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和天下”·雅集助力中外交往,茶香氤氲大洋彼岸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刘越)听琴、闻香、品茗、赏花……这个春天,伴随氤氲茶香,大洋彼岸的异国民众收到了一份别致的东方礼物。2023年4月28日,“茶和天下”·雅集首个专场活动在西班牙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序幕。
“茶和天下”·雅集与中西文化和旅游年、2024年“欢乐春节”等同属于2023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起的重点项目。迄今为止,“茶和天下”·雅集已陆续登陆西班牙、泰国、新西兰、瑞典,茶香氤氲大洋彼岸,让世界一见倾心——“茶已备好,欢迎光临”。
以茶为媒
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也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秦代,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写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发展至今,中国茶品种繁多、制作考究,不同地域和民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宝贵财富。如今,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
在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联袂西班牙茶文化协会举办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上,别开生面的中国茶文化体验吸引了当地民众前来积极参与。来宾们首先参观了正在中心举办的“茶香器韵·品味中国—中国茶文化展”,通过聆听讲解并观摩展品,初步了解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随后,西班牙茶文化协会介绍了福建茶农的“喊山”传统,精心准备了福建长龙绿茶、乌龙茶和茉莉花茶的茶艺展示和观众品鉴活动。在悠扬浑厚的古琴声中,两位茶艺师为观众演示了优雅娴熟的泡茶技艺并奉上沁人心脾的香茶。观众细细观摩、认真品鉴,对茶叶品种、茶汤泡制乃至茶道精神等各方面踊跃提问。
一名来宾表示,参加这次雅集活动,不仅增加了茶叶相关知识,更对中国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的理解。
不仅如此,以茶为媒,将中国独有的风土人情传递到大洋彼岸,也是该活动创办的意义所在。5月7日,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笑声朗朗,这里举行的是“茶和天下”—熊猫家园·川茶雅韵品鉴活动。参加活动的嘉宾赞叹中国茶文化丰富多彩,四川的大熊猫萌趣可爱,有机会一定要去中国看熊猫、品茶、吃一顿最地道的“川味回锅肉”。
有趣的是,有些嘉宾和邻桌的伙伴们分享了“成都宽窄巷子的极致文化”,不少外国友人表示忍不住想要结伴同行,去看看天府之国到底宽在何处,是否有像瑞典老城一样窄的巷子?
以茶会友
促进中外关系友好
茶是最早的全球化商品之一。穿过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伴随着阵阵驼铃,中国茶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融入当地生活,形成丰富多样、各美其美的世界茶文化。
联合国将每年5月21日设为“国际茶日”,旨在促进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文交流始终发挥重要作用。
5月3日晚,泰国希里婉瓦丽公主应中国驻泰国大使韩志强及夫人之邀,出席曼谷“茶和天下”·雅集活动。茶艺表演团队向嘉宾奉上了迎宾茶福建白茶,并现场演示了西湖龙井、广东功夫茶凤凰单丛的冲泡茶技艺和奉茶礼节,讲解闻香、观色、品茶、观器的品茗方法。
在雅致氛围中,嘉宾们充分体验了中国茶文化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文化精神内涵。希里婉瓦丽公主表示,感谢韩大使盛邀,她非常高兴能来使馆做客并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泰中关系亲如一家,相信两国关系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无独有偶,5月5日,由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主办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在汉密尔顿玺龙茶庄举行。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出席并致辞,介绍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新方嘉宾在致辞中称赞茶助力文化交流的独特作用,期待中新友好再续新篇。
两天后,在另一个半球的土地上,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分享了中瑞两国以茶会友的历史:1739年,“哥德堡号”远航中国,将瑞典的黑铅、粗绒等带到中国,然后满载茶叶、丝绸和瓷器返回瑞典。此次航行拉开了中瑞两国交往的序幕,也开启了中瑞海上丝绸之路。
