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采取漏损监测、高效节水灌溉等一系列举措,年均节水1亿立方米
人工听“漏”、智能设备全天候监测、利用卫星给供水管网“体检”,通过供水治理管网漏损,北京每年节水量超4000万立方米,相当于十几个昆明湖的蓄水量。
今年是《北京市节水条例》实施一周年。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16个区全部建成节水型区,创建节水载体1.6万余个。一系列节水举措让北京年均节水1亿立方米。10年来,在全市经济总量翻一番多的情况下,生产生活用水总量始终保持在28亿立方米以内,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累计下降51%。
关注1 高科技
北斗技术为供水管网拍片、做体检
3月11日上午,西城区官园附近的一个居民小区里,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管网管理分公司漏失控制科科长佟怿维和同事拉开小区入口处的检查井井盖,里面安装有一大一小两个方形的盒子,大的叫流量计,小的是远程传输设备,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独立计量区。记者看到,流量计上不断有数字在闪烁,这代表着该小区居民用水的情况。
居民用水都有一定规律,比如中午、傍晚做饭时用水量比较高,凌晨2点到4点几乎没有用水。流量计安装在每个小区的主入水口,用水数据通过远程设备传至后台,工作人员通过在线记录最小夜间流量,第一时间对管网漏水进行预警并判断漏点所在的大致区域。“独立计量区最大的优势是24小时监控,一旦发生用水异常,后台就会收到报警,说明管网可能存在漏损的情况,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工作人员去现场检查。”佟怿维说。
目前,北京城区3000多个小区建立了独立计量区,基本上覆盖了70%的小区,未来将实现所有小区全覆盖。
此外,水务部门还通过北斗卫星探测和遥感等动态监测技术,对全市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扫描检测,根据卫星扫描和地理系统划定的范围,锁定漏损点位,修复漏损管线。
北京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副处长周政说,北斗卫星探测和遥感监测等技术就好比用卫星给全市的供水管网拍X光片、做体检,管网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每年水务部门开展4次管网的拍照‘体检’,卫星探测可以非常精准地发现管网中细小的裂缝。”
关注2 人工监测
“顺风耳”凌晨2点以后监听管道异响
除了高科技,针对使用独立计量区的社区,供水管线漏损监测也保留着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周政介绍,当独立计量区向后台发出报警后,工作人员根据卫星扫描图纸和地理信息系统划定的范围,使用听漏仪现场最终确定漏点的准确位置。
听漏仪是一根长长的“听筒”,如同灵敏的“顺风耳”,工作人员戴上耳机,将“听筒”贴向地面,每迈一步便挪动一次听漏仪的位置,就这样一点点探查管道的“健康”状况。
如果供水管网有漏损,耳机里便能传出异常的声响。佟怿维说,听漏仪里的声音不尽相同,“管网发生漏损后细细的水流穿过破损点,摩擦管道壁和土层而发出声音,听上去是刺耳的长音。”听漏是个精细活儿,白天环境声音复杂,因此听漏基本上在凌晨2点以后进行,此时居民们大多已入睡,小区里十分安静,工作人员便能听准管道漏损的位置。
尽管听漏是水务部门延续多年的传统人工监测方式,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听漏也在迭代更新。佟怿维举例说,以传输方式来看,以前采用的是2G、4G传输,而现在使用物联网的传输方式,“这种传输方式更快,使用成本也更低。”
独立计量区的广泛使用、北斗卫星探测和遥感监测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供水管网的暗漏检出率显著提升,有“健康风险”的管网得以尽早检出,防止破损面扩大、水源流失。
关注3 成效
全市16个区全部建成节水型区
看似微小的漏损,对于供水系统大有影响。周政介绍,开展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对于缓解供需矛盾、提高城市“韧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北京市的供水管网长度不断增加,达到近2万公里。管线变长了的同时,管网漏损率逐年降低,从十年前的12.67%降低至如今的8.37%,在北方大型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除了技术层面的更新迭代,水务部门还借助城市更新等契机,使用新型球墨铸铁和碳钢不锈钢等管材替换镀锌钢管、普通铸铁管等老旧管材。周政说:“我们计划三年消隐改造老旧供水管线300公里以上,其中今年将完成130公里,有效降低管网事故发生率。”同时,推进居民智能远传水表更换,目前安装比例超60%,今年将继续完成50万支水表换装,力争到“十四五”末,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智能水表基本实现全覆盖。
漏损监测只是北京市节水众多举措中的一个方面,高效节水灌溉、加大用水精准计量,强化水资源“取供用排和再生循环利用”全过程协同监管等举措,都让北京的水“省”了下来。
