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数字文旅消费新潜能
文旅产业正在成为我国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年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等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场景,有效促进了文旅消费。
相较于传统文旅服务,数字文旅显示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西安灯火璀璨的大唐不夜城内,大数据智能分析、VR体验不断优化景区的服务质量。陕西考古博物馆里,云观展、三维数字建模,拉近了历史与时代的距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利好政策,大力实施文旅产业数字化战略。《“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推动行业在产品开发、服务模式、营销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为推动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数字文旅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推广机制尚不健全等,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数字与文旅有机融合,以激发文旅消费新潜能。
全面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是重点。建设智能旅游服务中心,配备自助服务终端、虚拟导览系统和信息查询系统,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开发互动体验设施,增强游客的沉浸感和参与感。建立旅游大数据平台和景区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共享,收集和分析游客行为数据,帮助景区进行精准营销和资源配置。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优化游客流量管理和游客出行路线,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出行体验。
促进文旅产品创新是关键。与时俱进开发新型文旅产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旅游景区吸引力,打造沉浸式文旅产品。推动数字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生产制造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此外,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内容服务。开发定制化消费、互动式消费、体验式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着重开发可以“带回家”“随时看”的虚拟旅游产品,不断满足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加强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是保障。要用好数字营销策略,创造与文旅相关的高质量内容,如旅游攻略、旅游VLOG、短视频等,吸引目标受众注意力,生动展示旅游产品和体验。建立在线社区,鼓励游客分享旅行体验和建议,增强品牌黏性和消费者参与感,提升品牌忠诚度。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 2024首届梧林戏剧周在福建晋江举办
- 今年以来福建莆田对台铁矿石中转量突破300万吨
- 2024届清华美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启幕
- 壮大“数据要素×”驱动力
- 美国大选独立竞选人小肯尼迪宣布暂停竞选并支持特朗普
- 诞生70年、角色身份多变 哥斯拉为何成为怪兽电影“顶流”
- 光大银行获品牌建设、ESG管理多个奖项
- “中国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好”
- 用高科技激活汉代生命艺术 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将启
- 高温黄色预警:京津冀鲁皖等地最高温可达37至39℃
- 2024年终经济观察丨迈上新台阶 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 法国骚乱持续,巴黎奥运会水上训练中心施工现场遭破坏
- 梵净山金顶寺庙被改色需严肃追责
- 中国气象局:预计2025年1月全国大部地区偏暖
- 【文化评析】数字化正在改变非遗的传播方式
- 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我国外贸发展“更大、更优、更强”
- 我国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燃气轮机投入使用
- 中银协向商业银行发倡议书:取消商业汇票工本费、降低承兑汇票手续费
- 浙江预计去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 同比增长6.5%
- 热门推荐
-
- 赏京津冀盆景、观非遗展览 景山公园暑期活动上新
- 开金店还是好生意吗?
- 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平台广告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 探访江苏沛县高质量发展:“煤城”产业转型强力壮大“阳光经济”
- “毒笔记”实为“流量病”
- 四川泸定:海螺沟景区灾后道路重建工程全线钢箱梁架设完成
- 世界IP联袂共舞 中华酒与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启5年战略合作
- 安徽发布气象干旱橙色预警
- 沈阳推动家电以旧换新 激发消费新活力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龙年龙虾抢“鲜”上市 乡贤带动百姓共致富
- 重庆发布旅游美食“渝味360碗”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 市场迅速回暖,今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已超500亿元
- 交通运输部:9月30日-10月6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178亿元投资落户重庆巴南 民营企业投资项目超九成
- 拦洪削峰 河北数十座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近30亿立方米
- 青年台胞走进吉林乡村:于乡村振兴中见大陆发展
- 前4个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8%
- 普京:俄方一向坚决反对在太空部署核武器
-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