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会观察:长三角文化如何更好联结?
中新网上海1月24日电(记者 范宇斌)打造以生态、文化和生活质量为标准的文化型城市群正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目标之一。正在举行的2024年上海市两会上,长三角三省一市如何加强文化联动交流引发关注。
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上海市政协文体卫生体育委员会副主任理事陈海波24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三省一市应加强文化发展战略协同、文化资源有效整合、文化市场无缝对接,从品牌、平台、窗口三方面深入推进共建共享,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文化联结和高质量发展。
陈海波调研并参加了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长三角文博会”)。他表示,长三角文博会依托综合经济优势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展现出长三角文化文创产业的澎湃活力和鲜明优势。“长三角文化产业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强大动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培育文化新兴业态、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促进跨界联动,呈现出长三角人文经济对于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陈海波看来,长三角文化联结需要深入推进“一个品牌”共建共享。他建议,以长三角文博会为牵引,共同打造国际性文化活动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打造“江南文化”品牌,凝聚长三角文艺创作的成果和力量,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协同联动,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跨区域协同和有机衔接,可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城市间的文化交流联动。
“长三角的联动交流离不开创新体制机制,共同打造区域文化公共服务平台。”陈海波建议,深入推进“一个平台”共建共享,需要从各方面入手。
例如,可建立长三角文化产业合作平台。加强三省一市文化政策与信息共享,为文化企业提供合作机会,促进各地共同开发文化产品、推广文化品牌,提高区域文化产业的联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可建立长三角文化旅游一体化平台。以数字技术打破行政区域之间的壁垒,畅通各类“一卡通”与“一票通”的生成,或开发包含高铁多次乘坐及景区门票优惠的“周游券”,形成城际高铁、文化场所、自然景观等“一张网”,进一步实现长三角范围内的“可触式”一体化。
可以建立文化人才交流平台。加大发挥智库专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加强长三角各高校间的合作交流,通过互派师生、共同举办学术研讨和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文化教育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提升未来人才对长三角发展的理解与参与。
“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落地,文化认同与融合发展的‘同心圆’要有大格局。”陈海波表示,“上海是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与市场的重要阵地,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双重输入中成长出了独具魅力的文化个性。这是一种能力,也形成一条通道,不仅联系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也联系着中国与世界。要充分发挥上海‘文化码头’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树立起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加强政策协同和市场联动。”
对此,陈海波建议,深入推进“一个窗口”共建共享。例如,建设长三角文化展示窗口,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长三角地区的文化特色和魅力。共同培育城市新型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品牌矩阵,构建文明交流互鉴平台。(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稳经济观察:为民企发展纾困解难
- 京畿太行山村“夜游”正旺 “夜动力”点燃乡村新活力
- 西安邮局海关在入境邮件中查获“偷渡”鱼苗
- 健康照护师≠护工 养老照护新职业还需这些技能
- 白俄罗斯国防部:瓦格纳军人在白俄罗斯担任教官
- 扁食冒汤和油馍 兴县集市上最诱人的美味
- 专家支招帮助孩子科学长高 这些人群不宜打生长激素
- (年终特稿)中国民营经济2024:在变局中展现发展韧性
- 辽宁出台措施激发创业投资发展活力
- (两会速递)万立:建议建立预制菜使用提前告知制度
- 广州民警曾宇恒:旺盛绚烂的生命之火 在暴雨和积水间熄灭
- 《你好种地少年》:用“农业游学”讲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故事
- QQ浏览器发布《AI看奥运·搜索报告》,全面解析奥运关注热点
- 中国科研新突破:致盲性眼病青光眼发病概率可实现个体精准预测
- 传统中式美学受青睐 云南兴起滇剧妆造体验潮
- 机构预计:超六成有海外旅行经历的中国游客将于今年重启出境游
- 高温高湿“龙舟水” 小满注意祛痰湿
- 多国记者点赞中非务实合作新举措
- 科技赋能建筑减碳 “厨余回收中心”等项目获奖
- “China Travel”彰显吸引力 成国际旅游市场新热潮
- 热门推荐
-
- 通关便利:今年经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入境外国人数是去年同期5倍
- 山西陵川:“满格电”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 对话“云导游”:日收入最高3000元,直言“直播比带团累多了”
- “谷子”消费日渐火爆 拼团“吃谷”还需谨慎
- 特朗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竞选集会现场响起枪声
- 市内免税店政策进一步完善 鼓励销售国货“潮品”
- 山西借势“专业镇博览会”塑造更多“宝藏”产业
- 美国多地发生枪击 多人伤亡
- SIM卡硬钱包上线数字人民币APP 支持无网无电支付
- 广西分享出海故事“圈粉” 助企业“走出去”
- 海南澄迈乡村见闻: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夏季如何选择运动强度 避免中暑?
-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计划减少石油产量
- 东电首次对福岛1号机组反应堆正下方进行调查
- 南开大学研发仅用太阳光驱动的全天候自持续人体热管理衣物
- 观众回来了,电影回归了
-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发生4.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山东探索构建经济发展新生态 特色园区成产业新增长极
- (寻味中华|戏曲)名家名段寄乡音 铿锵豫剧传两岸
- 四川省广安市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