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志愿者”扎根大漠的行医之路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2日电(史玉江 杨铁军)“阿姨,您最近有些气虚,而且湿气重,调理几天,就会有所好转”。诊疗室内,她手持银针,专心为患者做针灸治疗。
她叫杨李旅,是新疆兵团第二师三十七团医院的中医,毕业于河北省邢台市医院高等专科学校。今年32岁的她,却有着24年的医龄。
杨李旅背后的那面墙上,挂着患者送来的“神针在手,针到病除”的锦旗。
“趁年轻,我想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所以来这儿了。”回首往事,她动情地说。
2013年7月,杨李旅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她告别父母,离开4300公里外的海南省儋州市那达镇,来到地处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三十七团。
出身“中医世家”的“西部志愿者”
“8岁时,我就开始学医”,杨李旅说。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方圆100里有名的“赤脚医生”。当年,父亲每天让她学习认药、号脉、针灸,找人体的穴位。她身背竹篓,头顶烈日,随父亲到上山采药,品尝了150多种草药的味道,忍受着蚊虫的叮咬。
“在父亲教诲下,我从小就立志学医。后来,考上了高等医专。”杨李旅说。
大学3年,杨李旅潜心研习《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医学专著,系统掌握了药学、方剂学、内外妇儿、针灸学等知识。
杨李旅被分配到三十七团医院工作。而当年,团“医院”只是一个不足300平方米的诊所,坐落在且末县城,全院仅8名医务人员。直至2018年,团场在23公里外的小城镇建成的医院投入使用,医务人员随之搬迁。
因地处沙漠边缘,团场生态环境脆弱,风沙天气多。沙尘暴来袭时,能见度不足15米,遮天蔽日,一片昏暗。见此情景,杨李旅一阵心酸。但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倔强的她咬牙坚持,埋头工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医治病痛。
那时,远在海南的母亲打来电话,劝她辞职,回老家找工作,但却收到了这样的回复:“妈,我知道你为我好。可我……我真的离不开这里!全院只有我一个中医,有些患者离医院有35公里,我走了,他们咋办?他们看病该有多难啊!”
3个月后,一次难忘的邂逅,改变了她的生活。该团机关干部石军璞与她结缘,对她关心爱护,呵护有加。于是,二人渐生情愫。2014年2月,结为伉俪。
从此,远离故土的杨李旅,在团场扎下了根,行走在从医之路上。
平时,她结合西医,利用所学的刮痧、拨火罐、针灸等医术,为患者做治疗。每天,她接诊20多位患者。有时来不及吃午饭,她就吃泡面,喝白开水。
逢年过节,患者家属为她送来蔬菜、水果、土特产,但都被她婉言谢绝。居民的信任,使她倍感欣慰。
车祸致残未忘初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次飞来横祸,险些让她与亲人阴阳两隔。2016年12月19日,杨李旅回老家探亲。当车子行至218国道若羌段时,一辆大货车迎面撞来。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杨李旅眼前一黑,便昏死过去……当她醒来时,已躺在二师库尔勒医院的病床上。医生说,她的右臂断了3截,粉碎性骨折,需要截肢。听到这个消息,她顿时泪流满面,因为她还要给病人看病,决不能失去右臂!
不久,杨李旅转到河南省洛阳市骨科医院治疗,连续做了七八次手术,一年后才出院。但却因受伤较重,留下了终身残疾。
经过3个月的精心调养,杨李旅回到三十七团,继续着她的行医之路。
有些病人行动不便,杨李旅便上门服务。2022年疫情期间,四连职工周祥龙患了面神经炎,急需治疗。杨李旅挎着药箱,主动上门,为他做针灸和理疗。15天后,周祥龙病情全面好转。
且末县英吾斯塘乡村民喀斯木·托呼提,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疼痛难忍,无法行走。在当地干部吴中艳搀扶下,赴医院找到杨李旅。经过半个小时的针灸和理疗,喀斯木·托呼提竟然可以独自走路了。心情激动的他,向杨李旅连声致谢。
为患者治病,就是一切
一年365天,在杨李旅的心里,为患者治病,就是一切。
10年间,她的足迹遍及4个连队和6个地方村的270多个家庭。累计行程28000多公里,收治各族患者24000余例,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1.9万多元……
2017年,她被第二师铁门关市团委评为“青年岗位能手”,2019年又被该师市妇联授予“巾帼建功能手”荣誉称号。
“希望团医院能建个中药馆,完善各项设施,吸纳更多的中医人才,服务好各族群众。”谈及未来的打算,她满怀憧憬。(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什么是地震预警?手机如何实现地震预警功能?专家解读
- 福建向金门供水五周年 2883万吨活水解“金”渴
- (新春走基层)在“骑马线”上守护中欧班列
- 甘肃临夏乡村:老人3元钱吃“暖心饭” 天然气入户告别呛人煤烟味
- 小漠国际物流港今年以来出口新能源汽车超3.6万辆
- 生态高地青海: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 文明的坐标丨文县天池“五奇”
- 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发生4.5级地震
- 学生暑期整容增多,专家呼吁:过早手术有风险 应理性看待“美”
- 云南怒江建州70周年:峡谷生活 心花“路”放
- 南方五省区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 打通乡镇充电“最后一公里”
- 南海热带低压生成 湛江启动海上防抗热带气旋Ⅳ级应急响应
- 毕井泉: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
- 当“做号党”盯上外卖员,别让“假流量”伤害真劳动者
-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海底注水树投用
- 内蒙古启动2023“健康心”先心病患儿救助行动
- 含胚胎外组织的人类胚胎样结构生成
- 外媒:印度班加罗尔一大楼倒塌 已致5死5伤
- 北京二手房:开门红未至 小阳春欠热
- 热门推荐
-
- 上海“咖啡+”生活走俏 东西方元素交融出别样味道
- 美国一架小型飞机坠入移动房屋公园 致多人死亡
- 卵巢“延迟退休”维护老年健康
- 16世纪大气二氧化碳为何下降?南极冰芯数据显示人类活动变化导致
- 直击社会热点话题 “下饭”情景喜剧网感十足
- 两部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支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 【图解】13.5%左右目标明确!每年可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超1万亿元
- 山西太原立法守护历史文化名城“2500年记忆”
- 成达万高铁全线首座斜拉桥沱江特大桥10号主塔封顶
- 不向命运低头 彝族姑娘圆梦上海音乐学院
- 人形机器人走向何方
- “社恐人”开了家无人值守的自助女装店
- 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毕业去向及职业准备比较研究调查公布
- 8月北京CPI同比涨0.5% 鲜菜价格涨幅扩大
- 天津出台11条金融政策 从5方面推动银保业支持消费恢复扩大
- 天津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2024胡润百富榜:首富更替展现中国民营经济活力
- 山西运城深挖文旅资源“富矿” “国宝第一市”出圈又出彩
- 全国首笔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动产质押融资业务落地
- 文化中国行丨欢迎“回家”!这些新晋世界遗产地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