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受访青年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重要
“没有见过凌晨两点的夜空,不足以号称年轻人。”锻炼不够、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年轻人“无知者无畏”的生活似乎离“健康”有点远。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180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7%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的生活习惯健康。很少进行体育锻炼、不按时吃饭、不爱喝水被认为是三大不健康生活习惯。96.8%的受访青年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重要。
45.5%受访青年很少进行体育锻炼
西南交通大学法学专业大三学生吕莹觉得平时自己的生活习惯比较健康:保持正常的一日三餐,每天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释放压力。但暑假期间,她也感觉不能保持在校时的生活习惯,时常会放纵自己。
“我略微有些拖延症,会熬夜赶工,所以经常晚睡早起,上课困顿。”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大三学生肖芷怡觉得自己的生活习惯很不健康。
调查中,76.7%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的生活习惯健康,16.3%的青年觉得一般,7.0%的青年认为不健康。
对于什么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受访者认为包括适量运动(82.5%)、合理膳食(74.6%)、心理健康(67.0%)、戒烟戒酒(63.8%)、睡眠充足(56.3%)等。
肖芷怡觉得,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应该每天睡够8小时,心态积极,充满正能量。“运动使人快乐,我经常会跑跑步,也会自己做一些简单的轻膳食。”
“不想把问题拖到第二天解决,就会熬夜,但也就会晚起,进而忽视或遗忘吃早餐。”吕莹说,周围很多人都有熬夜、晚起、不吃早餐的习惯。
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青年不健康生活习惯是:很少进行体育锻炼(45.5%)、不按时吃饭(43.0%)、不爱喝水(40.4%),其他还有:暴饮暴食或干脆不吃(39.6%)、熬夜(36.1%)、不吃早餐(32.6%)、沉迷游戏购物等手机娱乐(30.9%)、睡眠不足(29.4%)、很少外出活动(29.0%)、口味较重/爱吃零食(24.8%)、有抽烟等不良嗜好(15.6%),仅4.1%的受访青年表示都没有。
“现在生活压力大、节奏快,一些年轻人迫于工作、生活需要,被动熬夜。熬夜会造成生理病变,加剧亚健康情况,也会在心理上造成压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晨说,很多人知道熬夜的负面影响,但还是会情不自禁地熬夜。有人觉得只有熬夜时的时间才是自己的,这其实是对生活压力的一种反抗,还有人把熬夜当成是一种机会成本,想在同样的条件下比别人做得更好,只有牺牲休息时间来提升自己,这是一种主动熬夜。“无论出于哪种原因,熬夜对健康的不利影响都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不管是为了提升自己还是为了平衡家庭事业关系,再或者为了休闲放松,都不要让熬夜成为家常便饭。”
陈晨说,青少年需要健康的作息时间,这样才能为以后长久的个人发展打下基础。
96.8%受访青年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重要
肖芷怡认为,小时候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间段。小朋友从小摄入盐分过多,长大后口味会比较重,从小不爱运动,长大后也很难坚持锻炼。“父母如果能在孩子小时候就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可以伴随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发展。”重庆某高校大三学生张春华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学业紧张和夜里玩手机会导致熬夜。”张春华认为,要合理安排时间,同时提升自律能力,管理好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
调查中,96.8%的受访青年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重要,其中,55.8%的青年觉得非常重要。
吕莹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塑造健康的体魄,也有助于养成乐观的心态,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纠正不良习惯会更加费时费力。
吕莹认为,健康的生活习惯主要靠自身约束和外力强制,自己要有足够的信念和毅力,同时要有计划,循序渐进,还可以找寻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督促。
陈晨说,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首先要具备一些常识,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更健康,科学健康的饮食应该是什么样的,身体素质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算达标。其次,青少年很大程度上会受同伴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同伴有交往,有沟通渠道的环境。
陈晨说,家长不需要说太多的话,讲太多大道理,身教胜于言传,家长多陪伴,也可以经常带他们出去走一走,参与一些活动。现在有很多社团营地活动,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大家都要早睡早起,都要劳动,自然而然就愿意执行了。
受访青年中,00后占16.4%,90后占56.6%,80后占27.0%。
(应采访对象要求,吕莹、肖芷怡为化名,王九龙对此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 北京发布首批10个行业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 涉城市治理等领域
- 中国多地“三九天”升温暖如早春 两股冷空气即将上线
- 新疆塔吉克族民众欢度引水节和播种节 庆祝春耕开始
- 这两项新规程,将对汽车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 口腔种植体集采平均降幅55% 预计年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
- 最新报告:气候变化加剧儿童营养不良
- 从外观涂装揭秘宝马的“表面功夫”
- 美商务部将27家中国实体从“未经验证清单”中移除
- 塞尔维亚两日连发大规模枪击案,武契奇宣布新控枪措施
- 小米汽车售价评价两极分化,有人“心动”有人喊贵
-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在西安启动
- 白春礼院士建议发起“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计划
- (新春见闻)年味渐浓 侨乡汕头各国花卉争芳迎新春
- 外媒:尤努斯领导的孟加拉国临时政府或于8日宣誓就职
- (寻味中华 | 文博)探访林徽因设计的“最文艺火车站”
- 当心宠物医疗潜藏法律风险
- 住房城乡建设部:保交房有力推进 全国已交付285万套
- 湖南聚力建设高能级平台 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 各式客家美食汇聚广东梅州 打造舌尖上的“世界客都”
- 热门推荐
-
- 黑龙江推出系列冬季旅游产品 五大冰雪旅游城市各具亮点
- 打造特色小吃品牌 南宁将办老友粉产业首届职业技能大赛
- 艺术家曹力首次返乡办展:回顾从艺五十年作品
- 通往事发现场道路出现多处滑坡 湖南衡阳山体滑坡救援最新进展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7千米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衡阳:设施农业升级“秧苗子”“菜篮子”“果盘子”
- 高考时常下雨是巧合还是气候使然?
- 日本公布2024年年度汉字:金
- 家有过敏娃家长怎么办?儿科专家支招
- 克罗地亚一小学发生持刀袭击致1死6伤 总理表示震惊
- 越奇怪越喜欢?这些非法入境“异宠”隐患多
- 聚焦“角色的诞生” 金鸡电影论坛·演员论坛举办
- 日本一男子持猎枪与警方对峙 致包括两名警察在内共3人死亡
- 中埃联合考古队重启考古发掘工作 成果丰硕
- 美国多地举行抗议 要求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
- 国漫《果果与果爸》新书首发:讲述爱与陪伴的故事
- 平陆运河一示范项目运营期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46万吨
- 交通运输部:一季度邮轮旅客运输量超19万人次
- 中国首只全流程国产化培育的克隆猫在山东青岛诞生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入境首批中亚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