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一度: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美元霸权又要把“祸水”引向全球?
中新网9月19日电(郑云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当地时间18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降至4.75%至5.00%之间的水平。这也是4年来,美联储首次降息。
8月底,美联储最关心的通胀指数——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核心PCE指数)下降到了2.6%。而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7月份就业增长人数从11.4万进一步下修至8.9万。
通胀指数下降,就业形势堪忧,降息自然呼之欲出。
不过,美联储的这番操作,再次让人想起了美国前财长约翰·康纳利的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
对于全世界经济来说,美国这个高利率周期,杀伤力实在太大了,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美元霸权”令世界痛苦的原因。
全球经济,苦不堪言
美联储自2022年3月开始加息,一直到2023年7月,累计加息幅度高达525个基点,是40年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这也让全球经济苦不堪言。
第一,这种激进的加息政策,吸引了全球美元回流美国,对其他经济体造成了很强的虹吸效应,导致这些经济体缺乏外汇。
道理不难理解,美国加息后,存款利率升高,各种其他国家的货币就会被大量换成美元,回流美国。钱少了,当地资产的价格也难免跟着下跌。
对其他经济体而言,美联储不断加息的行为无异于釜底抽薪。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数据,在美联储2022年3月开始加息之后的5个月内,新兴市场连续5个月遭遇投资组合资金净流出,总额累计超过390亿美元。这创下自2005年以来,新兴市场连续资金净流出时间最长的纪录。
第二,美联储加息还会造成美元升值,其他经济体的货币贬值,这样一来,其他经济体偿付外债的能力也会减弱。
据此前报道,2024年平均所有的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超过了1.5%。韩国和巴西的货币对美元基本上贬值了大概6%左右的幅度,贬值幅度更大的像泰国,贬值了7.5%左右。
低收入国家受到的影响更大。非洲开发银行2023年1月发布的非洲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加纳货币塞地2022年对美元贬值了33%。新兴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债务主要以美元等外币偿付,美国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显然使得这些国家的债务问题升级。
甚至,降息之后,其他国家未必就能迎来好日子。因为在长期的加息周期内,本国资产价格已经大幅下跌,降息之后,美国的资金刚好又可以流到各地“抄底”。
可以看出,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国际货币储备中占据重要地位,实际上具有国际公共产品的属性,理应按照国际经济形势进行调整。
但美国却从不将美元视为国际公共产品,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时,只会考虑本国利益,完全不管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
美国货币,世界问题
当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就打开印钞机,刺激经济,导致大量资本流向全球,助推资产价格泡沫,赚取高额增值收益;等钱印得太多时,美国国内开始出现通货膨胀,美国就收紧货币政策,让资本回流美国,把本币大幅贬值、资产价格崩盘、债务危机爆发的恶果留给他国。
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国陷入衰退危机,美联储实行低利率政策刺激投资与就业。
此时拉美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参与石油勘测与开采,以求打破中东产油国垄断,这些国家借入了大量低息美元贷款。其中甚至有一些国家,是受到美国鼓励才借钱搞石油开发的。
但长期的疯狂印钞导致1979年爆发了大通胀,等到美国需要面对通胀危机时,它才不管别人的死活,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坚决加息,紧缩银根,美元随之升值,导致这些国家爆发了债务危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联储为了救市出台量化宽松政策,大肆印钞。由此造成了全世界范围内的通胀危机,粮食价格暴涨。
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这次通胀和食品价格上涨,助推了被称为“阿拉伯之春”的中东政治危机爆发。有人调侃,伯南克(时任美联储主席)一个人在中东造成的破坏,“比中情局10年间干的所有事加一起都大”。
美国成功将自己的经济危机,转嫁成了别国的政治危机。
刚刚过去的降息加息周期,美联储也是如此。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衰退,美国大水漫灌,印钱发钱,刺激市场。等到大通胀危机爆发,美联储又激进加息,让别国苦不堪言。
再联系开篇那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美国以本国利益优先,长期滥用其货币政策,红利被美国享受了,危机却由别国来承担,这是美元霸权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方,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去美元化”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俄罗斯已出台与“不友好”国家和地区的“卢布结算令”;印度央行也推出国际贸易的卢比结算机制;以色列在历史上首次将加元、澳元、日元和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同时减持美元和欧元。
全世界,确实苦美元霸权久矣。如果美国继续滥用其货币霸权,其他国家势必会逐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最终美国将自食其果。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国首位视障播音硕士中传毕业 董丽娜昨日作毕业发言感动网友
- 税惠“红包”落袋 企业获“真金白银”支持 增强创新活力
- 惹众怒的共享充电宝:超1秒按半小时收费 暗藏消费陷阱
- 多名纪检监察干部落马,释放什么信号?
- 建设海洋牧场充实“蓝色粮仓”
- 缩短审批时间 “海陆联合挂牌出让”在天津落地实施
- 榴莲价格接近“腰斩”引热议 网友直呼实现“榴莲自由”
- 河南济源多措并举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 厦门两教师涉嫌强奸?警方通报:已刑拘
- 俄一购物中心发生热水管道爆裂事故 已致4死多人伤
- 日媒:石破茂当选日本第102任首相 新内阁即将成立
- 国家统计局: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
- “老广”喜欢尝新鲜 更爱传统老口味
- 美国会两党就债务上限达成原则性协议 金融市场或传坏消息
- 北京“一日游”新服务质量要求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 东京大学:起床晚和早饭玩的青少年更易养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 新疆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开启新滑雪季
- 【世界说】美国枪击案频发再现“血腥周末”,目击者描述“到处都是枪声”
- 今年前10个月浙江义乌进出口总值超5000亿元
- 2023年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超1600亿件
- 热门推荐
-
- 微短剧《燃烧吧,村BA》开机
- 2024深圳湾公共艺术季启动 “大圣”等艺术品亮相
- 国际FLNG项目上部模块在舟山开建 中企提供总包服务
- 国家统计局: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
- 防灾减灾有真招 科技手段挑大梁
- 2022年中国广电视听十大科技关键词评选结果公布
- 从文旅演艺到品类多样 经典驻场演出一演就是上千场
- 央视元宵节晚会 小尼的牌终于对上啦
- 落地首单业务!义乌进口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正式启动
- 遮阳棚缺位 夏日候车难熬
- “钢轨铁军”精探疑难伤损 守护旅客平安路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都昌排粉“嗦”出村民“致富路”
- 工信部征集意见:电动自行车拟禁用车载充电器
- 浩吉铁路线上的“驭龙”者
- 胖东来 “爆改”同行 能否帮扶得了传统大卖场
- 企业家“论道”乌镇峰会: 智能向善,何以成为可能?
- “迁鸟”云集河南多地 珍稀候鸟越冬迎高峰期
- 《小小的我》满意度领衔 高质量影片激活元旦档观影氛围
- 中国—东盟旅游休闲发展与融合创新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
- (寻味中华 | 文博)品明清御瓷:诗、书、画、印皆入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