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漫评:大英博物馆失窃事件频发 文物何时能“归家”?
近期,大英博物馆被曝出大量文物因管理不善而被盗窃的丑闻,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关注。该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证实,“失踪”的藏品数量约为2000件。其实,失窃丑闻并非首次。据报道,近30年来,仅被曝光的大英博物馆被盗事件就有6次。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但其馆藏的绝大部分都来自英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而且相当部分是通过非正当渠道,甚至肮脏、罪恶的手段得来的。例如,《女史箴图》就是大英博物馆当年从抢掠圆明园的英军手中购得。如果大英博物馆不能很好地护卫文物周全,承受损失的不是某个国家、某个民族,而会是全人类。
各国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文物的呼声已经持续了上百年。印度、尼日利亚、希腊等国近年来不断提出其文物归还的诉求。这次丑闻所暴露出来的大英博物馆在文物管理和安全防护方面的巨大漏洞,令所谓“外国文物在大英博物馆得到了更好保护”的说法不攻自破。
文物是文明的印记,它们的最佳归属是回归祖国。大英博物馆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并更多考虑道义上的合理性与正义性,积极回应文物来源国的正当声索,为世界文明保护和交流作出真正的贡献。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远离精神内耗,人人都爱苏东坡
- 中国国家能源局负责人出席第十四次亚太经合组织能源部长会议
- 重庆从老挝押解18名涉诈嫌疑人回渝
- 走进海南博后村:品黎族风情 赴“玫瑰之约”
- 中国工信部召开第十一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 韩国检方对韩国特战部队司令部进行扣押搜查
- 黄河流域在建装机最大水电站面板提前60天完成浇筑
- 国产机器人里都有哪些“奇才”?
- 研究说超声波结合纳米气泡技术可消除肿瘤
- 上海黄浦创新创业大赛举行 对获奖者给予现金奖励
- 黑稻、多年生稻、巨型稻……奇妙水稻知多少?
- 2024年国防工业科普讲解大赛成功举办
- 商务部:前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61255.8亿元
- 北京:端午节假期景区待客超500万人次
- 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完成真机验证试飞
- 维也纳铜管三重奏首次来华演出 北京音乐厅首站掀起“金色热潮”
- 西藏航空签下40架C919
- 146只海豚在美国海岸搁浅 救援组织:史上最大规模
- 能链智电多款科技产品登陆链博会 为行业提供多场景能源补给方案
- 第四届福建省街头文化艺术颁奖仪式暨展演活动福州举行
- 热门推荐
-
- 德国一旅游大巴发生事故 致2人死亡
- 聚焦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 中外专家学者相聚北京建言献策
- 2023年黑龙江粮食产量1557.64亿斤 连续14年位居中国第一
- 北京:中招特长生考试严禁变相“掐尖”
- 阿里ESG报告:菜鸟数字化助力物流减碳 一年节省包装18.4万吨
- 韩最大在野党暂缓提请弹劾韩德洙
- 市场监管总局监测显示:限制过度包装标准整体有效实施率为88.9%
- 上海与青年双向奔赴 举办海归创业独角兽企业培训营
- “人权法律保障的中国经验”主题边会在日内瓦举行
- 菲律宾政府举行中国援菲化肥分发仪式
- 【光明论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多地对氢能车辆免高速通行费 让氢能车更好跑起来
- 财政部公布《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中年生活方式健康或晚十年患慢性大病
- 台工商界人士赴浙觅商机 两岸企业家共谋经贸合作
- 阿根廷新总统米莱的休克疗法
- 中企润邦股份收购欧企FLSmidth集团全球散料装卸搬运业务
- “全民抗衰老”风潮掀起 千亿市场如何入局?
- 福建平潭国际邮轮航线启动以来出入境旅客1.4万余人次
- 湖北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