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受访青年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重要
“没有见过凌晨两点的夜空,不足以号称年轻人。”锻炼不够、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年轻人“无知者无畏”的生活似乎离“健康”有点远。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180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7%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的生活习惯健康。很少进行体育锻炼、不按时吃饭、不爱喝水被认为是三大不健康生活习惯。96.8%的受访青年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重要。
45.5%受访青年很少进行体育锻炼
西南交通大学法学专业大三学生吕莹觉得平时自己的生活习惯比较健康:保持正常的一日三餐,每天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释放压力。但暑假期间,她也感觉不能保持在校时的生活习惯,时常会放纵自己。
“我略微有些拖延症,会熬夜赶工,所以经常晚睡早起,上课困顿。”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大三学生肖芷怡觉得自己的生活习惯很不健康。
调查中,76.7%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的生活习惯健康,16.3%的青年觉得一般,7.0%的青年认为不健康。
对于什么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受访者认为包括适量运动(82.5%)、合理膳食(74.6%)、心理健康(67.0%)、戒烟戒酒(63.8%)、睡眠充足(56.3%)等。
肖芷怡觉得,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应该每天睡够8小时,心态积极,充满正能量。“运动使人快乐,我经常会跑跑步,也会自己做一些简单的轻膳食。”
“不想把问题拖到第二天解决,就会熬夜,但也就会晚起,进而忽视或遗忘吃早餐。”吕莹说,周围很多人都有熬夜、晚起、不吃早餐的习惯。
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青年不健康生活习惯是:很少进行体育锻炼(45.5%)、不按时吃饭(43.0%)、不爱喝水(40.4%),其他还有:暴饮暴食或干脆不吃(39.6%)、熬夜(36.1%)、不吃早餐(32.6%)、沉迷游戏购物等手机娱乐(30.9%)、睡眠不足(29.4%)、很少外出活动(29.0%)、口味较重/爱吃零食(24.8%)、有抽烟等不良嗜好(15.6%),仅4.1%的受访青年表示都没有。
“现在生活压力大、节奏快,一些年轻人迫于工作、生活需要,被动熬夜。熬夜会造成生理病变,加剧亚健康情况,也会在心理上造成压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晨说,很多人知道熬夜的负面影响,但还是会情不自禁地熬夜。有人觉得只有熬夜时的时间才是自己的,这其实是对生活压力的一种反抗,还有人把熬夜当成是一种机会成本,想在同样的条件下比别人做得更好,只有牺牲休息时间来提升自己,这是一种主动熬夜。“无论出于哪种原因,熬夜对健康的不利影响都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不管是为了提升自己还是为了平衡家庭事业关系,再或者为了休闲放松,都不要让熬夜成为家常便饭。”
陈晨说,青少年需要健康的作息时间,这样才能为以后长久的个人发展打下基础。
96.8%受访青年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重要
肖芷怡认为,小时候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间段。小朋友从小摄入盐分过多,长大后口味会比较重,从小不爱运动,长大后也很难坚持锻炼。“父母如果能在孩子小时候就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可以伴随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发展。”重庆某高校大三学生张春华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学业紧张和夜里玩手机会导致熬夜。”张春华认为,要合理安排时间,同时提升自律能力,管理好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
调查中,96.8%的受访青年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重要,其中,55.8%的青年觉得非常重要。
吕莹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塑造健康的体魄,也有助于养成乐观的心态,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纠正不良习惯会更加费时费力。
吕莹认为,健康的生活习惯主要靠自身约束和外力强制,自己要有足够的信念和毅力,同时要有计划,循序渐进,还可以找寻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督促。
陈晨说,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首先要具备一些常识,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更健康,科学健康的饮食应该是什么样的,身体素质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算达标。其次,青少年很大程度上会受同伴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同伴有交往,有沟通渠道的环境。
陈晨说,家长不需要说太多的话,讲太多大道理,身教胜于言传,家长多陪伴,也可以经常带他们出去走一走,参与一些活动。现在有很多社团营地活动,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大家都要早睡早起,都要劳动,自然而然就愿意执行了。
受访青年中,00后占16.4%,90后占56.6%,80后占27.0%。
(应采访对象要求,吕莹、肖芷怡为化名,王九龙对此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深一度: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美元霸权又要把“祸水”引向全球?
- 今年上半年广东东莞市进出口同比增长3.4%
- 新疆首个零碳电力驿站在库车市建成投运
- 上海专家探索麻醉下介入治疗 为血透患者“舒适化”修护透析通路
- 2023南京和平论坛圆满闭幕 发布《“一带一路”青年安全观》
- 科技赋能消费新业态 千店联动共探流量密码
- 国家能源局:截至2024年8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18.41亿个
- 整治农村“山寨食品”须下狠手
- 杭州半年GDP过万亿 汽车制造业表现抢眼
- 北京国有经济整体回升向好
- 应对台风“格美” 福建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 以色列首次承认在伊朗暗杀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
- 陕西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三年来放流珍稀濒危水生动物8万余尾
- ChatGPT和大模型开启人类通用人工智能之旅
- 俄乌局势进展:乌外长到访北约 俄白总统在莫斯科会晤
- 中国A股周三延续涨势 沪指重返2800点
- 湖南一养猪场发生烟花爆竹爆炸事故 已致5死2失联
- 两部门:微波炉电饭煲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 第22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落幕 欧洲选手夺冠
- 西南地区多阴雨天气 华北南部黄淮西部等地有雾霾
- 热门推荐
-
- 千年瓷都行:古镇窑火焕新颜
- 快递保鲜费,如何才能收得名正言顺?
- 12省份2023年GDP数据出炉 9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
- 土耳其哈塔伊省发生6.4级地震
- 西藏定日6.8级地震已记录到余震超3600次
- 平陆运河沿线6所回建小学全部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 谁和谁会吵嘴?啥事众口难调?当古代诗人们一起过年……
- 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
- 当心肌梗死找上青壮年
- 2023年服贸会展览展示规模约15.5万平方米 招展基本完成
- 湖南汨罗:抬阁巡游演“故事” 千年传承乐未央
- 银川警方破获重大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案
- 2024闽台匠人匠心交流活动在福州启幕
- 北京交通多项便利外国人服务措施交出阶段性“成绩单”
- 广州番禺区再通报“楼顶违法建设游泳池”:将严肃追责问责
- 中国入境游产业链持续优化 潜在来华旅游需求高涨
- 枝条载荣 —— 张仃、张郎郎、耿乐三代联展在京开幕
- 哈马斯:以色列最新袭击可能危及停火谈判
- 暴雨红色预警连续发布 专家:降水致灾可能性较大
- 四天三艘“中国造”货轮上海外高桥口岸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