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超9亿人 数字消费带动新消费热点
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超9亿人
数字消费带动新消费热点(大数据观察)
核心阅读
当前,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人。数字消费深度融入生活,代表着消费市场转型的新方向,对供给升级也提出了新要求。即时零售随叫随到、国货“潮品”网上畅销、“银发”一族一键下单……创新消费模式蓬勃发展、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用户基础不断夯实,数字消费正引领消费新风尚,释放发展新动能。
当前,数字消费已逐渐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互联网助力数字消费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当前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在促进新消费模式发展、带动形成新消费热点、推动新消费群体崛起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数字消费的发展正稳步推动消费市场转型升级。
新热潮
数字消费增长点不断涌现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消费场景从线下拓展到线上、消费对象从实物拓展到服务。平台经济的兴起,在引导消费需求、挖掘消费热点、推动消费升级等方面,日益发挥显著作用,带动了国货“潮品”消费、绿色健康消费、文娱旅游消费、生活服务消费及智能家居消费等一大批新消费增长点加速形成。
国货“潮品”消费表现亮眼,成为近年来重要的数字消费增长点。“真丝马面裙、宋锦马甲、盘扣上衣、香云纱衬衫……我网购了许多国潮服装,节假日逛街游玩时穿。”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95后张女士说。
《蓝皮书》显示,近六成网购用户购买过国货“潮品”,其中有66.5%的用户认为国货品质不输国外品牌。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国货提质创新,消费者对国货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不断提升,加之对本土文化的情感共鸣,消费本土化将成为新趋势。
近年来,互联网助力文旅出行消费,在数字消费领域有突出表现。
北京的李女士想去云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点开手机上的出行软件,机票、酒店、景区门票甚至接机的网约车逐个预订。“全部操作下来不到5分钟。”李女士说。这样的场景如今屡见不鲜。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已超过5亿人,同比增长超过20%。
互联网对文旅消费的提升不止于此。当前,短视频平台文旅内容刷屏,打造了文旅IP热点,带动“县域游”“小城游”等持续升温,助推“城市漫步”“露营经济”“夜经济”等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
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消费模式也成为重要消费增长点:25%的网购用户近半年来购买过绿色节能产品,购买过健康和养生类产品的用户占网购用户的26.1%,购买过智能家居产品的用户占网购用户的25%。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智能+’领域创新创造加速,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新需求,新需求催生更多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更加丰富,逐步成为潜力巨大的数字消费增长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说。
新模式
数字消费场景持续拓展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各个消费场景中深入应用,线上与线下、业态与场景的融合发展日益成为数字消费的重要特征。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即时零售等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覆盖各类消费场景,触发潜在消费,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方式。
作为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主力军”,直播、短视频电商模式近年来极大促进了消费转化。
“这就是我们合作社的山羊,都是‘喝着山泉水、吃着山野菜’长大的……”一大早,安徽省舒城县志菊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志菊一边赶羊出圈,一边用手机做起了直播,销售羊肉等农产品。她的手机里不断弹出新订单提醒。
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蓝皮书》提到,观看短视频或直播的用户中,71.2%的用户因观看短视频或直播而买过商品,53.7%的用户经常收看直播带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陈静说,直播、短视频、内容电商模式正在成为影响数字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形成了兴趣“种草”、下单、分享的网购路径。
