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海外16个国家地区,这个烧饼靠什么逆袭?
它流传了650多年,从“养在深山人未识”到行销全球;它土生土长,从街边小吃到在加拿大、米兰都开起了分店;它在浙江小吃界名气很大,政府还专门为它成立了“办公室”……
它,被称为“桶饼”,也叫缙云烧饼。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就烧饼而言,浙江丽水的缙云烧饼,可谓闻名遐迩。
浙江人对缙云烧饼有多推崇?就好像新疆人爱馕,山东人少不了吃煎饼,陕西人离不开锅盔一样……
在人们的童年记忆里,那股略带咸香的梅干菜味儿,是街头巷尾的垂涎;外出远行后,那冒着热气满嘴软糯的味道,亦是游子对家乡的最深的记忆。
缙云烧饼,满足了一代代人的味蕾,更是填充了一座城市的美食文化。
缙云烧饼的传说
源起轩辕黄帝时期
追溯起缙云烧饼的历史,已有650余年了。
传说,缙云烧饼还是上古时期轩辕黄帝发明并流传下来的。轩辕氏当年在缙云仙都鼎湖峰架炉炼丹,日夜值守,饿时就和个面团,贴于炼丹炉内壁烤着吃,美味可口,香飘四野。
当地百姓闻香效仿,按照炼丹炉仿造出木制“土炉胆”桶形烤炉,久而久之,创造出了风味独特的缙云烧饼,且在民间广为流传。
据典籍记载,传说当年朱元璋征战到缙云,吃了缙云烧饼,便对此味道念念不忘。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还专门派人到缙云,找到当年的师傅接到宫中,专做烧饼给他吃。
而这个故事,有刘基的《烧饼歌》为证: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国师刘基进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礼毕。帝问基曰:先生深明理数,可知碗中是何对象?基乃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开视果然。”
刘基肯定吃过缙云烧饼,他早年在青田石门洞读书,便是离缙云不远。
缙云烧饼的美味
全在于“土”
丽水缙云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极好。
当地民风淳朴,物产丰饶。烧饼的原料,或自给自足,或由左邻右舍供应;烧饼的手艺,精选好水、好面、好肉,成就其独特的风味,世代传承。
土生土长的缙云烧饼,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每一道食材和工序都大有学问。首先,面粉拌和成发面要4-6个小时,按气温高低、季节不同,冬天和夏天的方法也不同,以此保证饼皮筋道的口感。
而馅料和火候更是成败的关键。一般的烧饼,都有不同馅料的各种版本,但缙云烧饼的高配,是以鲜猪肉和缙云菜干为主要原料制作的。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菜干,缙云的菜干,经腌制、发酵、多次回卤、晒干等工序,配上完美比例的夹心肉,适当添加葱、辣粉,刷少许麦芽饴糖并撒上芝麻……一经高温烤制便把“鲜香”发挥到极致。
常年做烧饼的师傅个个下手稳准狠,待烧饼桶芯壁温度达到200℃左右时,将未涂有糖油饼坯一面涂上水后迅速贴实炉壁。大约过三、五分钟,炉子里的饼香就往你的鼻孔里钻了。
待至出炉,还冒着火气,饼皮金黄色,半焦的糖油闪着光亮。咬一口,表皮松脆,内质软糯,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真比轩辕黄帝还要享受!
缙云烧饼的门店
覆盖16个国家和地区
千百年来,小小的烧饼不仅成为缙云当地的特色美食,也成为不少缙云人的谋生手段。
当地老人们说,过去烧饼师傅是“一根扁担挑着两个桶”沿街叫卖的,跟着戏班子,戏唱到哪里,观众跟到哪里,缙云烧饼就卖到哪里。
而如今,它不仅是一种食物、一门手艺,更是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起来,从当年的“路边摊”变成了火遍中国、走向世界的“大产业”。
据烧饼协会介绍,当地2014年就成立了“烧饼办”(缙云烧饼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专门支持烧饼产业的发展。
在缙云,“烧饼师傅”们每年“扩招”,系统教学烧饼“专业课”。多年来,累计培训11219人次,成功培育中级缙云烧饼师傅273人、高级缙云烧饼师傅392人、缙云烧饼大师10人。
“小烧饼”更是激发起了缙云人民创业创新的实干热潮。截至2022年底,缙云烧饼产值达到30.2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4万人;不仅在全国开张门店(点)8000多家,还在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阿联酋等16个国家和地区开了店铺。
在美国,缙云烧饼作为餐厅特色中餐点心贩售;在加拿大,则是开启外卖模式,统一制作、外卖配送。为顺应海外市场,烧饼师傅们入乡随俗,澳大利亚厨师选择鱼肉等海鲜改良了馅料,米兰厨师还制作了披萨烧饼……
近年来,缙云烧饼还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欧盟商标,相继获得“全国乡村特色食品”“中华名小吃”“首届中国旅游金牌小吃”等荣誉称号;2020年入选浙江省精准扶贫十大案例;2021年缙云烧饼制作技艺更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如此,在缙云,烧饼还带动了小麦、土猪肉、缙云菜干、烧饼桶、炉芯、产品包装等全产业链的发展。如缙云菜干产业,截至2022年带动了2万多人就业,单项产值近亿元。
