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疫情期间能否看牙、有否风险、如何防护?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倪元锦)俗话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一些口腔急症,例如,急性牙痛、牙外伤、口腔颌面部创伤和感染等急症,需到医院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治疗不宜耽误,也要限期住院治疗。
然而,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疫情防控期间能不能看牙、看牙是否有风险、什么情况能到医院就诊、到医院看牙是否放心、应该如何防护等方面,无不是公众关切点。
北京口腔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刘静明日前介绍,口腔诊疗使用高速牙钻、三用枪、超声洁牙机等可产生含有唾液、血液的飞沫,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口罩保护,这些喷溅操作可造成就诊区域污染,存在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患者的担心不无道理。
“避免感染风险,重中之重是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刘静明说,北京口腔医院在落实“三级预检分诊”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分区、分级消毒措施,在划分门诊、病房、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区域基础上,进行分级管理。
据介绍,将门诊医疗服务区分为普通诊室、喷溅诊室、公共区域、休息区,病房医疗服务区分为普通病房、备用隔离病房、公共区域、休息区,分别制定详细的物表、地面、空气消毒要求。医务人员根据岗位和操作的风险,采取不同级别的防护措施。患者就诊保证“一医一患一诊室”,避免诊疗中交叉感染的风险。
刘静明说,北京口腔医院坚持严防控、保急诊原则,拓展了急诊诊疗空间,将老年科和王府井部综合科的医务人员补充到急诊科,增强急诊力量,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对门诊进行压缩,为避免交叉感染,每间病房住一名患者,优先保急性、限期诊疗患者,入院前严格进行流行病学和健康筛查,把好入院关,住院期间严格探视和陪护管理,把好过程关。
专家建议,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急症需要到医院就诊,非急症患者可延后择期就诊。挂号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分时段就诊、实名就医。疫情防控期间,患者可通过京医通预约挂号平台进行门诊预约,复诊患者可以在医生工作站预约。
此外,为降低感染风险,北京口腔医院安排门诊部人员和各科室医生,与要复诊的患者逐一沟通就诊风险,结合实际病情协商,妥善安排诊疗计划,直至医患双方达成一致。对于初诊患者,充分沟通治疗方案和治疗计划。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港成全球航运“超级链接”
- (第六届进博会)访花王(中国)董事长:绿色与健康成为日化市场关键词
- 日本一邮递员丢弃近3000件快递 原因竟是“配送不完”?
- 泰国校车起火恐造成20多人死亡 泰总理发声
- 沈阳首届咖啡与烘焙文化节举办 打造城市休闲生活场景
- Z世代“接棒”爱宠人士宠物过上品质生活
- 130余种青海高原特色农产品“落户”香港
- 马来西亚国会通过废除强制死刑法案
- 俄伊总统会晤并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 黑龙江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从耕到收全覆盖
- 运河文化说 | 马伯庸: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最需要找到古今的共鸣之处
- 优衣库失去性价比 如何摆脱被“平替”困境?
- 宁波舟山港完成全国首单集装箱船海上生物燃料加注
- 俄杜马:普京已提交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法律草案
- 科普:深加工食品可能使人更容易发胖
- (经济观察)扫二维码做跨国生意 北上广深密集部署
- 北京市属11家公园初二迎客46.17万人次
- 哈尔滨首张电动自行车号牌正式发放
- 宁夏十部门出台幼儿园安全水平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 以军称打死三名黎巴嫩真主党重要成员
- 热门推荐
-
- 山西上党数千亩高粱播种 规模化种植“唤醒”撂荒地
- 浙江县域观察:山区县教玩具产品何以“玩”出大市场?
- (身边的变化)武汉轮渡之变:跨越时空承载江城记忆
- 福建向金门供水五周年 2883万吨活水解“金”渴
- 美国加州两架小型飞机在空中相撞 造成1人死亡
- 相声演员“学唱”他人作品侵权吗
- 上半年北京市管企业营收利润同比实现双增长
- 西藏定日地震已发放棉服18万余件、搭建5152套板房
- 郭刚堂:希望镜头给到更多寻亲家庭
- 辽博馆藏近二百件龙元素文物展出 “龙袍”亮相其中
- 首部《中国宠物营养指南》启动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如果文物会说话,会更精彩地讲出这里的民族融合故事
- 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回应网传小麦青贮问题
- 工会反目 加拿大西海岸港口工人宣布恢复大罢工
- 外媒:纽约外科医生宣布完成“首例人类全眼移植手术”
- 银行春节前纷纷上新“蛇元素”黄金制品
- 音乐剧《将进酒》在京首演 以国风原创“邂逅”少年李白
- 浙江农工党首次评选“榜样人物” 以榜样之光照亮同心路
- 中蒙边城阿尔山 花样跨年新“趣”处
- 遭遇文具盲盒“刺客”,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