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堵点让中小企业乘“数”而上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再提速。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体系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给中小企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数字化在助力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和提质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轮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自身竞争力,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
当前,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必修课”,选择依托大型企业成熟的技术和生态能力,开展数字化转型实践。截至2024年9月份,已有24万余家中小企业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上进行了数字化水平自评测。然而,转型过程仍面临诸多挑战。转型方向不明确、前期投入成本高、融资困难、人才队伍数字素养不足等问题,成为中小企业转型路上的绊脚石。
为了解决痛点,政府部门的作用不可或缺。近年来,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版)》,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旨在引导中小企业找准转型定位、明晰转型思路和优化转型过程。如今,《方案》的出台进一步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鉴于不少中小企业尚处于转型的摸索阶段,政策层面应充分发挥“组合拳”的优势,灵活运用专项资金、财政补贴、贷款优惠及税收减免等扶持手段,落实“财政+担保+保险+服务”四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转型风险,增强企业转型的信心与底气。
此外,数字人才不足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方案》要求,利用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对象,分层分类提供培训课程资源,组织开展大规模数字化培训。一方面应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定向培养机制。企业可与院校携手定制课程体系,精准培育既精通业务又掌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内部培训效能,比如开设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课程,全面提升员工数字化素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筑牢人才根基。
需认识到,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持久战。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因时应势优化转型策略,定能推动更多中小企业乘“数”而上,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振东 中国经济网供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上海浦东在金海湿地公园等地举行科普活动
- “火焰蓝”张海营:高光缘于21年追光而行
- 中国首个大规模烧制白瓷的河南古相州窑复烧成功
- 乌兹别克斯坦商贸人士:期待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 发挥“减震器”功能 重庆险资为实体经济发展护航
- 善建成长·总台春晚龙年压岁金上市发布会在京成功举行
- 中国文化书院“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首讲聚焦冯友兰学术宗旨与精神境界
-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海底注水树投用 可提高目标产油层约10%采收率
- (乡村行·看振兴)豫西山区“一村一品”向富而行
- 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 我国近海海域有大风
- 8月23日央行开展379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全链条整治安全隐患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发布将带来哪些变化?
- 2023中国(扬州)国际创意美食博览会开幕 助力中餐繁荣漂“扬”过海
- 广州“郑仙传说”融入新潮元素 传统非遗焕新活力
- 近年来西藏公安机关共抓获网上逃犯601名
- 2023年中国药械网络销售额预计超3500亿元
- 第四代核电领域再突破 上海电气产学研合作结硕果
- “科技种养大王”走向东盟的“蚝情壮志”
- 链博会助力供应链变“共赢链”
- 红土地上振兴路:空心村“山居”经济蝶变记
- 热门推荐
-
- 梅州海事部门历时3个月护航超大件运输
- 中国副财长简介地方税体系建设
- 珍视自然瑰宝 守护候鸟迁飞
- “国门女警”王一凡:从警12年 坚守口岸一线卫国戍边
- 入出境便利化措施持续释放红利 1600余位全球旅业嘉宾共议中国机遇
- 陕西检方去年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62件323人
- 最热黄金周折射旅行观念变化
- 甘肃各地办文化“流水席” 邀众乐享“非遗年”
- 中国移动董事长: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算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超50%
- 法治在线丨这种骗局专门针对留学生 警惕这类“转账”
- 新疆且末县:沙漠之中“结硕果” 生态经济效益双提升
- 2024年民航春运旅客将达8000万人次
- 内蒙古冰雪季:多元活动解锁冬日狂欢密码
- 新疆南部牧业村:科学养殖助力乡村大变样
- 理想表现不理想,股价大跌!
- 16年义务“带货”10万件 暖心的他也被大山里的乡亲温暖着
- 无党派代表人士科技创新支撑石头旮旯里“长出”苹果产业
- 李振国:光伏需求空间巨大,创新是发展最大引擎
- 中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2个自贸协定
- 抑郁?失眠?日本团队开始构建新冠后遗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