即时零售是另一种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数字消费新模式。上海的陈先生夜里觉得有点感冒症状,想买些非处方药。他打开手机上的购药APP,20分钟后,药品就送到了家门口。
数据显示,使用包含闪购、即时配送、同城配送或“小时达”等服务的即时零售用户,已占网购用户的26.4%。“即时零售消费通过挖掘商超、送药、买菜、跑腿等生活服务领域的消费潜力,将消费边界从固定场所扩展至上班途中等各类动态化场景,满足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即时性消费需求,让消费者尽享便利生活。”陈静说。
新势力
数字消费群体日益崛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红利不断惠及全体网民,数字消费用户群体逐渐打破年龄、性别、地域等因素限制,00后、“银发族”、农村群体等数字消费新势力日益活跃。
《蓝皮书》显示,90后、00后是数字消费主力军。00后网络购物使用率达88.5%,在个性化消费、国货消费、智能消费等领域较为活跃。“90后、00后群体热衷网购、乐于尝新,是最主要的,也是未来十年最具成长性的数字消费群体。”张晓表示。
“银发族”也是数字消费的重要增长极。“这个摄像头,将人体影像转化为火柴人形象,能通过步伐状态及时预判老年人是否有中风、跌倒风险。”成都一家技术公司负责人史先生说,产品在网上销量很好,受到许多老年人及其子女的欢迎。
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为69.8%。其中,“银发族”在健康医疗、文旅出行消费中表现突出,健康型、享受型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农村网民也是数字消费的重要潜在力量。农村网民线上消费能力不断增强,网络购物比例达76.7%;他们更热衷于在短视频平台购物,使用比例高于城镇网民1.2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有关部门需要结合互联网消费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为新兴互联网消费业态、新型消费群体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未来,需要从供需两端同时赋能,引导消费优化供给,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张晓说,要不断扩大数字消费用户基数,引导培育健康绿色、智能化、个性化消费理念;同时,以消费群体结构变化为指引,通过产品创新以新供给拉动新需求,形成消费增量。(人民日报 记者 金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燃千年窑火 山西朔州邀海内外客商应县木塔下品瓷韵风情
- 蓝厅观察丨揭牌!洽谈!中洪关系强劲起步
- 高温来袭 别忘了给身体喝饱水
- 嘴唇干裂起皮 注意6点可缓解
- 南非煤气中毒事故死亡人数升至17人 凸显非法采矿问题
- 超140亿元 开年半月400余只基金分红
- 江西滕王阁举办春龙节活动 激发文旅新活力
- 山西出系列政策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加快转型发展
- 赏花经济别样红
- 中俄元首携手谱写双边关系新篇章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
- 重庆迎今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局地有大雪到暴雪
- 中国·海南自贸港—马来西亚双向合作推介会在吉隆坡举办
- 喜剧电影日渐不好笑 到底该谁背锅
-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获赠珍贵抗战文物
- 小小徽章,传递团结与友谊(奥运纵横)
- 多米尼加持续暴雨已致21人丧生
- 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福建武夷山启幕 两岸茶企茶人齐聚一堂
- 观摩新型600毫米火箭炮车性能验证试射后,金正恩予以肯定
- AMRO首席经济学家许和意:中国赴东盟游客增长有助当地经济复苏
- 热门推荐
-
- 迪奥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传递与中国的深厚渊源
- 民调: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过去四年美国在关键领域退步
- 一架雅克-52飞机在亚美尼亚坠机 2人死亡
- 九寨沟首届国际生态旅游季开幕 促全域旅游发展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 乌什县各乡镇基本恢复供电
- 海口:自贸港重点园区蓬勃发展 将培育园区支柱型产业
- “婉拒了哈”走红 如何才能高情商地对别人说“不”
- 复阳者是因为没换牙刷?别信!
- 台风“万宜”将入南海 冷空气和降雨将致粤气温下降
- 国家能源局:1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6%
- 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 通胀预期上升
- 拒录虐猫考生 折射育人导向
- 国庆假期广州39家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约62.8亿元
- 海口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局地降雨量已达82.6毫米
- 少用不用融雪剂:城市扫雪除冰理念之变
- “致敬李白”诗歌雅集漫谈活动举办
- “暖”用品线上线下热销 外卖暖宝宝订单激增
- 9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市场继续回暖 四大类商品出口量持续上涨
- 荒地“绿网”变“绿衣” 北京“揭网见绿”提升城市景观形象
- 江西南昌“红小二”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