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留学生洛狄:“茶文化是连接我与中国的一座桥梁”
5月21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国际茶日”。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被茶文化吸引,纷纷来到中国学习制茶工艺。在国际茶日到来之际,俄罗斯留学生洛狄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日常学习和研究,他愈发能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洛狄目前在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学习,是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提起中国的六大茶类,他滔滔不绝。
洛狄:在中国有六大茶类,(分别是)白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黑茶。
洛狄说,他之前认为茶就是一种饮品,经过学习他了解到茶是一种文化,如今茶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洛狄:俄罗斯人也是喝茶的,一开始茶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饮料。上了(浙江)农林大学之后就开始学这个专业,就接触到中国的茶文化。它对我来说成为一个文化,成为了一个生活方式。
洛狄说,在浙江农林大学读书期间,他可以接触到很多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到茶园去采茶制茶,了解茶叶种植生产的全过程。
洛狄: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茶叶加工,我会去做。每个春天我们跟着老师去茶园,可以自己去采茶做茶。茶文化专业有一个茶叶加工课,老师在这个课里面会解释怎么做茶,怎么生产茶,要有什么采摘标准,做绿茶要注意什么,做红茶要注意什么等等。现在大三差不多要大四了,我们现在已经自己会去做茶,自己去试一试不一样的方式、不一样的采摘标准,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加工方式,看看结果会怎么样。
洛狄说,就中国的六大茶类而言,其中的一个区别是发酵程度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风味特点,而发酵程度正是通过不同的工艺工序去控制的。
洛狄:如果你看不同的绿茶,它基本的加工方式是采摘之后要摊晾,摊晾之后要杀青,杀青要轻揉,揉捏之后要干燥。红茶是采摘之后要去萎调,萎调之后要开始揉,然后揉到比较厉害的程度,然后去发酵,红茶最关键的是发酵,发酵之后要干燥。按照不一样的茶叶类,我们就会进行不一样的加工方式。
盛产于我国云南等地的普洱茶以其丰富的口感受到了许多饮茶者的喜爱。洛狄说,普洱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最重要的是渥堆发酵的过程。
洛狄:我的口味偏向很重,最喜欢的茶叶之一是普洱茶(中的)熟普。我去年5月份去过云南,熟普主要的工艺是渥堆,是把毛茶放在一堆里面,然后开始洒水,洒水之后,它就是在这个堆里面不断地加热,开始发酵。最关键的就是渥堆。
作为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协会会长,洛狄还经常会参加学校举办的与茶相关的活动,比如采茶比赛,学生们互相交流切磋,分享茶文化带来的乐趣。平日里,洛狄会和同伴们一起喝茶,他为中国人以茶会友、以茶待客的文化所着迷。洛狄说,在活动的过程中,他充分体会到中国人的热情和好客。
洛狄:很热情,我天天和我的中国同学在一起,已经算是我的朋友。我每周一次会去举办跟大家一起喝茶的一个活动,就是所有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过来,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老师也可以过来。我们在学院里面,在一个教室布置一个茶席,就在那边跟同学们一起喝茶。
洛狄说,作为世界上最为悠久、丰富的茶文化之一,中国茶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非常值得他去深入研究。
洛狄:每个茶叶类里面它有很多小细节,如果你不是在学这个茶,你可能无法去感受到它们,这是第一;第二是因为在中国,中国是茶发源地,茶文化可以说在中国创造的。这个茶文化特别丰富,有各种各样的传统、各种各样的喝茶方式、各种各样的茶叶加工方式,确实学的东西有很多,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如今,茶文化早已深深融入大众生活,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架起多元文化的沟通桥梁。洛狄表示,俄罗斯是一个爱茶的国度,当地人喜欢喝红茶。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对于茶的理解有所不同,因而在制作、加工和成品方面也各有特色。
洛狄:俄罗斯是属于喝茶的国家,有自己的茶文化,以红茶为主。俄罗斯主要是那种比较简单的袋泡茶,或者斯里兰卡的或者印度的红茶。中国茶有很多种类,可以说是一个精品。
从喜欢喝茶到了解茶的制作加工工艺,洛狄对中国茶文化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找到了自己喜爱的研究方向。对于洛狄来说,茶已经成为一座桥梁,连接了他与中国,他希望毕业后继续做与茶文化相关的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茶艺。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税惠红利为侨乡泉州外贸“出海”“扩圈”添动能
- 江苏宿迁万亩苹果园进入盛花期 千万只蜜蜂授粉忙
- 为何要把能源“存”在地下?揭开地下储能的“面纱”
- 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加快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 商务部: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 餐饮市场加快恢复向好 小吃消费释放更大潜力
- 网购商品有瑕疵 平台与生产商互相推诿,法院这样判决
- 无人驾驶插秧机、精选杂交品种……各地抢抓农时有妙招
- 故宫博物院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五一将赴港演出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国货“潮品”如何迈向中高端(人民时评)
- 沈阳文旅面向全市17万名高校新生推出免费游景区活动
- 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清花高速北江特大桥首个主墩承台完工
- 首届加拿大FIRA机器人世界杯公开赛在温哥华揭幕
- 维生素再好 吃多了也伤身
- 牵手浪漫到和顺:“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以爱为媒促农文旅融合
- 商务部:美国执意保留并提高对华301关税是典型的政治操弄
- 乌称多地遭袭 拜登承诺采取“新举措”加强乌防空能力
- 济南向“新”求“质”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 高济健康:打造全域化全病程管理平台
- 热门推荐
-
- 共赴“进博之约” 共享中国机遇(和音)
- 南宁机场新增至万象航班
- 网络流传的多个电话录音竟是假的?真假录音遭遇甄别难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绵阳:把科技立市、人才兴市战略写到“云上”
-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扩区完成封关验收
- 络病理论创新转化打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脉络”
- 防疫!多地建议“五一”非必要不出省,省内游成主流
- 各行各业奋跃而上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有底气
- 2024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首站在江西崇义开幕
- 强降雨致福建逾六万人次转移 武平县四死两失踪
- 天气气候对于今年农业影响的程度如何?国家气象中心回应
- 贵州“村超”为什么火?这里有中国乡村幸福的模样
- 青海茫崖市发生5.5级地震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中国第一龙乡”!
- 历经半个世纪,《藏汉大辞典》编纂背后的故事
- 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中国数据经济向纵深发展 数据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 以军确认在7月中旬的行动中打死哈马斯军事部门首领
- 东北冰雪经济产业持续发力 对多国滑雪鞋服出口成倍增长
- 最新气候变化研究:海洋冷“致死事件”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增加
- 新朋友落户“浙”里 背后有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