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商圈什么样?来感受国潮风、文艺范、科技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2%,为推动经济恢复向好发挥重要作用。
各地不断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创新优化消费场景,带动城乡居民消费活跃,除了政策的支持,金融的助力也必不可少。让我们一起来看消费市场出现的新变化。
浙江杭州
传统商圈变身“潮流新地标”
今年上半年,建设智慧商圈是不少地方促消费的重要举措。为支持智慧商圈建设,国家、地方加大资金投入,银行也加大信贷支持。智慧商圈到底什么样?它又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新体验呢?
位于杭州市湖滨商圈的这家购物中心不久前刚刚“焕新开业”,走进商场,记者发现,人气最旺的是能够亲手制作各种小物件的“造物空间”等区域,而顾客则以年轻人居多。而在改造前,这家商场最头疼的就是客流少、商户入驻率低。
杭州湖滨88商场总经理 周斌:当时的定位相对模糊,商品相对来讲比较同质化,整体客流量日均大概在5000人次,整个项目的招商率大概在40%到50%的区间内。
客流上不来,撤走的商户越来越多,时间久了还会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不少传统商场面临的困境。怎么办?
当地商务部门组织专班,将商场的人流、车流、支付等23大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又结合湖滨商圈的业态画像、客群画像、消费画像等,给出了改造方案。
浙江省商务厅流通处副处长 景旦群:我们通过客群画像和统计分析,可以看到湖滨商圈消费者90后占比超过50%,节假日的时候甚至超过55%,我们在引导商圈业态布局和调整的时候就要去匹配更多适合年轻人、体验性更好的业态,来满足客群消费习惯。
商场重新确定了“国潮+亚运”的主题定位,打造潮玩商业空间,新引进60多家品牌。试营业期间,商场店铺招租率就达到了96%。客流同比增长365%;7月初正式开业后,销售额同比增长290.2%。
天津 :老厂房变身创意店铺
历史街区焕发新活力
去过天津的人,一定会对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群印象深刻。天津市在6月发布了行动方案,提出擦亮“洋楼”历史文化名片,打造“万国建筑博览会”特色消费场景。
有百年历史的五大道“小洋楼”建筑群又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但此前,这里大多是住宅和办公场所,来这里的游客,往往一两个小时参观就结束了。如何在保护好建筑风貌的同时,又能把游客留下来,让消费活起来?
这一片紧邻五大道“小洋楼”群的废旧老厂房引起了五大道管委会的注意。经过改造,这里诞生了大大小小26家创意店铺。破旧的工业风与特色小店混搭在一起,颇具“文艺范儿”,成了五大道的新晋“网红”。
老厂房变身网红打卡地,同时激活了“小洋楼”的消费潜力。使游客从“参观拍照看完就走”,变成了看看风景、回味历史、品品咖啡、逛逛市集,没有大半天根本离不开。
和平区五大道管委会副主任 李亚静:老建筑重获新生之后,不仅对于重庆道地区是一个活力的提升,对于整个五大道文化旅游区,还有天津的老建筑的开发利用,应该说都是一种探索和尝试。
一栋栋“小洋楼”之间,融入了特色餐饮、创意小店,还引入了草坪咖啡、老爷车展、潮玩集市等时尚元素。同时,在洋楼内还推出了沉浸式戏剧展演,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洋楼历史文化。
山东新泰:智慧赋能
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更“聪明”
“智慧”赋能不仅让城市商圈焕发新活力,也让传统农贸市场变成现代化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传统农贸市场的变身,不仅提升当地百姓购物体验,更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凌晨两点钟,山东新泰市青云街道的农批市场已经开始热闹起来。在大屏幕上,全国果蔬平均价格,本市场平均交易价格、成交量、当日销售冠军等数据都是实时更新的。数据的背后是市场与建设银行合作开发的“智慧农批”系统,从升级商户的结算系统开始,逐步拓展到帮助市场实时监控与统计买卖行为,快速进行物流配套、实现农产品溯源等,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智慧农批”系统不仅让农产品交易更透明更安全,还为市场商户提供了更多服务。
搭建平台 农产品实现“买全国 卖全国”
山东新泰的这个智慧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山东省首个智慧市场。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市场与国内多个大型批发市场建立起合作关系,搭建起面向全国的销售平台。
新泰市招商服务中心主任 娄霞:传统农贸市场环境差、效率低,这就倒逼我们必须突破困境,让市场通过提质升级来更好地满足周边群众的需求。
改造后的智慧农批市场不仅提升了当地群众的消费水平,还实现了农产品“买全国、卖全国”。
