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势头良好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去年四季度增长1.6%。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目前外部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内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阶段,经营主体的信心和经济回升的动力都需要进一步增强。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固本培元,持续增强市场整体信心和经济运行动力,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
国民经济起步平稳
一季度,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生产需求主要指标回升向好。从三次产业看,一季度,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长6%,第三产业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回升,尤其是接触性服务业增长较快。从三大需求看,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长总体稳定,稳中有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比上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服务零售额增长10%;进出口增长5%,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
从就业、通胀等宏观指标来看,经济运行态势总体稳定,起步平稳。就业指标稳中向好,一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去年一季度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好于境内外市场机构和国际组织预测,是在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取得的。这为实现“5%左右”的全年增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超出市场预期。考虑到去年一季度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积压需求集中释放时段,基数较高。今年一季度在较高基数基础上实现良好开局,将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盛来运表示,一季度5.3%的增速符合实际、有支撑。一季度GDP增长和工业、服务业回升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与三大需求指标相匹配,从实物量指标看也是吻合的。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6%,工业用电量增长8%左右,货运量增长5.3%,营业性客运量增长20.5%,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6.1%,3月末M_2余额同比增长8.3%。
“我们发现,经济恢复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消费的恢复不如生产,中小微企业的恢复不如大企业。下一步,在继续加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同时,要进一步关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要关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盛来运说。
高质量发展有新进展
一季度,国民经济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也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新进展。
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等方面看,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5.5%,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1%。开放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5.5%。共享发展继续取得新成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
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部署,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创新。盛来运表示,从一季度数据来看,相关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新兴产业继续加快发展。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7%,比去年四季度提升2.5个百分点。
新产品保持较高增速。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9.2%,太阳能电池增长20.1%,与光伏相关的多晶硅、单晶硅增速高达50%以上,服务机器人增长26.7%,半导体、3D打印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
新业态、新模式增势强劲。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继续发展和应用,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网上直播、即时零售火爆。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6%,在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新投资、新基建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比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2.7%。5G基站、“东数西算”、光纤通信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落地。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恢复向好态势将延续
3月份经济运行的一些指标与1月份、2月份相比有所回落。盛来运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对比基数较高,从当月生产水平来讲并不低。对于下一阶段中国经济走势,盛来运表示,支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从今后一个时期看,中国经济将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我们观察中国经济,除了要看经济总量指标的变化以外,也要关注质量效益的改善,尤其要关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高质量发展的进展。”盛来运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传统产业进行调整,新型动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这几年,我国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变局挑战,面临国内结构调整转型的阵痛,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没有停,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新成效。
盛来运表示,中国仍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阶段,出现一些经济增长波动是很正常的,但是发展质量在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不断进步,这才是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面。经济向好不仅仅是增速回升,更要看到质量改善。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认为,未来中国经济景气度有望进一步回升。在增长内生动能方面,消费将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服务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产业转型升级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快,制造业投资增长动力依然较强。在国际环境方面,全球库存周期进入补库阶段,有利于外需动能增强,叠加上年基数偏低,出口回暖趋势仍将延续。
在宏观政策方面,稳增长政策力度仍有望加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工具将加速落地,有助于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货币政策仍有降准空间,为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逾百名中外青年在沪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 感受中医药魅力
- 从“村村通”到“路路宽” 宁夏灵武拓宽乡村致富路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首次因涉贪腐案出庭作证
- 两岸专家、业者北京共话医育医教融合发展
- 上海口岸迎来首批进口马来西亚鲜食榴莲
- 开启终身学习全球合作新篇章 2024数字化终身学习国际会议在沪举办
- 第二届京津冀青年企业家座谈会在天津举行
- 28岁姑娘膝关节痛走路追不上78岁奶奶 医生:动得太少
- “非教学任务”五花八门 教师们如何才能安静地教书?
- 航班调整、机型改变引发消费纠纷 如何区分机票退改签中的各方责任
- 5月10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600余名工业设计技能人才齐聚中原展才能
- 广西隆林中巴车事故系驾驶员操作不当引发
- 吉林:智慧农业助力粮食连年增产丰收
- 28岁的“老妈妈” 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 多地集中开行务工专列 送务工旅客及时返岗
- 山西临县华润联盛黄家沟煤矿事故迟报 39人被问责
- 沪苏湖高铁联调联试跑出最高试验时速385公里
- 伊朗加姆萨尔市突发爆炸事故
-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工作启动
- 热门推荐
-
- 美国加州野火仍在燃烧 至少27人因火灾死亡
- 第二十一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开幕 双汇携300余种产品参展
- 福暖中国丨Z世代成“年饭掌勺人” 玩转花样龙年菜
- 中国非遗传承“她力量”海外圈粉
- 海外网评:美国不再搞“两面派”,中美经贸才能真正稳下来
- 泰国申请加入“金砖” 优势互补寻新机遇
- 激发数字文旅消费新潜能
- 2023年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论坛开幕 聚焦塑料再利用
- 外资机构乐观展望中国市场
- 2023年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交流赛在湖北武当山举行
- 日媒:日本首相石破茂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
-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 中国商务部发布《美国履行世贸规则义务情况报告》
- 课间消失问题引关注 中小学课间“圈养”困局如何破解?
- 斗鱼Q3总营收10.63亿元,新业务潜力稳健释放,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 以岭药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点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中国全面启动2024-2025年度全国冬春救助工作
- 安徽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多条高速出入口临时封闭
- 福暖中国 | 包饺子、写“福”字 外国青年江西南昌体验中国春节文化
- 桂台两地企业联手 闯出火龙果产业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