严格遵循回避制度和黑名单制度,严格的遴选并且对他们进行规范的培训,也对所有的考试环节进行了录音录像。
提升高考文化成绩门槛
突出专业与文化并重
此次艺考改革还体现了一个重要导向,无论是通过省级统考还是校考进行招生的院校,都提升了高考文化成绩的门槛,突出专业与文化并重。
据了解,艺术类专业依据考生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招生录取。此次艺考改革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部分艺术类专业不再组织专业考试,包括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将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此外,2024年起,对于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专业,明确规定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同时,鼓励校考高校结合专业培养要求,进一步提高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 刘庆:深厚的一个文化素养对他的专业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文化和专业并重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这种原则它不光体现在招生阶段,也体现在我们随后的教学培养过程当中。
此次艺考改革允许相关高校在校考专业考试招生中,对于极少数省级统考和校考成绩均特别优异,或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学生,探索制定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办法。具体办法由招生高校提前向社会公布。
北京舞蹈学院院长 许锐:我们针对一些专业上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适当降低一些文化课的分数线,我们也是在国家政策的这样一个范围内,探索更好的一个破格的办法。这里边的核心还是艺术人才选拔的规律,如何能选拔出高素质的高水平的专业艺术人才,我想这条路是需要不断去探索的。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梁治 王殿甲 朱黄英哲 王亚平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6日即将“出伏”:多食清心食物防“秋燥”
- 8个备受骑手关切问题有了解决方案
- 河南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长效机制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 世行提供1.45亿美元贷款帮助柬埔寨改善供水基础设施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新质生产力”,传递出什么信号?
- 国家文物局将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
- 首届黄逗菌国际艺术季在山东青岛启幕 汇聚海内外11组艺术家作品
- 中国有100多座主题乐园,为何各地还要“争夺”迪士尼?
- 中新人物|弹奏“九霄环佩”的李蓬蓬,她的琴声响彻大洋彼岸
- 千只白鹭起舞安徽屯溪新安江 生态湿地成宝地
- 全国“放鱼日”广西增殖放流鳙鱼20万尾
- 颐和园流失海外宝云阁铜窗芯“回家”
- 浙江县域观察:“山海”呼应如何书写“童话”?
- 青海首次开展750千伏同塔双回线路中、上相带电消缺
- 多彩活动亮相“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
- 思乡情意浓
- 华夏:“医”路前行做心灵之窗的守护者
- “鬼探头”“飙车炸街”该咋治?各地出招
- 韩媒:韩国总统尹锡悦就夫人收受名牌包道歉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9万列
- 热门推荐
-
- 涵盖金、铜、钼等 我国今年前三季度找矿新发现+1+1+1
- 智人何以幸存?感谢远古“表亲”
- 三重维度“透见”浙江工业经济动能之变
- “蔚小理”年报出炉:利润表现“冰火两重天”
- 十年 我与中国丨“进步、机会、传播” 秘鲁留学生卡洛斯的2024年
- 消费提示:煮面过冷水 别用自来水
- 第三届深圳高校台湾师生嘉年华开幕
- 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面向全球征集华语剧本项目
- 沈阳为飞抵游客送上本地特色伴手礼
- 专家:肥胖防治需采取综合策略 量身定制管理方案
- 燃气热水器安全不容忽视 把关四个问题
- 四川卧龙: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与野生大熊猫母子同框
- 中小学生“手机依赖症”亟待疏解
- 积石山地震青海红会共计接收捐赠资金3.35亿元
- 预制菜有了官方定义 产业发展走向规范
- 以防长称哈马斯防御“正在瓦解” 美国否决安理会呼吁巴以停火决议草案
- 警方通报“游客与景区工作人员起冲突遭多人围殴”:涉案人员已全部归案
- 国之重器“天骅”船完成限高改造 首次进入内河施工
- 中国音数协:数字文化产业正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中国证监会召开年中工作会议 明确抓好六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