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长安号冷链进口恢复常态化
中欧班列长安号冷链进口恢复常态化。 西安国际港务区供图
中新网西安5月29日电 (记者 阿琳娜)29日,首批俄罗斯进口的180余吨牛肉、鸡翅等肉类产品在西安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完成检验检疫并放行,标志着中欧班列长安号冷链进口恢复常态化,后续将有越来越多的进口肉类运抵西安,给市民带来“舌尖上的福利”。
据了解,本次冷链班列由俄铁物流公司、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和上海锐泊时公司共同组织运输,班列从莫斯科契诃夫火车站始发,经阿拉山口入境,抵达西安。
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市场服务部俄罗斯线路经理赵嘉介绍,中欧班列长安号进口冷链班列具有载重大、货损低的运输优势。单箱运输货物重量达27吨,达到了单箱允许的最大重量;为了保证货物安全,冷链班列购买了货物保险并全程监控,同时,在安排押运的基础上,有不少于5位的专业箱管全程保驾护航,实现对货物的24小时跟踪,并提供“门到门”服务。
“以前货物通过海运运到西安大概需要45天,现在通过长安号运输,12天至15天就到了,不仅节省运输时间,物流成本也可节约10%左右。”从事进口肉品生意的西安沣东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谭祺辉说,公司未来每个月都将通过长安号冷链班列常态化运输25个集装箱货物。同时,公司还计划同俄罗斯农业部门进一步建立友好合作机制,通过长安号运输猪肉,在陕西打造进口猪肉生产加工分拨基地。
下一步,西安国际港务区将持续优化冷链物流全链路运输方案,提供集报关、装卸监督、箱内温度监控、货物追踪、“最后一公里”运输等全流程专业化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长安号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优势,全力加快西安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运营,让更多优质肉类产品通过长安号丰富市民的餐桌,推动陕西西安肉制品产业和冷链物流业的全链条式跨越发展,努力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强动力、增活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北京市社区运动会营养社区行启动
- 广东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超过2.2亿吨
- 数百家民企代表相聚“东山再起”发生地 共探民营经济发展
- 前七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894亿元 开工三十四项重大工程
- 冯巩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 数字沈阳项目推介会发布102个应用场景项目 签约金额达127.12亿元
- 四川多灾种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标准正式发布
- 价格战之外还加码“健康卖点”新茶饮品牌们能否破局?
- 海南推进处置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百万亩人工林
- 中新健康|数学特别好的人,大脑都有这些特点
- 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第5站:多维展现镍都金昌新形象
- 福建高速公路恢复正常通行
- 云南糯扎渡保护区:多种鸟类提前进入繁殖期
- “茶和天下”·雅集助力中外交往,茶香氤氲大洋彼岸
- 故宫出品首部儿童剧《甪端》:文物“活”起来 变身可爱人物
- 全国百余戏曲艺术家齐聚山西长治 曲艺名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 中马专家倡议推进“送王船”活态实践 搭建两国文化桥梁
- 守护“夕阳红”:江苏为万名高龄独居老人发放智能手环
- 粤东城际铁路全线首片箱梁完成架设
- 第六届全球AEO大会闭幕
- 热门推荐
-
- 漫评美拟禁止网联汽车使用中国软硬件:”强行切断”
- 两部徽州文书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新漫评:大英博物馆失窃事件频发 文物何时能“归家”?
- 覆盖海外16个国家地区,这个烧饼靠什么逆袭?
- 打通“生命航线” 浙江庆元一烧伤患者高空转运至杭州
- 四川与8个国际友好城市签署有关合作协议
- 重庆万盛苗族踩山会开幕 笙歌苗舞演绎民俗风情
- 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两架“新舟”60灭火飞机正式交付
- 构建回收产业链 回收创新技术有助塑造时尚业新风采
- 合肥科创融合引才育产 北大力量助力创新发展
- 上海打造营商环境法治保障高地:四“双一”打通利企惠企“最后一公里”
- 伊朗发生连环爆炸 至少20人死亡
- 首艘国产大邮轮今起开启首航季 人均价格最低两三千
- 俄常驻联合国代表:西方投入大笔武器资金 挑起核大国冲突
- 这些中医新生先学古籍修复
- 从温暖家庭到智能家居,奥普以科技打造美好生活
- 自然资源部发文打通基建临时用地政策“堵点”
- 油价年内第四次下调 加一箱油少花约7.5元
- 焦点访谈:新兴产业如何“炼”成
- 越南媳妇壮乡创业记:小推车上的美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