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都市回归,这个小伙想与乡土一起成长
刚过完春节,安徽省天长市的90后新农人邵爱涛就开启了忙碌节奏。从天长市永丰镇桥湾社区的办公室,到田间地头,再到安徽省内外出差,他的工作场景不断切换,引进珍珠种植技术、承办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沙龙、申报水稻发明专利技术、打造农业科技小院、布置高标准麦田减肥减药等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2017年6月,邵爱涛从安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进入广州一家公司从事科技研发工作。他每天乘坐拥挤的地铁上班,穿梭在高楼大厦间,感受大城市的热闹与繁华。“原本以为会一直继续这样的工作生活,直到接到那通电话。”他回忆说。
为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年初,天长市永丰镇党委书记包继禄关注到了曾在安徽农业大学青年农场主班学习的邵爱涛。经过了解沟通,电话那头的邵爱涛知晓家乡农业蓬勃发展,并通过互联网线上为家乡农户提供远程技术指导和帮助。
此后,邵爱涛变得更加忙碌,一边处理单位日常工作,一边与村里对接助农事宜。2020年,邵爱涛积累了更多资源和人脉,已经是所在企业分公司高级合伙人的他,决定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家乡的桥湾社区,筹钱创办天长市品农农业科技公司。
邵爱涛白手起家。起初,公司连一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他只能在农村老家一个闲置仓库内临时办公,仓库里除了一张办公桌和老旧电脑,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或摆设。
办公环境并没有让邵爱涛退缩,但在基层开展工作着实让他犯了难。桥湾社区位于天长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域,当地最不缺的就是会种地的“种地能手”,村民们一开始很难去接受“毛头小伙”邵爱涛所说的新兴理论知识。
直到2022年3月,当地小麦遭遇涝灾,邵爱涛运用新兴农业科技知识快速制订抢救方案,成功挽救小麦产量,当地农户纷纷开始夸赞小邵。
打那以后,邵爱涛开展各项工作越来越顺利。“我们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向村民们科普各种新兴的农业科技,另一部分就是与其他公司合作,帮助打造农业领域的个人IP,既生产研发,也做技术服务、农业科普。”他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公司发展中,在常规技术服务之外,他结合农户实际需求,打通线上线下技术服务体系,并制作农业知识科普短视频,直播讲解农业技术,内容涵盖全镇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业产业。
公司运行越来越平稳,邵爱涛在科技助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2022年7月20日,邵爱涛和相恋多年的女友“修成正果”。那天,他凌晨3点就起床准备迎亲事宜,忙完婚宴已经是傍晚。没来得及休息,他就换上衣服赶往农田查看情况。
“刚好碰上水稻的分蘖期,如果控制不好这个期间水稻的水分和光照等因素,就会影响水稻收成。备婚期间一直在担心这个问题,所以忙完婚礼就赶紧来查看一下。”邵爱涛回忆,自己婚后一个多月里都是与稻田相伴,太阳还未升起就早早离家前往田间,晚上伴着月光回家,好在家人也理解自己的农业梦想。
“看到农作物的收成越来越好,看到大家脸上乐呵呵的表情,我就觉得当初选择回乡没错。”三年来,邵爱涛的公司累计线下服务水稻小麦面积3000余亩、水果基地150余亩,还为近300户草莓等水果农场主提供线上技术指导。
当地一家生活较为拮据的农户在邵爱涛的帮助下开始种植草莓,短短两年就实现了年收入70万元的好成绩,既建起了现代化大棚,也撑起一家人的生活开销。
从办公室白领到90后新农人,邵爱涛用科技的“轮子”驱动当地农业发展,也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放飞了长久以来的梦想。2021年年底,邵爱涛顺利通过考试及面试,正式加入桥湾社区居委会。
眼下,公司团队逐渐扩大,不乏从南京、上海、杭州返乡的青年人才。谈到后续发展规划时,邵爱涛充满了干劲:“接下来会组织大伙去浙江诸暨考察珍珠养殖情况,天长市有足够的淡水资源,我们将淡水养殖珍珠产业摆上发展日程。”
在农闲时,邵爱涛喜欢组织农户们在社区办公室观看农业科普视频,带大伙儿在年轻主播的讲解中了解农作物病害防治知识,碰到比较难懂的防灾救灾技术,他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他注意到,还有一些农户拿起纸笔记录知识和技巧。
“毕业时去大企业工作是一条道路,后来选择回乡创业又是一条不同的道路,但是无论选择什么道路,都需要努力走下去。有的年轻人与高楼一起成长,而我选择与家乡天长市的乡土一起成长。”邵爱涛说。
实习生 朱欣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和评理|北约应扪心自问而非倒打一耙
- 划重点 血脂化验单这样看
- “班列+冷链” 江西南昌国际陆港不断拓宽冷链进口新通道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带来中西合璧《一带繁花一路歌》令人耳目一新
- 从“千园之城”到“潮流新地” 贵阳成热门旅游目的地
- 第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电竞联赛总决赛开幕
- 大湾区再添跨海隧道 珠海隧道工程北线盾构贯通
- 青海扁门高速公路峨堡至盘坡段运营 祁连县结束不通高速史
- 北京发出京津冀首张外资主体资格证明互认营业执照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强化应急救灾物资保障
- 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小型飞机失事 造成多人死亡
- 道路漫水 海南琼海部分路段通行受阻
- 四个国际单位制新词头中文名称在世界计量日发布
- 第五届中国泼彩画双年展在沪开幕
- 美国洛杉矶一警察执勤时遭枪手袭击身亡
- VR实操、三维教学 产业工人有了素质技能提升站
- 广州地铁线网实现5G连续覆盖
- 触摸黄河文化的根和魂——读《国宝中的黄河文明》
- 首届海南国际科创大会开幕 聚焦深海科技未来发展
- 中国印章三千年的三次演变
- 热门推荐
-
- 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城市管理添“空中视角” 上海浦东率先开启无人机城市监管新阶段
- 海南儋州:特色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 广西推进实施首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
- 云南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
- 【中国那些事儿】东盟成员国高官:中国-东盟合作树立“好伙伴”典范
- 印度古吉拉特邦15人死于不明疾病 发烧病例不断增加
- 黄河流域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落地宁夏
- 2024年两岸(厦门)艺术节圆满落幕
- 沪上侨界人士览临港巨变 驾芦潮碧波
- 世界制造业大会上的蔚来ET7:让世界见证中国汽车工业硬实力
- 吴晨:让市民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活力
- 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丨城与乡的“双向奔赴”
-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
- 一中国公民在夏威夷遭袭击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紧急处理
- 海湾国家积极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国际视点)
- 研究机构预测2023年德国经济将萎缩0.5%
- 智利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已升至112人 仍有数百人失踪
- 青海:来华留学生沉浸式体验 感知中国乡村变化
- “碳”路者丨引绿色金融活水 润漓江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