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预制菜“信任危机” 业界呼吁安全和营养放首位
中新社郑州11月2日电 (记者 韩章云)近年来,预制菜“跑步”进入市场。预制菜的安全和健康话题也备受关注。为期3天的“2023全球预制食材博览会”2日持续在河南郑州举行,与会业界就如何化解公众对预制菜的“信任危机”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为预制菜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现阶段大众对预制菜安全、营养的担忧,多是将其等同于外卖及堂食之外的菜肴,并将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问题等也归结于预制菜,这是片面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春晖认为,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是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预制菜并非剩菜,而是菜品加工的中间产品。”河南省食品和盐业检验技术研究院科研中心主任吕斌表示,预制菜制作过程中的冷藏冷冻技术、单独真空包装、分区管理等,为确保菜品卫生安全、留住菜品营养提供了技术保障。
与会业界专家提到,受“宅经济”推动及冷链物流与连锁餐饮的发展,预制菜市场持续升温,行业预计到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人民币。
谈及如何让预制菜更安全、更有营养?张春晖建议,从业者应格外重视预制菜的食品安全与营养问题,同时应强化原料基地建设,紧抓工业转换,将厨师变工人、厨艺变工艺、厨房变工厂,少使用添加剂,实现“清洁标签”,还原食品天然、简单、健康属性。
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郎志正认为,预制菜亟需行业标准,并通过提高食材质量、加工质量来保证预制菜的品质,只有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才能消减民众对预制菜质量的担忧。
“消费者排斥的不是预制菜,而是劣质预制菜。”千味央厨董事长孙剑认为,一方面预制菜龙头企业应发挥带头作用,加大研发力度,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预制菜产品;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行业规范与标准建立,用“良币驱逐劣币”的办法,助推预制菜安全、健康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快手星芒短剧《孤单旅行团》:情感疗愈之路,赋能地方文旅
- 善待的岁月里,他们“老”好了
- 北京亦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领跑内地国家级经开区
- 2023年西藏唐卡艺术文化展开展 160余幅唐卡展藏族绘画艺术魅力
- 北京倡议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 考古专家阐释晋阳古城新发现瓷窑址重要意义
- 超70城推进住房“以旧换新” 已有多地成交落地
- 巴基斯坦发现猴痘病例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看望美国艾奥瓦州友好人士
- 中国人保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迅速应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
- 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创新高 全球市场对接“中国制造”
- 美国“血腥周末”致数十死伤 今年大规模枪案已超200起!
- 伊朗总统选举投票正式开始 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投票
- 波兰媒体:波兰确定2022年坠入境内的导弹来自乌克兰
- 阿塞拜疆总检察院:坠机事件生还人数升至32人
- (走进中国乡村)“洋庄稼”花开晋西北:“中国藜麦之乡”的破茧成蝶之路
- 超250万人参加国考,年轻人考公看重什么?
- 山西永乐宫一批文物亮相粤博 再现《朝元图》壮阔场景
- 有趣有用的漫画告诉你“这才是数学”
- 美美与共,擦亮世遗“名片”(环球热点)
- 热门推荐
-
- 今年五一档票房有望创新高!19部影片扎堆上映,哪些影视股受益
- 广西老牌工业城市柳州引进“金融活水” 打造“西南智谷”
- 深圳湾海关查获一起进境客车藏匿走私手表案
- 暴雨红色预警发布: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
- 江西德安:打造数字经济孵化园 为“Z世代”创业青年插上翅膀
- 续原创绘本新篇章 “卓越大师·中国2025”评选长名单发布
- 文化中国行|古琴评话与淘米洗菜声交织,老街巷里触摸扬州城市脉搏
- “四川美食节2023”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
- 追问|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长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 广西梧州边检站全力服务“梧州—香港”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运营
- 湖南馆精彩亮相深圳文博会 展现“文化+科技”魅力
- 韩媒:韩检方认定第一夫人金建希无操纵股价嫌疑
- 非洲友人桂林农家打糍粑喝油茶 沉浸式体验乡村年味
- 农业银行深入推进金融服务秋收秋种“十大行动”
- 2022年至今,天津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毒品案件39起
- 旅日大熊猫获赠情人节礼物 饲养员:希望今后也加油
- 农业农村部:预计2023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将超过68%
- 形式千篇一律,游客审美疲劳——网红路牌的“方向”搞错了
- 开新一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暑期文体精品节目片单发布
- 上海:推进“1+N+X”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