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中国北方煤矿“一抹绿”背后的变迁
中新网鄂尔多斯12月11日电 题:中国北方煤矿“一抹绿”背后的变迁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连日来,中国北方气温骤降,内蒙古自治区多数煤矿进入煤炭保供期,但周洪刚将更多心思花到了如何让煤炭企业“多一抹绿”。
周洪刚是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一家煤业公司的总经理助理。12月11日,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这几天公司正在筹划冬春植树绿化煤矿事宜。”
尽管寒风凛冽,但在该煤业公司厂区,仍能看到不少绿树。周洪刚回忆说:“14年前,当企业打算在准格尔旗进行投产时,眼前的荒芜让我们想到必须先种树。有了绿色,才好发展。”
“从2010年开始,我们每年都组织员工义务植树。”周洪刚表示,目前企业已栽植各类树木20万棵,矿区绿化面积达16万平方米,复垦区播种草籽68万平方米,矿区可绿化率为100%,累计投入近1.5亿元(人民币,下同)。
“由黑变绿”是该企业的主动追求。该企业董事长李波介绍,目前企业在复垦区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已建成880亩果园、500余亩葡萄园和年产200吨的酒庄。“每到夏天,这里绿意盎然,郁郁葱葱,被外界誉为‘花园式煤矿’。”
在煤矿中开设酒庄亦是这家企业的一大特色。李波介绍,目前企业投资7000万元建设了年产200吨的酒庄项目,2023年9月,酒庄进行首酿。“酒庄为西班牙风格建筑,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已成为准格尔旗亲子采摘、烧烤垂钓、研学采风的度假胜地,进一步丰富了准格尔旗文化旅游内涵。”
在位于准格尔旗境内的一家矿山生态旅游区,这里曾经裸露的矿山地表,现在每到夏天都会被茂密的植被覆盖。近年来,该企业通过覆土整形、完善供水系统等六大修复治理工程,让昔日暗淡的采矿区逐渐恢复了生机。如今,这里不仅是工业旅游的胜地,还实现了从煤海到花海的蝶变。
这只是鄂尔多斯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缩影。
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昔日的采煤沉陷区如今有1900亩蓝色光伏板,正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绿电,通过电网系统输送到千家万企。当地企业副总经理薛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昔日的采煤沉陷区如今在光伏板的“庇护”下能种植苜蓿、蛋白桑等牧草。“现在我们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已实现了采煤沉陷区土地的三重利用,这是绿色矿山的最明显的经济效益。”
在推动建设绿色矿山方面,鄂尔多斯市一度走在前列。
11日,记者从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获悉,该市2020年出台《鄂尔多斯市绿色矿山建设管理条例》,这是全国首部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地方条例,为全市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鄂尔多斯市已建成绿色矿山156座,数量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20座、自治区级绿色矿山136座。(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发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
- 湖南“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田间作业进入“无人机”时代
- 外媒: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所在位置被发现
-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因患癌接受治疗
- 中国戏剧海外传播影响力与日俱增
- 树上结出“铁西瓜”
- 苏彦韬:搭建美中文化交流之桥 让中国电影被“看见”
- 宁夏银川连续发布多条极端天气预警信息
- 今年春节档:再现国产科幻魅力 凝聚昂扬向上精神
- 中俄创意设计联盟启动 共促两国文化事业发展
- 别带小孩子去凉水河游泳
- 2025年江苏“新三样”从长江入海口太仓发运全球
- 中国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五年累计游客达1.46亿人次
- 甘肃574名能工巧匠将同台竞技亮“绝活”
- 大规模研究发现:睡好觉、多运动、少久坐可减少41%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俄欧关系本质上已不存在
- 11.4%折射中国“磁吸力” 外资加码新技术产业布局
- 云南多举措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 下好夏粮丰收“先手棋” 湖南新田抢抓农时赶春耕
- 大熊猫“丫丫”23岁生日快乐 丫宝有在好好长胖!
- 热门推荐
-
-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佛山地铁3号线在建段开通运营
- 超1.56亿吨!三峡船闸货运量刷新2022年纪录
- 数字赋能煤炭交易 助推全国煤炭统一市场
- 外媒关注: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速快
- 云南怒江大峡谷上演乡村party“老姆登之夜”
- 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个人养老金基金再扩容 新增6只产品
- 上海推出商品房“以旧换新”活动 支持居民合理梯度置业
-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正在构建
- 逾50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扬州探讨春节木版年画保护传承
- 年节筹备进行时 北京酒店业加速复工
- “四十不惑”福建永安一路“蝶变”向新
- 世界周刊丨危险的“演练”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马家柚变成“黄金果” 鼓了腰包甜了心头
- 大学生兼职直播需警惕签约陷阱
- 美国洛杉矶一家超市发生枪击事件致一死一伤
- 台风“山陀儿”减弱 福建沿海46条客渡运航线恢复运行
-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解读
- 海南打造共建“一带一路”上的“自贸港合作走廊”
- 网络名人遇见多元大同: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