在缙云,农民研发的特制烧饼桶,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烧饼大师的培训课,引得俄罗斯友人、台胞、法国华侨、米兰商人都来拜师学艺……
产业振兴 乡愁富民
回顾这一路走来,从13年缙云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把缙云烧饼产业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到次年先后成立“烧饼办”,组建“烧饼协会”,开办“烧饼班”,举办“烧饼节”。之后缙云烧饼还拥有了自己的专属LOGO、统一的注册商标、门店标准、制作工艺、原料标准、经营标准、培训内容……
十年来,缙云烧饼不仅提升了师傅“技艺”,满足了食客“胃口”,还鼓起了农民“腰包”。“快马加鞭”的产业发展,让它成为了浙江特色餐饮龙头产业和助农增收典范。
缙云烧饼的崛起,并不仅仅是挖掘具有特色的地方小吃,根本还是通过挖掘乡村特色元素,走乡村特质发展道路,为传统产业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转化成为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踏踏实实的民生幸福。
今年是浙江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八八战略”当中提到,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小烧饼”撬动“大产业”, 走出乡愁特色富民路。缙云烧饼的成功逆袭,也是浙江重塑城乡关系、唤醒乡村沉睡资源的一个缩影。
如今在缙云,你可以看到:在城区,几乎每500米就能看到一家烧饼店,烧饼成为了外来游客们必要打卡的美食;在乡村,一个个“烧饼专业村”红红火火,富民产业让家家户户都住上了5层豪华小楼。此外,当地更多的“主力”,他们把店铺开进了各地景区,开进了各地高校、政府机关的食堂,开进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开进了全国甚至国外最热闹的商区……
“干就干得最好、做就做到极致”,而他们,正在向更广阔的天地奔去!(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观长白丨吉林查干湖渔猎,何以一传千年
- 落日余晖群鸟飞舞 诗意美景描绘壮丽生态画卷
- 售价28.98万元起,方程豹汽车首款车型豹5正式上市11月内启动交付
- 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在成都开幕
- 生肉不能直接在家冲洗?咱又做错了?
- 报告:中国可再生能源供给快速增长将促进氢能消费
- 气温升高,韩国人可能吃不上泡菜了?
- 聚焦数实融合 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数字新生态”主题论坛举行
- 2024浙江农博会线上线下交易额超2.9亿元
- “2024世界剧院北京论坛暨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开幕
- 过不过端午,打什么要紧
- 优惠政策多、消费市场旺 国庆数据折射中国经济澎湃活力
- 新体验、新场景 我国“春日经济”持续升温
- 张颐武:十年间,中国文化发展成就进一步下沉到农村
- 巴勒斯坦新任大使首次向比利时国王递交委任书
- 对话《繁花》股票顾问应健中:揭秘宝总的股市大战
- 劳动者之歌|玛尼坚:做合格的“蓝朋友”
- 偷逃税是明星最拙劣的表演
- 拿证三个月变成“老司机” 43人变造网约车准入证件材料被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德产业园:以经济技术相互成就 奏响中外合作“交响曲”
- 热门推荐
-
- 全国电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今年天津港发运中欧(中亚)班列已达600列
- 青海果洛玛沁机场将扩容
- 宠物寄养标准尚未细化 春节寄养一只猫竟要上万元?
- 青海格尔木一地发生有害气体中毒事件 已致6人死亡
- 《天龙八部》手稿首次公开亮相
- 挖掘乡村旅游巨大潜力
- 应对“乙类乙管”后首个清明节 多地出招儿应对祭扫高峰
- 议长“难产”,内部激烈争吵,美国众议院陷入无休止困境
-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宣布在更多地区实施军事管制
- 安徽歙县:加入过境免签“朋友圈” 古城旅游服务再升级
- 浙江第97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希望幸运一直传递
- 小伙遭遇裸聊诈骗 民警帮忙止损8800元
- 刘瑞霞:须充分调动金融资源,助力达成“双碳”目标
- (走进中国乡村)河北赞皇原村土布:农村“织娘”织出“国际范”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小镇建设旗袍城 新中式“点亮”共富路
- 利率高达10% 跨境理财通产品出圈背后
- 中国音乐学院将举办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
-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中医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 浙江宁海大观园爆炸?警方:系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