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品牌:陇原文艺何以“繁花”?
中新网兰州5月10日电 (戴文昌 闫姣)放眼陇原大地,文艺创作好比繁花朵朵,花俏满枝头。陇剧《官鹅情歌》、秦剧《百合花开》、电影《甘南情歌》等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屡获殊荣,同时,陇原文艺创作也开启从“高原”迈向“高峰”的旅程。
“创作道路决定前进方向,繁花盛开是因为陇原这片热土提供着文艺营养。”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甘肃省文联”)主席王登渤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说,“用作品说话,是对艺术的最大尊重。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
甘肃作为古丝绸之路黄金段,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有着绚烂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甘肃文艺工作者扎根陇原大地,从民间艺术到现代舞台,从文学创作到影视制作,同样喜讯频传,佳音不断。王登渤说,《河西走廊》《黄土大塬》《敦煌伎乐天》等一批展示甘肃省丰厚历史文化的纪录片,也频频登陆中央电视台,迈出了纪录片大省建设铿锵有力的步伐。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一定是‘抓’出来的。”王登渤说,甘肃是个出戏的地方,文化资源的富集地。一部经典作品首先确定题材,从选材到选人,由谁来组织到配套措施,它是一个系统的行为,工作必须系统化、专门组织化,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这就是抓文艺创作中“抓”字的内涵。
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甘肃省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一味“言必古人,艺必古典”,更不能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坐吃山空。王登渤说,具有鲜明甘肃特色的陇剧《官鹅情歌》《麦积圣歌》《西狭长歌》等,是甘肃省剧作家曹锐依托官鹅沟、麦积山等自然景观和《西狭颂》等人文遗产创作的精品剧目,在全国颇有口碑,形成一大特色,同时让“甘肃品牌”借文艺的调制活色生香起来。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歌曲《老百姓的爱》《甘肃老家》、旅游实景演出《又见敦煌》、话剧《天下第一桥》……无论是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还是新创排的文艺剧目,个个身着陇原文化的炫美华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舞台上“盛装”出场,劲刮陇原雄风。
“为什么各省对‘五个一工程’奖很看重,其实就是一种动力,这个奖项的机制是推动艺术作品的创作,一部文艺作品创作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动力。”王登渤说,从某种角度讲,“五个一工程”奖是对艺术作品的肯定,也是对甘肃省文艺工作的一种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河西走廊》《中国石窟走廊》《决战兰州》等一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以及《雪葬》《爱在零纬度》《芬芳》等一批具有鲜明温暖现实主义特色的中小成本电影,在各类专业评奖中屡屡获奖,形成独具特色的“甘肃现象”。
王登渤说,甘肃重大题材电视剧创作取得新突破,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联等联合摄制的电视连续剧《英雄的旗帜》,具备冲击“五个一工程”奖的实力或者条件。(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哈尔滨至越南芽庄国际航线成功复航
- 商务部回应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 孩子不应该成为忍让的理由
- 厦门全面提升城市信用水平实现新突破
- 2022新疆独库公路旅游节开幕
- 清水绿岸,万物和谐!共享美丽中国
- 2024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答记者问
- 网传“两老师深夜围殴学生” 甘肃兰州:已成立调查组
- 2024宁夏自驾线路发布及自驾体验活动正式启动
- 邂逅传统文化起源 儿童剧《山海经·杏林传说》在京上演
- (新春走基层)浙江:羊氏聚居“第一村”非遗盛宴过大年
- 安徽阜阳乡村振兴班列乘“丰”出发
- 洋山港海事局首创“安全立杆” 已守护300余名船员高空作业
- 杭州“网红”德寿宫闭馆提升 并实施工作日免预约入馆
- 保护渤海生态 津冀法检协作解决7年沉船处置纠纷
- 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
- 清雪除冰后,铁路“除障青年”又忙上“春山”
- 陕西西安:“向外探索”打开假日生活新方式
- 68张“罚单”剑指私募 三大问题成被处罚焦点
- 台商广西二次创业 转换“赛道”重燃希望
- 热门推荐
-
- 安徽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 持续创建能效“领跑者”
- 龙卷风横扫美国南部 5000万人受恶劣天气威胁
- 箭扣五期项目已出土170余件套文物 考古新发现描绘长城“特写图”
- “我无法呼吸”梦魇重现 美警察暴力执法又酿悲剧
- 批准还是驳回?尹锡悦被韩国会弹劾后,宪法法院多久会宣判?
- (乡村行·看振兴)探访“东北香葱第一村”:一根葱种出美好生活
- 第九届“华灿奖”颁奖 台港澳及海外参赛人数同比增逾五成
- 文化地标何以汇聚浙江“经济第一区”?
- 意总理接到恶作剧电话 称乌克兰危机“令各方都感到疲惫”
- 科研人员揭示腕足动物2.5亿年来多样性衰退之谜
- 文物艺术品修复师 妙手匠心“复活”名作
- 国产新能源车首次批量经陆路口岸出口缅甸
- “十一”假期哈铁增开省内58趟旅客列车
- 财政部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
- 伊朗克尔曼城连环爆炸事件已致53人死亡 当地官员称爆炸系恐袭事件
- 国泰航空:网传英文内部信件相关信息为伪造,不属实
- 四川:省道217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泸定境)完工
- 杭州首个国际影视城启动 3000余平方公里“全域取景”
- 奉化千层饼:一层酥饼一层情
- 以岭药业4款创新专利中药在尼日利亚获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