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流失海外宝云阁铜窗芯“回家”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徐婧)2024年是北京颐和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1月10日,经国家文物局划拨,由三位爱心人士捐赠的1页曾流失海外的宝云阁铜窗芯入藏颐和园。
1月10日,1页曾流失海外的宝云阁铜窗芯正式入藏颐和园。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颐和园宝云阁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采用中国传统的拨蜡法铸造而成,通高7.55米,重约207吨。宝云阁坐北朝南,四面装修菱花窗、门,双层四角各有1个铜铃。宝云阁的梁、柱、枋、椽、斗拱、顶瓦、宝顶、门窗以及匾额皆为铜铸。
20世纪初,宝云阁共散佚10扇铜窗和31页铜窗芯。自1993年至2024年的31年间,在国家文物局的关注和积极推动下,通过国内外友好人士的捐赠,宝云阁历史上失散流失的铜窗及铜窗芯陆续回归入藏颐和园,宝云阁文物建筑完整面貌不断恢复。
颐和园副园长杜娟介绍,本次回归的铜窗芯与宝云阁现存铜窗的窗芯形制、构造相同。通过专业的分析仪对窗芯正面、反面不同部位进行测试,其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宝云阁其他构件较为一致。文物专家与颐和园藏品征集工作小组鉴定得出,本页铜窗芯属颐和园宝云阁原有铜窗芯之一。(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各级工会今年送温暖惠及逾61万名职工
- 青山鸿雁归浓浓赣港情 香港乡亲返乡考察活动在赣收官
- 清远清城区:暴雨致村庄道路被淹 十多头牛获救
-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约谈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走进中国乡村)“洋庄稼”花开晋西北:“中国藜麦之乡”的破茧成蝶之路
- 广西特色非遗美食争“鲜”斗“宴” “百县千菜”展魅力
- 美式民主无法有效保障美国人权
- 疫情期间,3岁以下婴幼儿如何做好防护?这六个方面要注意
- 为中国画输入怎样的工匠精神
- 猪舍能喝咖啡能睡觉 浙江婺城探索“新养猪致富经”
- 支付宝升级条码支付推出“支付宝碰一下”
- 《米其林指南》首次发布酒店“星钥”评级
- 青海“云改数转”战略添绿色优势 数字经济规模已达951亿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办学20载 首颁“杰出贡献奖”
- “医检互认”为什么推进缓慢
- 这群孩子上春晚了,原来是他们!
- 治疗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创新药上市
- 中国威海与俄罗斯索契两地青少年“云端”迎中秋
- 千年运河千里行 “新马可·波罗”抵杭州 访“最美丽华贵天城”
- 医院自制药有那么神吗?
- 热门推荐
-
- 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7月在北京举办
- 《漫长的季节》如何穿透悬疑抵达人生?
- 力争春节前搭完所需板房 西藏震区全面转向过渡安置
- 2023广州车展:从收获果实到孕育希望
- 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携手共促理学文化国际化传播
- 韩最大在野党将向公调处举报总理韩德洙涉“内乱罪”
- 俄乌局势进展:乌称农产品外运协议应延长120天 部分欧盟国家将为乌联合采购弹药
- 金观平:提升覆盖全民的就业公共服务水平
- 下车抽烟时被抓 潜逃29年越狱犯终落网
- 名家名团名剧荟萃 京津冀戏曲展演季正式开幕
- “鸢都”潍坊发布风筝系列特种邮票 传播风筝文化
- (新春走基层)腊月里的“热”度:200余建设者奋战重点工程
- 广州港与美国长滩港缔结友好港关系
- 让长城说出自己的秘密
- 在川剧里梦回东坡
- 山东以文润万家 加码民众幸福生活
- 泰王国驻南宁总领事馆举办泰语技能大赛 广西大学生展开角逐
- (文化新纪行)黄土高原古长城守护者:生活与守护融为一体
- 重庆发出首份“即办即走”特殊工时许可批复
- 2023年度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考核结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