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到,网上感受文化魅力
又是一年端午至。“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网友们在乐享假日的同时,体悟传统民俗,感受文化魅力。
从赓续传承的传统文化、到不断升温的端午经济,再到温暖人心的人文关怀,2023年端午节对网友们而言是一个充满欢乐和希望的佳节。有网友说:“端午到,让我们大家一起网上相约,感受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 赓续传承
端午假期,人们吃粽子、饮雄黄、插艾草、戴香囊、赛龙舟、荡秋千……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品读传统文化、过好传统佳节。
端午文化里有悬艾草菖蒲、佩香囊等习俗。这些文化活动承载了人们对生命、健康、幸福生活的追求。
6月20日,据人民网四川频道报道,近日,在四川省古蔺县箭竹苗族乡,苗家阿姐们正在一起忙着包粽子、缝制蜡染“粽子香囊”。
据了解,箭竹蜡染“粽子香囊”所用的是中国民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纺织蜡染技艺。处理过后的蜡染土布,绘制上苗族传统图案,再用刺绣点缀上不同的颜色,风格独特。随后填充好棉花和中草药,缝制成粽子模样,和食用粽子放在一起,端午气息浓浓。
“这是苗家蜡染粽子香囊,用了蜡染技艺,在蜡染基础上用刺绣对其进行点缀,让它颜色更好看。它不仅有安神驱蚊作用,还有传达情谊、寄托祝福等美好寓意。”箭竹苗族乡蜡染技艺传承人侯松介绍。
包粽子、吃粽子,也是具有端午特色的环节。
6月17日,据新华网报道,在湖南省汨罗市,当地人已经进入了生产端午粽子的繁忙时间。当地人习惯将糯米用碱水浸泡一夜,再用粽叶包成牛角状,汨罗粽子因此也被称为“牛角粽”。蒸煮之后,剥去粽叶,粽体颜色橙黄,晶莹透亮,入口清香甘甜。眼下正是粽子生产销售的高峰期,汨罗市一家农业公司的加工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熟练地将两片粽叶卷成牛角状,填入糯米,再用彩线捆紧——对于熟手来说,包一个粽子只需要短短十几秒。“汨罗粽子不仅好吃,背后还有文化传承。”该公司负责人说,如今不少食品加工企业看好汨罗粽子的市场,纷纷加大投资。“为了丰富口感,我们在生产传统碱水粽的同时,还不断创新产品种类,推出了剁椒、香辣牛肉等口味的粽子,市场反响不错。”
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也是庆祝端午节的方式。
6月19日,北青网转载央视新闻相关文章,报道了各地举办龙舟大赛的活动。
在广东省肇庆市,广东省传统龙舟公开赛正式开赛。76支船队、超4000位龙舟队员,在约1000米的赛道上激情比拼。尽管下着小雨,队员们依旧划着船桨奋力向前,两岸观众也挥动手中彩旗,为参赛队员呐喊、助威。
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伴随阵阵锣鼓声,20支参赛队的龙舟队员们整齐地挥动手臂,奋力划桨,在500米长的赛道上争拔头筹。众多市民和游客齐聚河岸两边,为队员加油助威。
在贵州省铜仁市,中国传统龙舟大赛大型游江活动热烈上演。一艘艘威武的龙舟在水手们的划动下争先竞渡,欢呼声、呐喊声、锣鼓声汇聚锦江,气氛十分热烈。市民们聚到锦江两岸,感受赛龙舟的独特魅力。
“咚、咚、咚……”6月19日,玉东湖碧波之上锣鼓喧天,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端午文化嘉年华“水韵竞渡”龙舟邀请赛的队伍正在抓紧备战,准备上演一场水上的“速度与激情”。据玉林日报微信公众号“玉林发布”报道,6月20日,为迎接端午佳节,弘扬传统文化,玉林市举办了玉林市端午文化嘉年华暨年中惠民欢乐购系列活动。活动以“龙腾端午·潮起玉林”为主题,开展了“水韵竞渡”龙舟邀请赛、“玉韵国潮”非遗大市集、广西文化旅游消费大夜市(玉林·主场)、“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传统文化活动”系列活动。其中,“水韵竞渡”龙舟邀请赛为22人龙舟300米直道竞速赛,于6月20日下午在玉林市园博园玉东湖拉开战幕。来自区内12支队伍、约300余人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奋楫争先,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激烈的龙舟竞渡盛景。
端午经济 不断升温
端午节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而传统佳节也是提振消费的好时机。
6月20日,新华网发布题为《端午消费“热浪”来袭 提升市场活力》的报道。文中称,端午节前后,相关产品销售旺盛,节日经济为消费市场注入活力。
端午期间,居民假期出行热度高涨,推动了文旅消费。据兰州晚报报道,2023年端午佳节,走在兰州的大街小巷,以粽子、香囊为主题的端午经济风生水起,各种端午元素商品一应俱全,销售火爆。今年的端午节消费市场花样繁多,物美价廉、更接地气的零售粽子受到青睐,融民俗与时尚于一体的香囊荷包等周边产品也广受欢迎。以粽子为例,红枣、咸蛋黄、鲜肉、腊肉、坚果、海鲜……市场上的粽子口味越来越多,但传统口味的粽子仍然深受欢迎,蜜枣粽子配蜂蜜的组合最受兰州人喜欢。
据中工网报道,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6月22日)火车票陆续开售,放票后不久,多条线路火车票“秒空”,端午出游热度高。文中写到,“端午游”的火热,是幸福感的表达,也是经济活力的显露。随着国内旅游市场加速回暖、经济运行加快复苏,人们对旅游消费的信心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平台“飞猪”6月8日发布的《端午假期出游风向标》显示,近一周,端午假期出游预订量较上周以接近翻倍的速度继续增长,其中跨省游订单占比已高达近90%。截至目前,端午假期首日及前一日的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超30倍。
端午佳节不仅有粽叶的香气,还有温暖人心的人文关怀。