韩成是当地蔬菜种植户,上个月,他还在为地里成堆的豆角和茄子发愁。一个偶然的机会,韩成将菜拉到了智慧农批市场,借助市场的渠道优势和强大的仓储物流,很快就把菜卖到了北京和天津。
据了解,新泰市智慧农批市场入驻商户已达1500多户,带动周边群众就业5000多人,今年预计交易额能达到30亿元以上。
浙江丽水:促进产业化
银行支持冷链物流园建设
今年上半年,资金不仅重点支持传统商圈和农贸市场提质升级,还在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小的作用。浙江丽水在建设全品类一站式服务的冷链产品集散中心过程中,获得银行支持,通过整合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促进当地生鲜农副产品产业化发展,也推动居民的消费升级。
在浙江丽水,当地最大的冷链物流园建成投入使用仅半年,就吸引了超过120家商户入驻,每天入库的生鲜商品近2000吨,使这个市场迅速成长为重要的区域交易中心。
为了支持这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当地银行专门为这个项目设计了十年期的贷款。
农业银行浙江丽水莲都支行公司业务部经理 胡雅雅:通过这类中长期的贷款,可以有效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目前是发放了4000多万元,同时我们还主动减费让利,把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一年可以为企业节省近20万元的利息支出。
资金活水
为扩大消费添动力
今年以来,各家银行在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商贸物流企业,以及个人消费等方面,持续加大资金的投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加大对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的金融支持,促进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
(总台央视记者 刘颖 王雷 李厦 泰安台 丽水台)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君智战略咨询合伙人谢宏达:品牌战略关键在这两大“虎符”
- 秦汉时期风靡一时的美食,竟是烤肉串?
- 台湾花莲县发生4.5级地震 福建沿海有明显震感
- 国际识局:前有德国后有印度,被夹击的日本GDP将一跌再跌?
- 一“兔”何以火遍全球?中华文化这样焕发奇妙魅力!
- 广州海珠区一民房发生火灾 致3人死亡
- 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福建武夷山讲好世遗故事
- (人权行动看中国)探访“东极第一村”:赫哲渔民上岸吃上“旅游饭”
- 广西北海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启动
- 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数据应用大赛欧洲赛区赛事在巴黎启动
- “一棵小葱”艺名归属之争尘埃落定
- 浙江乡村观察:乡村运营人才何处寻?
- 小电池释放大能量(小商品 大产业 )
- 解码福建高质量发展:向开放要动力
- 中西音乐会+婺剧经典戏 多伦多“欢乐春节”开门红
- 土耳其政府同意将瑞典加入北约议定书提交议会
- 2024年中秋节当日票房破亿
- 故宫博物院面向国内外启动太和学者计划
- 长白山发现珍稀古树群 有6株树龄超千年
- 外媒:哈马斯回应伊朗袭击以色列
- 热门推荐
-
- 40余名粤台学子到广州美术学院开展艺术交流活动
- 将创校历史搬上舞台 重庆大学推出文献校史剧《重大·1929》
- 台风“云雀”将致风雨影响 福建部署部分区域渔船撤离
- 警惕孩子体重超重是“营养不良”
- 陕西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高技能人才超160万人
- 以色列外长:如果达成协议,或推迟拉法行动
- 完善市场准入 激发市场潜能
- 广西“老渔村”成“网红村” 电改为乡村旅游业态助力
- 海内外代表山东滕州纪念鲁班诞辰2531周年
- “徽”动科技之翼 合肥跑出科创“黑马”速度
- 一组亮眼数据振奋人心 中国正从造船大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 青海茫崖为“荒漠孤城”穿上“绿装”
- 百年非遗烟台绒绣:“针尖油画”从画框走入生活
- 四川猕猴桃缘何吸引国际农业专家千里迢迢入川“取经”?
- 《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研究报告》发布
- 世界首条“高速公路”秦直道保护迫在眉睫
- 广东音乐交响音乐会《交响岭南》:让外国人讲出广东话
- 安徽多地遇降雪 36小时累计铲雪除冰万余公里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布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
- 广州市公园景区首条无人机消费场景航线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