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洋庄稼”花开晋西北:“中国藜麦之乡”的破茧成蝶之路
中新社忻州8月11日电 题:“洋庄稼”花开晋西北:“中国藜麦之乡”的破茧成蝶之路
中新社记者 杨静
13年前,一粒藜麦种子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跨越山海来到中国晋西北黄土高原,一座小县城的命运开始改变。
初秋时节,暑气渐退。走进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中国藜麦之乡产业园区,日光温室大棚内,藜麦植株茁壮成长,工人忙碌除草灌溉;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各种藜麦产品正在生产中。
“从育种到种植、加工、销售,这里已形成一条藜麦生产全产业链。”静乐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巩亮军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静乐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汾河、碾河交汇,天柱山、岑山、风神山三山拱卫。高海拔与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使其一直是杂粮黄金种植区。
巩亮军介绍,以前,因缺产业、缺技术,村民们收入主要靠种植小杂粮,收入平平。2011年,经考察,当地山区自然条件与藜麦原产地自然条件相似,便引进藜麦,选定娑婆乡的两个村20亩地进行试种。当年获得最高亩产600斤,收益可观。随后,娑婆乡政府出台补贴、奖励政策,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2012年,娑婆乡成立17个藜麦合作社,种植面积达到1300亩。当年,全乡仅藜麦一项收入达246万余元(人民币,下同)。每亩除去300元成本,娑婆乡303户种植户平均种植4.3亩,贫困户户均净收入达6800多元。
2013年,静乐县藜麦种植辐射到14个乡镇,试种农户500多户,种植总规模扩大至1万亩。同年,静乐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藜麦之乡”称号,“洋庄稼”真正落户到了晋西北。
“洋庄稼”逐渐推广,吸引回“土人才”。2013年,“IT人”李润青返乡投资藜麦。多年来,李润青不仅加强藜麦科研育种,优化藜麦有机种植技术,还不断研发藜麦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开发设计藜麦酒、藜麦醋等产品,打造“静乐藜麦”品牌,投身乡村振兴。
“前一年种藜麦,第二年豆类接力,麦豆轮作,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草害发生。”在李润青的藜麦有机旱作基地里,“洋庄稼”和中国传统杂粮土品种中外接力、土洋融合、轮作互哺。
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藜麦品质,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李润青还选取藜麦优种搭载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进行太空辐照育种试验。
10余年间,从单一种植到链条完备,静乐藜麦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的特优农业产业转型发展之路。
“静乐县藜麦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种植户年人均增收3000元。全县共拥有千亩藜麦种植示范推广基地29个,规模以上的藜麦产品加工企业12家。”巩亮军说。
今年2月,静乐藜麦粉代表山西首次出口法国。静乐藜麦正开启走向世界之旅。(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华侨大学首次举办香港建筑工程企业专场招聘会
- 美国华盛顿特区发生一起枪击事件 已致2死2伤
- 侨乡莆田何以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外媒:美国称加沙停火协议接近达成 哈马斯未回应
- 上海引导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塞北小镇打造“蛋业联盟” 年产值达4.2亿元
- 交通运输部公布第61批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
- 福建三明:持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 让“放心水”长流“百姓家”
- 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精品展在江西景德镇开展
- 柬埔寨暹粒市政供水扩建项目竣工启用 中国企业参建
- 有哪些消费不高 海鲜又便宜的城市?
- 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长……我国网络零售活力彰显
- 2024北京马拉松Keep大数据出炉:Keep破3用户过千,占北马破3总人数35%
- 深圳市“10·27”过山车碰撞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年终特稿)中国民营经济2024:在变局中展现发展韧性
- 不起诉打伤猥亵女儿者,司法宽宥义愤之举
- 两本账里话民生(新春走基层)
- (新春走基层)一曲南音两岸情:语同音 曲同调
- 联合国大会高票通过加沙停火决议 美国投票反对
- 前三季度中国重特大事故大幅下降
- 热门推荐
-
- 湖北后河保护区成功采集千余粒珍稀小勾儿茶种子
- “金名片”越擦越亮 浙江民营经济“韧性”何在?
- “巨大的悲剧”!一艘移民船在意大利沉没至少58人遇难
- 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黑龙江省低空经济发展推进会在哈举行
- 卫星技术护航新型电力系统
-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 受流量管控10架航班备降浙江温州 目前已全部返回
- 一粒留在非洲的中国谷子
- 第七届意大利中国电影节暨中国电影海上巡映活动开启
- 福暖中国丨江西南昌:年味渐浓 书法家泼墨送“福”
- 新疆天山胜利隧道进入冲刺阶段 年底实现全面贯通(图)
- (新春走基层)铁路货车“美容师”情侣
- 弘扬彝族文化 首届“阿买妮”诗歌奖评选50多个奖项
-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 走近金凤乘务组:翱翔蓝天三十年
- 42.8万元起售 坦克700 Hi4-T正式上市
- 6月全球制造业PMI降至47.8%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 浙江温州启动首届鞋文化周 完善产业集群迈向“世界鞋都”
- 孙东生:建议在中国建立碳交易国际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