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米轨铁路百年人字桥接受首次高科技“体检”
中新社云南红河9月7日电 (黄再云 王朋林 韩一民)中国昆明至越南海防的中越米轨铁路,自1910年建成通车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在这条百年铁路上,有一座被称为“人字桥”的钢架桥,历经百年,近日迎来首次高科技“体检”。
人字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县,因其外形似张腿站立的人而得名,于1907年3月至次年12月设计修建,桥长67米、宽4.2米、重179.5吨,桥面距河谷底102米。
人字桥悬挂在两面绝壁之间,是中越米轨铁路的“咽喉”桥梁。据桥碑记载,共有800余名中国劳工因修此桥而死亡。100多年来,中国铁路工人用辛劳和智慧维护着桥梁,保障铁路安全畅通。
由于人字桥地处河谷地带,钢结构在湿润空气中易锈蚀,为全面掌握人字桥的状态,铁路部门在9月6日和9月7日,使用振弦式应变计、电阻式位移计、光电测挠仪等精密仪器,对人字桥进行系统检测评估。
“以往人字桥检修过程中,铁路工人通常使用检查锤、钢卷尺等常规设备对桥面、螺栓、桥梁结构等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实时掌握桥梁状态,根据检查数据,进行养护维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远工务段桥路车间副主任何金膛告诉记者,这次利用光电测挠仪等高科技设备和以往作业检查有明显区别,能够为收集桥梁结构基础技术信息、构建桥梁技术档案、后期运营养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进而延长人字桥使用寿命。
检测评估过程中,铁路部门开行试验列车进入封锁区间,对人字桥进行不同速度状态下的静载、动载和制动试验,掌握桥梁静态受力性和动态稳定性等数据,判定桥梁是否满足安全运营条件,为后续运营维护提供科学数据。
百年来,人字桥承托起中越米轨铁路来来往往的列车。目前,每天从中国开远、越南海防双向对开的米轨班列,已形成稳定跨国班列运输模式。(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徽网络普法“庐小包”与您e路同行
- 2024(第二届)电子产业供应链生态大会在东莞举行
- 雄安多了咖啡馆
- 2018至2022年 福建全省法院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772件
- 第四届IM两岸青年影展征片开启
- 中国国家话剧院与爱奇艺达成战略合作 “CNT现场”首部作品今日上线云影院
- 普京阐述俄经济转型十大目标
- 山西灵丘建文化供给体系 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 巴西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病例激增
- 【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国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
- 奢侈品后端市场——皮具护理行业,你了解多少?
- 俄方:乌军在库尔斯克州损失1120人 在三州实行反恐行动制度
- 当海外华文媒体遇见中国首座5G煤矿:数智转型就在眼前
- (新春走基层)浙江宁海湾上演“寻龙记”市民游客争相“讨龙彩”
- 文旅部公布2024年度“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
-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迈入法治化轨道
- 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 严守青少年不良网络消费大门
- 感受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脉动——中蒙媒体联合采访活动侧记
- 上海立法保护野生动物 建设项目为栖息地“让路”
- 告别“抠像”、绿幕 它让影视制作更高效
- 热门推荐
-
- 补贴催热市场 订单黄牛再现 造车新势力再迎交付考验
- 云南铁路实施新列车运行图 客货运输版图拓展
- 作家刘醒龙:不爱凑热闹的写作者
- 专访大山: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找共鸣
- 云南省南部发生洪涝灾害 已转移安置群众714户2130人
- 甘肃574名能工巧匠将同台竞技亮“绝活”
- 协和、同济等知名医院遭遇“傍名牌”困扰
- 北京市青少年暑期赴贵州研学旅行活动启动
- 河南部分地区旱情因降雨缓和 高温将再次登场
- 侨乡泉州纪念侨领黄奕聪先生一百周年诞辰
- 青海首个智慧储能产业园开工建设 达产可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
- 冷链储运“热”了!“班列+冷链”新业态拓展新市场
- 外媒: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任期再延长一年
- 浙江衢州:海峡两岸“横山”同名乡镇话协作
- 辽宁省艺术节搭建艺术展示舞台 丰富民众文化生活
- 中国喀什至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全货运航线顺利首航
- 探访语言学巨匠王力故乡:求学韧劲为后人追随
- 经典史学著作《英德对抗的兴起,1860—1914》中文版首次引进
- 央行将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
- “应赔尽赔快赔” 保险企业提升受灾地区保险理赔服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