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陶瓷名片 广西千年瓷乡续写丝路新篇
中新社广西北流11月23日电 题:打造陶瓷名片 广西千年瓷乡续写丝路新篇
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
“这款产品以墨青色为主色调,搭配缥缈的山水画,瓷质晶莹洁白,素雅中带着奢华,让人一眼心动。”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记者潘小娴23日参观广西北流市陶瓷小镇,对展示馆里的陶瓷作品《千峰叠翠》爱不释手。
当天,20家海外媒体参访千年瓷乡广西北流市,领略当地陶瓷文化魅力。
北流古有“陶瓷陪都”之称,今有“中国陶瓷名城”之誉,是中国岭南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繁荣时期,北流每年有上千万件精美瓷器下西江、出广州,借“海上丝绸之路”行销大洋彼岸。
走进陶瓷小镇的陶瓷博物馆,一条演示陶瓷发展历史的“长河”有序展开,这里展示着各朝代的陶瓷古董和北流现当代陶瓷精品,讲述中国陶瓷的发展脉络以及北流陶瓷发展的历史。
历史上,陶瓷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如今,中外陶瓷贸易往来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流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日用陶瓷出口基地和日用陶瓷四大产区之一。
据悉,北流市陶瓷企业都是生产高温瓷,烧制温度在1380摄氏度左右,产品的颜色更加饱满、晶莹,手感光滑、细腻,声音清脆,硬度较坚固,品质上乘。
“我们的日用陶瓷产品融合中西文化精髓,75%以上的产品出口,主要销往欧洲、美洲、中东、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郑翔宇说。
北流市大力推动陶瓷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形成包括陶瓷生产、原料加工、陶瓷机械、研发机构、出口贸易等较完整的产业链。
“近年来,我们依托相关科研院校技术支持,向高科技陶瓷进军,开展微纳纤维Sic陶瓷、大健康陶瓷等研发及产业化,以科技和创新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郑翔宇说。
北流市陶瓷“朋友圈”不断扩大。该市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等开放平台,扩大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陶瓷贸易迸发出新活力。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北流市官方表示,该市将做好“陶瓷+”文章,打造“陶瓷+旅游”“陶瓷+文化”“陶瓷+茶叶”等特色品牌,更好地推动陶瓷产业融合发展和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德意志银行下调英国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
- 钟南山最新回应!这种病有多痛?
- 泰国国会下议院选举47个选举点将重新计票
- 上海一学校食堂蔬菜中发现青虫、蜗牛等异物?官方通报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医医疗卫生机构超8万个 数量稳步增长
- 乙类乙管后新冠疫情监测如何开展,是否进一步降至丙类?
- 中央气象台7月29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广西拓展与东盟出版合作空间 “文学桂军”破圈传播
- “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工程首口开发井作业完成 产能远超设计预期
- 第二届链博会将优化和完善展商和观众的服务保障
- 台风“三巴”生成 将给广东带来风雨影响
- 花费动辄上十万,有人为此打一年工!试管“造娃”为何难进医保?
- 10月10日央行开展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央行副行长:目前外汇市场既没有“大妈”,也没有“大鳄”
- 国庆假期不远行,本地及周边“微度假”成主旋律
- 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热议AI时代诗词新前景
- 美国奥克兰枪击事件致15人受伤 现场发现50多枚弹壳
- 静处、静观、静思 “校尔康诗歌创作研讨会”举行
- 第三届“一带一路”茶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会议在福州举办
- 参展商聚浙江义乌:博览国际电商热潮 互换行业新讯
- 热门推荐
-
- 广西柳州环卫车与二轮电动车发生碰撞 致2人死亡
- 第三届全国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论坛在京举行
- 饮料瓶造球场,康师傅冰红茶打造全新“运动场景环保生态圈”
- 国家文物局:2023年将加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
- 大学生电影节揭晓8项荣誉 张艺谋获最受欢迎年度导演
- 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财政部提前通知地方增发2023年国债第三批项目预算1975亿元
- 美国多地遭强风暴袭击 已致至少18人死亡
- 青海跨领域消费不断融合 提振消费“加速度”
- 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为发展蓄势赋能
- 法国政府计划削减2025年公共预算300亿欧元
-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释放更大市场空间
- 浙江文旅观察:西湖游船为何成杭州打卡新地标?
- 国庆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3.3亿人次 环比增长48.1%
- “戴”上遮阳帽、云端看“体温” 粮仓里的度夏装备上新了
- 台风“摩羯”影响减弱 广西北部湾港逐步恢复船舶进出
- 2023年马来西亚年度汉字出炉 “贵”字当选
-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新疆兵团城市常态
- 杉杉首条自主建设超宽幅产线投产 年产5000万平方米高端“光学芯片”落地
- 赣南山区新发现濒危植物突托蜡梅野外最大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