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武夷岩茶山场:吴三地老枞水仙何以从“隐于山”到“现于市”?
中新网南平9月10日电 (叶国宝 张丽君 魏常财)大红袍、肉桂和水仙是武夷岩茶的三大流派,而正岩、半岩和外山的山场出身,基本决定了武夷岩茶品质的高低。但出身半岩山场的吴三地老枞水仙,为什么却可以媲美“三坑两涧”的正岩水仙,成为武夷水仙极品的代名词?
近日,武夷山市茶科所农艺师徐茂兴带着中新网记者一行,来到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洋庄乡浆溪村吴三地自然村,探秘武夷岩茶山场魅力。这里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草木苍翠,泉水叮咚,鸟虫和鸣,恍若世外桃源。
相传,1681年康熙帝平定云南吴三桂叛乱,其后裔吴氏三兄弟逃难到此。他们种上水仙茶树,过着隐居生活,一代代繁衍生息。昔日的吴三弟,便演变成了今天的吴三地村。
徐茂兴介绍道,从未修剪过的水仙茶树,树龄50岁以下的称高枞,50岁以上的才叫老枞。
距吴三地村约1.5公里的山坳有片梯级茶园,占地2.8亩,生长着436株老枞水仙,均比一两个人头还高。
吴伟菇是吴氏家族的第四代茶人。他收藏的《吴氏宗谱》记载,这些水仙茶树于光绪十二年(1886)种下。历经137个春秋的洗礼,树上早已挂满了比长寿眉长得多的密集青苔,成了全村最高寿的老枞水仙了。
武夷岩茶每年只采摘一茬,产量有限,但吴三地老枞水仙产量更低。全村现存2000多棵老枞水仙茶树,每年只产出2000多公斤精茶。
“琢磨老枞水仙茶树的生命周期,是吴三地茶农感兴趣的话题。”吴三地茶科所所长吴启明说,村里请来的福建农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廖红等专家,现场观察茶树生长情况,记录茶叶叶长叶色叶厚等生长指标,传授茶农如何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经营的科学知识。
吴三地老枞水仙长期不为外界所知,原因之一是早前宣传报道偏向景区内“三坑两涧”的正岩茶。从2006年开始,老枞水仙在市场上流行了起来。“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吴山地老枞水仙,经政府和媒体广为发掘和传播,才渐渐进入大众视野。
2018年,吴三地制茶师吴启龙参加央视二套“魅力中国城”表演,代表武夷山茶人在“城市精绝”节目中展现武夷岩茶制作技艺。
“枞味张扬,水细滑绵,甘甜清爽,香似兰花”,极具地域特色的吴三地老枞水仙,是时光隧道和武夷山水的结晶。如此充满魅力的茶,怎能不醉倒爱茶的茶客呢?(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长安三万里——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开展
- 锦绣中国年|春节假期北京市属公园迎客超400万人次
- 福建上杭6名因暴雨失联人员已遇难
- 海旅会台北办携手业者邀台湾民众体验北京潮玩IP
- 好茶也怕巷子深 “中国绿茶第一市”掀起直播热
- “新职人”择业热衷“悦己” 新职业成带动就业“新引擎”
- 一群非职业演员,如何演好一部话剧?
- 陕西延安一煤矿突发事故 多名工人被困
- 中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海底注水树投用
- “对巴中继续深化合作充满信心”
- 重庆2月外卖订单下降超六成 下架“野味”等禁止菜单583个
- 全球连线|联合国助理秘书长: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与世界分享
- (上海战疫录)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恢复基本运行 客流人次已破百万
- 国家铁路局部署开展2024年汛期防洪监督检查
-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制裁从来不能达成最初的目标
- 张文才出任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
- “与中国朋友的合作令人难忘”
- 第三届饮水思源·探秘三江源大型公益活动启动
- 给月球撞出两个大坑的神秘物什么来头?
- 优化环境引凤来 老工业基地吉林力促人才振兴
- 热门推荐
-
- 山东能源华丰煤矿突水事故剩余7人全部找到
- 志摩故里海宁市牵手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打造大型原创舞台剧《陌上花开》
- 纪念蒙古族画家官布逝世10周年作品展在京举行 代表作《草原小姐妹》等
- 中国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 青海森林覆盖率最高县:“生态司法+补植复绿”,为高原大地“充植”
- 西藏拉萨:智慧畜牧“贷”动经济“牛”起来
- 《中国奇谭》:神仙审美携奇境 入你我之梦
- 不以山海为远 携手共谱新篇|京蒙协作,一次兴业富民的时代作答
- 江苏:到2025年电网分布式光伏接入能力不低于5000万千瓦
- 今年春运广州南站预计到发旅客2303.3万人次
- 东升西降已停止?美国专家:对中国积极发展势头有信心 | 世界观
- 台胞受邀参加上海市政协会议:盼两岸“一起兴”
- 《天才基本法》导演沈严:文艺创作当然可以被批评
- 国际最新考古发现:木乃伊防腐剂成分反映古埃及贵族女性高地位
- 广铁加开列车应对暑期客流高峰
- 这才是国潮顶流!一起打开博物馆“新玩法”
- 谍战叙事中的生活化表达 电视剧《潜行者》热播
- “老动批”蝶变“金科新区” 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五周年成果展举行
- 湖北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发布
- 杭州一地提供“亚运专班”带娃服务 多校暑托课程颇具亚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