10年来,北京节水指标连续多年保持省级地区最优水平,密云水库蓄水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并稳定在30亿立方米左右,地下水位连续八年回升,累计恢复储量56.4亿立方米,全市河湖水体全面还清,五大河流连续三年贯通入海。
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目前,全市16个区全部建成节水型区,近2000个村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再生水年利用量达到12.5亿立方米,创建节水载体1.6万余个。一系列节水举措让北京年均节水1亿立方米。10年来,在全市经济总量翻一番多的情况下,生产生活用水总量始终保持在28亿立方米以内,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累计下降51%。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刘斌在今年全市水务工作会上表示,北京今年将高标准推进“全面节水”,强化用水总量和效率双控,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节水条例》,推动配套制度落地实施。他提出,要高质量完成“全国节水型城市”复查,严格把关东城、西城、平谷等区节水型社会复验,强化非居民用水管理。大力推进村庄用水计量付费,科学下达用水指标,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光瓶行动”等节水护水行动。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旅行过中秋,国风文化体验唱主角
- 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将设全国统一平台
- 中国建立增发国债项目调度机制,全面调度项目进展情况
- 中国新坐标,强国复兴新注脚
- 什么是特殊食品?为什么要严格监管?一文了解
- 北京市气象局:本次降雨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来最大降雨
- 天津: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 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 国庆假期广州将推出2000余场文旅活动
- 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整体涨幅回落 二手住宅环比下降
- 外眼看三中全会|爱普生(中国)总裁: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澎湃动力
- 专家支招:疫情期间能否看牙、有否风险、如何防护?
- 拜登称“不为美通胀负责”,因此前“已经存在”,美媒:弥天大谎!
- 广西深化与东盟交通物流合作 助力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浙江优秀先贤教育丛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全球最大稀土原料生产基地投入运行
- 月带货额上百万元 无声直播间“听障主播”努力被看见
- 浙江七旬老人南宁苦寻好心人:只为当面跟她说一句“谢谢”
- 外国青年饱览吉林山水 感慨美景源于生态保护
- 百名文化学者齐聚江西修水 共话“江西诗派”传承发展
- 油价迎下调!一箱92号汽油少花3.5元
- 热门推荐
-
- 曼谷湄南河沿岸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灯光秀
- 广东培育“舞蹈粤军” 12个原创作品精彩上演
- 7月广州写字楼成交量同比上升98%
- 黄河内蒙古托克托县段现流凌盛景 生态修复助力候鸟栖息
- 上海搭建创新转化“新桥梁” 职教学子展开创意大比拼
- 俄罗斯恩格斯市因遭无人机袭击进入紧急状态
- 无惧高温“烤”验守护城市安全 直击上海浦东特警夏季大练兵
- 广西北海涠洲岛暑期旅游渐热 南湾浪街开街
- 这些乡村技艺你了解多少?走近乡村工匠名师
- 中外专家共话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全世界都是机遇!
- 描绘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画卷(进博会观察)
- 暑假进高校锻炼方便吗?场地开放情况不同 提前了解以免跑空
- 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主任张力:扩大中国旅游国际影响力
- 误称中国为“同盟国” 岸田尬笑道歉
- 上海:推动传统功法五禽戏进校园
- 台风“普拉桑”行至长江下游威力减弱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2023年‘寻美·河北’”活动在沧州启动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附近发生4.8级左右地震
- 聚焦图像图形前沿技术和创新发展 ICIG 2023顺利举办
- 2024年新疆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吐鲁番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