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回来了,电影回归了
本报特约评论员
春节期间影院火爆,预示着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步入全面恢复轨道。随着疫情逐步稳定,观众去影院观影的积极性会更高,会有更多观众走进影院。接下来,关键要看影片制作公司能否与市场同频共振,密切适应市场恢复的需要,迅速投放有上乘质量内涵、有高远艺术追求、有世界性影响力的优秀影片,把尽可能多的观众拉回到影院,真正让电影市场重回疫情前水平,并以此为新起点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21时许,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1月27日)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破59亿元,《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分列票房榜前三名。有机构预测,今年春节档预计总票房可能达到80亿—90亿元。
疫情下的三年,有部分时间电影院处于关停状态,即便在部分开业时间,多地影院都出现过“一家包场”的现象,即整个放映厅只有一家人观看。可见疫情对电影业的冲击有多大——疫情下的某些时候,中国电影真可谓跌到了谷底。
今年这个春节,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公众最轻松愉快的一个春节,旅游、餐饮、住宿等消费都出现明显恢复状态。电影业也重现了往日的热闹景象,春节档特有的欢快场面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特别是《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大片,更是受到了观众的热捧,票房持续快速上涨。伴随着春节档深受欢迎,一些实力派影星的个人票房也水涨船高,如电影《流浪地球2》主演吴京的作品总票房已达30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首位达此票房成就的演员。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今年全面恢复的电影市场,多地影院没有像个别热点景区的宾馆饭店那样趁机大行涨价之事,而是用降价更好地服务和吸引观众。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预售平均票价53.7元,相较2022年春节档预售同阶段平均票价56.2元下调了2.5元,也是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下降(2020年除外)。同时,今年春节档电影平均片长比2022年多出了22分钟,实际票价相对更低。
也就是说,今年院线的经营策略是重在亲民,这符合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发展的实际,充分考虑了广大观众的切身利益,能够给观众带来良好的体验,留下积极正面的印象。随着疫情逐步稳定,观众去影院观影的积极性会更高,会有更多观众走进影院,享受良好的观影环境,体验影院观影的不同感受,与家人、朋友一起在影院度过幸福时光。
从电影制作的角度看,今年春节档的良好表现,也从一个侧面考验了电影企业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能力。中国电影(600977)是春节档的最大赢家,参与、出品、发行了今年春节档上映的7部主要影片;猫眼娱乐参与了春节档5部影片的制作发行;阿里影业参与出品了3部影片;光线传媒主投发行了《深海》,还参投了《满江红》《交换人生》《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等3部影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少数曾经辉煌的电影企业在今年春节档表现欠佳,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电影的回归也是中国电影市场竞争活力的回归,如果不思进取不求创新,任何一个电影市场主体都可能被淘汰出局。
从观众到制作方,在兔年春节算是有了一次友好合作。过去的观众终于回来了,曾经红火的电影业回归了,冷清多时的影院终于回暖了。看好今年的电影市场,应当不会再有什么怀疑了。同样需要关注的是,电影市场能恢复到何种程度,何时才能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特别是影片制作公司,能否牢牢抓住观众回归、影院回暖的机会,拍摄出能够扣紧观众之心的影片,让更多观众重回影院。
在关注影院回暖的同时,还应关注爆米花等各种消费能否在影院再度热起来,从而带来整个电影市场的满血复活。电影市场的复活,不只是电影的回归,也会带动其他相关文化娱乐活动的复苏。据报道,今年春节期间,各地除影院十分活跃外,卡拉OK等娱乐场所也呈现火爆态势,一些地方出现了卡拉OK“一包难订”的局面。
春节期间影院火爆,预示着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步入全面恢复轨道。接下来,关键要看影片制作公司能否与市场同频共振,密切适应市场恢复的需要,迅速投放有上乘质量内涵、有高远艺术追求、有世界性影响力的优秀影片,把尽可能多的观众拉回到影院,真正让电影市场重回疫情前水平,并以此为新起点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锦千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里的民族交融史
- 福建福州:强降雨导致多路段积水 森林消防紧急排涝
- 四川: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农田 让“短板”土地焕发新活力
- 长三角产业联盟南上海中心“花落”奉贤 推动要素跨域流动
- 中非企业家期待续写新合作故事
- 兴凯湖进入候鸟南迁高峰期 日均过往候鸟达3.5万只
- 西安市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揭牌运营
- 北京开展中秋国庆食品生产安全监督检查
- 文旅业提前进入市场消费“夏天” 围绕特色旅游IP打造活动
- 海南省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美媒:党争不休 美政府“关门”问题仅被推迟解决
- 山东布局建设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 疏通水网“毛细血管”
- 胡吃海喝 急性胰腺炎找上门
- 追风逐日看新疆丨正青春!感受这家65岁企业的创新活力
- 尹锡悦将出席今日下午的拘留令必要性审查
- 花店卖创意满满“入冬四件套”礼盒 没想到被顾客要求十倍赔偿
- 温州古港遗址考古重现千年商港盛况 为海上丝绸之路注入新内涵
- 把手机屏幕变成“移动课堂” 开学季,跟着知识博主上课
- 长图解读:迈向星辰大海,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
- 停火结束!以色列国防军称恢复对哈马斯的军事打击
- 热门推荐
-
- 台湾教授孙永忠和想念他的大陆学生
- “后高考时期”如何帮考生疏解情绪
- 一批央地合作项目落地重庆渝中 签约金额达470亿元
- 2023年前三季度乌鲁木齐国际邮件陡增 共处理邮件逾86万件
- 第六届进博会吉林招商路演 重点推介汽车与医疗
- 山西通报中阳“3·11”煤矿溃仓事故: 6人遇难1人仍在搜救中
- 被诱导 老年人“钟爱”女主播一年打赏超6万元
- (新春走基层)玩冰嬉雪、包饺子、品民俗 50余名台胞在沈阳迎新春话团圆
- 打破“双十”魔咒 AI为药物研发按下“快进键”
- 扬州宜陵第十三届螺蛳大众美食季启幕 “小螺蛳”做出富民“大文章”
- “经济通道”如何转化为“通道经济”
- 548户居民自筹4.7亿元重建“老破小”
- 化解预制菜“信任危机” 业界呼吁安全和营养放首位
- 中国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中西部省份启动“民宿管家”培训计划
-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总部大院遭袭
- 炒作“小学生丢寒假作业”,很无聊
- 文明的坐标丨86版《西游记》“唐僧扫塔”拍摄地飞虹塔
- 山西吕梁以赛促学育能人 架起就业“立交桥”
- 杭州城隍阁恢复开放 中外游客登高共迎新春
- 游客爬华山云梯踩空跌落 景区:已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