据人民网江西频道报道,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6月16日,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相关部门带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前往县福利院,为孤寡老人送上端午节的问候。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认真仔细地为老人们进行量血压、测血糖等身体检查,详细询问了老人日常生活、饮食习惯,耐心解答了各种健康咨询,并针对每位老人的不同情况提出了健康指导意见和注意事项。同时,公益志愿者耐心询问老人们的需求,一边认真仔细地帮忙修剪头发和指甲,一边与老人们拉家常,场面温馨而和谐。
海外人士 同庆佳节
据网络报道,在海外,也开展了许多庆祝端午佳节的活动。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据人民网报道,6月16日,老挝中国文化中心联合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计划与合作司和老挝国立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举办“浓情端午——粽子工作坊”活动。为帮助老挝嘉宾了解端午文化,中国文化中心的两位老师朱秀春和李文娜用中老双语讲述端午节的有关知识,为现场的嘉宾一一讲述端午节的起源和背后的历史故事。这些经过千年岁月沉淀,凝结着中华民族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的历史故事,深深吸引了现场嘉宾。紧接着现场进行了关于端午文化的有奖问答活动,观众踊跃抢答。最后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全场嘉宾一起互送端午祝福——“端午安康”!
来自老挝国立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的学生提吉馨高兴地说:今天非常开心到中国文化中心欢度端午佳节,在今天的活动中既学到了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等文化知识,又现场体验了粽子工作坊的种种乐趣,在好玩好吃中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计划和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玛尼潘表示,希望中心多举办这样增进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活动,期待与中心开展更多的文旅交流与合作活动。
据新华网报道,6月17日,克罗地亚中国文化基金会在位于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市西部的长城商贸中心举行端午慰问活动。在名为“浙里有爱,万水千山粽是情”的活动中,浙江省侨办、侨联提供400盒粽子向当地华侨华人分发。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齐前进、克罗地亚中国文化基金会会长叶碎雄,以及当地华侨华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前一周,克罗地亚中国文化基金会就在当地华侨华人中进行广泛通知,获得积极响应。在萨格勒布大学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刘芷绮激动地说,这次活动让她深深感受到祖国的关怀和温暖,这个端午节过得特别温馨和有意义。(本报记者 杨俊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6月23日 第 05 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空调也有使用寿命 最好别超过10年
- 湖北襄阳汉江义务救护队:21年来累计挽救溺水者1869人
- 青少年抑郁症诊疗,是否被扩大化了?
- 青海:2025年形成更加完善的集体林权制度
- 工视评丨关注职场妈妈,当然不只是在母亲节
- 关于娱乐圈的这几个“毛病”,不少代表委员都发声了!
- 久违上行周期!猪价今年已涨四成,后市如何演绎
- 带娃沉浸式社交 剧场“热辣滚烫”
- 儿女:最怕妈妈变老 希望有超能力让时间暂停
- 全域旅游让长白这座边陲小城热闹了起来
- 通讯:中国北方煤矿“一抹绿”背后的变迁
- 心衰高风险人群需早期预防并规范治疗 以降低死亡风险
- A股三大股指收涨 沪指重回2800点
- 锦绣中国年|“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浙江乐清“龙出没” 乐趣无穷引人气
- 孟加拉国一难民营发生火灾 近7000人流离失所
- 杭州网红菜市场成年轻人假期热门打卡地
- 关注发际线和身材 95后宝妈“美美哒”
- “Z世代”画像中国|香格里拉以一道彩虹,迎接他们的到来……
- 德国4月出口额环比上升1.2% 对华出口大幅增长
- 助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图书《平台经济通识》首发仪式举行
- 热门推荐
-
- 贵阳:路边音乐会成城市新名片
- 焦点访谈丨“五一”假期游处处火爆 有哪些文旅新潮流?
- 成都三区(市)文旅融合推介会在京举办
- 探访语言学巨匠王力故乡:求学韧劲为后人追随
- 房产遇灾能获赔百万?“家财险”值得买吗?
- 新华时评:美国侵犯难移民人权恶行罄竹难书
- 中新真探:使用加湿器会导致加湿器肺炎吗?
- 向“榜样”学习 第七届“感动石化”人物揭晓
- 国际人士关注白皮书: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恰逢其时
- 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势头良好
- 广西桂林火车站积水消退 将恢复办理旅客乘降
- 宁夏:计划6月底前完成全部经济困难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
- “无腿女孩”在山东开启大学时光:渴望自由的文学创作
- 广州打造民俗文化公交:“叹”粤音非遗 寻文化瑰宝
- 四川重庆陕西等地有较强降雨 华南江南等地有高温天气
- 山西省人大代表孙少芳:擦亮叫响“晋药”品牌
- 浙江杭州公安让“护企优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 山东郯城警方通报男子手持弓箭伤人:嫌疑人已被抓获
- 刚果(金)首都2座体育场暂停举办非体育类活动
- 西宁警方:2024年打击电诈和侵财案件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