如今,瑞典不但有许多人喜欢茶、爱喝茶,还有专卖中国茶和茶具的商家店铺。茶的故事仍在娓娓道来,同中瑞友谊一般徐徐展开。递上“茶名片”,爱上茶文化,交上新朋友,已成为两国邦交的友好途径之一。
茶和天下
提升中华文化认同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剖析,汉字的“茶”,由草、人、木组成,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和谐融洽。中国茶道讲究“和、静、怡、真”。“和”即是开放包容、崇尚中合、天人合一,“茶和天下”的概念既诠释着天人合一的观念,又蕴含着中华民族含蓄、和睦的共同价值观,其理念正契合了今日世界的需求。
5月7日,“茶和天下”·雅集活动落地瑞典。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久远,茶是中国人的精神标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蕴含着共同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茶是连接中外友好的纽带和桥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瑞典国家旅游局局长苏珊娜则提出,主办方创造并提供了一个让大家相互理解、交流经验的平台,为提升中瑞两国的文化认同,增进彼此了解和友情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化是我们身份认同的基础,文化也是旅游的动力。通过支持和宣传我们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提升自豪感、认同感和相互理解。”
此外,为传承弘扬茶文化,浙江图书馆从馆藏典籍入手,推出“茶和天下”·雅集《风雅·宋-中国点茶文化云课堂》。该课堂以宋代点茶文化为核心,从茶文化、茶人、茶生活的视角切入,利用新媒体技术,还原宋代点茶场景,以云端形式让海外观众身临其境全方位地感受中国宋代点茶文化之美,展示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传递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美学理念。(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在大漠,他们护航神舟再问天
- 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开幕 聚焦时空数据价值
- 第四届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季集合声乐、民乐、相声等精品力作
- 济南市2023年外贸进出口值2161亿元 增速高于全国
- 中国铁路院校课程助力马东铁“本土化”运营
- 甘肃岷县百年铜铝铸造“守艺人”:心灵之作让铜不再是冰冷金属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开展攀岩训练 提升山岳救援实战能力
- 跨时空、跨地域、跨种类文物齐聚辽博诉说“和合”文化
- 辽宁抽检糕点等食品 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 国家邮政局:1-4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68.0亿件
- 赶快检查!你可能有沉睡的“钱袋子”
- 中国黄山西海大峡谷、天都峰进入冬季封闭维护期
- 暴雨强对流预警持续发布 华南江南等地有较强降雨和强对流
- 捐款26次,累计1686万元!追踪宁波“顺其自然”慈善之谜
- 漫画泉州|泉州限定!和少年歌行旅行团来一场city walk!
- 美最高法院同意就特朗普是否享有豁免权作出裁决
- 从大都市回归,这个小伙想与乡土一起成长
- 打造宜居宜业幸福之城 山西太原从四方面发力提升城市能级
- 宁夏银川“一单制”铁海联运班列突破2000车
- 加拿大男子三度打破世界最长胡须记录:长约2.5米 每天做护理
- 热门推荐
-
- 普京红场发表讲话:俄将尽一切努力避免全球性对抗
- 港股强势反弹 重返18000点
- “中韩研究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国际论坛”在韩举行
- 暴雨橙色预警继续发布:安徽等6省区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首届中国(天津)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大会开幕
- 2024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3%
- “京台会·新时代两岸融合讲坛”在北京举办
- 大学生暑期找兼职 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 世界最长跨海高速铁路桥首个主塔墩钻孔桩开钻
- 新疆社区民警王磊:闲时解矛盾 危来有担当
- 多地推“航空旅游季” 机票最低两折
- 投洽会主宾国匈牙利国家馆开馆 促中匈双向投资
- 新疆博湖县:“冷资源”转化为“热产业”
- 40余名驻华使节、国际商协会代表等走进北京“两区”
- 汇集众多“首发”新产品新技术 第十届上交会开幕
- 金正恩参谒中朝友谊塔
- 客发量高峰 哈铁预计发送旅客46万人次
- 画面公开!胡塞武装称首次用自产高超音速导弹袭击货轮
- 1—11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110447亿元 同比增长13.9%
- 卫龙美味:2023年业绩稳健 派末期息及上市1周年特别息 全年派息比率约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