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北院开建,世界最大宫殿群为何“开分号”?
这个春节假期,有不少人来北京旅游,其中很多都是奔着故宫而来的。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到今天已经有603年的历史,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到今天也有98年的历史了。成立近百年的故宫博物院很快就要有分院了。就在不久前,2022年的12月30日,立项筹备已近十年之久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正式破土动工。项目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西北旺镇的西玉河村。南侧临水,北面叠山,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距离故宫博物院30多公里,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
占地超70万平方米 故宫这么大为何还要建分院?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宫殿群,占地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去过的朋友都知道,故宫大到在里面逛上一天都逛不完。既然这么大,为什么还要建分院?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 故宫博物院北院项目总负责人 都海江:每年故宫本院展览文物的数量不到1万件,但是北院区建成了以后,我们每年展览的文物可以到2到3万件。
据了解,目前,故宫博物院共有文物1863404件,故宫北院建成后,展览展出条件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和提升。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 故宫博物院北院项目总负责人 都海江:我们过去很多的文物在故宫展出,像书画是有季节的,雨季不能展,冬季不能展,夏季也展不了,因为书画对温度、湿度环境的要求更高。有很多丝织的、棉质的文物等等都没有展出,因为它展出的环境不够,条件不够。必须建立一个现代的博物馆来展示这180多万件文物。新的博物馆建成以后有12个展厅,大概35000平方米的展厅面积。
展出文物外 故宫北院还将具备哪些功能?
故宫博物院的建筑本身就是文物。而宫殿不同于博物馆,很多空间并不适合作为展厅,以至于相当多的文物难有与公众见面的机会。等到故宫北院建成后,就会很好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展出文物,正在建设中的故宫北院还将具备哪些功能呢?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 故宫博物院北院项目总负责人 都海江:故宫博物院所承载的东西现在太多,故宫的古建筑里面,我们还有很多(古建)在里面办公,还有很多的(古建)变成了库房,这些都是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实际上北院区的建设是解决本院安全问题的一个最大因素,包括文物和古建筑的安全,参观观众的安全,可移动文物的安全。
故宫是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已有603年历史,每一座宫殿,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都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目前,故宫已开放面积约占总体面积的75%,而故宫北院的建成,将最大限度腾退故宫内被办公和文物储存占用的古建空间。同时,很多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要求较高,需要防虫、防蛀、防氧化,甚至需要放置在特殊气体内的文物,新建的故宫北院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储存条件。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 故宫博物院北院项目总负责人 都海江:它必须要有个现代化的库房,在北院区项目的建设里,库房的建设我们都是充分考虑的。并不是说把本院所有的文物全部搬到北院去,所以这两个库房各自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的要求,来存放不同的文物。
故宫文物修复的传统工艺技术在全国范围内门类最全,其中“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古书画人工临摹复制技艺”,以及“中国青铜器传统修复、复制技艺”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 故宫博物院北院项目总负责人 都海江:应该说这个文物医院还是非常先进的,但是有两个问题现在解决不了,一个修复的数量还是有限的,每年我们只能修复几百件文物。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一些大型的文物,无法在这里(故宫博物院)去修复。
文物的修复与研究是故宫重要职责之一,北院的建成不仅能够提供超大空间,还将为大型文物修复配备相应的吊装设备,并提供专门通道等特殊保障。此外,对文物修复感兴趣的朋友,未来还可以在故宫北院进行相关体验。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 故宫博物院北院项目总负责人 都海江:不仅仅知道文物修完的结果,也让观众看到我们修复文物的过程,来体验我们的工匠精神,体验精湛的技艺,它比本院更开放。
坐标西玉河村 故宫北院选址有何讲究?
北院区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北旺镇的西玉河村,距离故宫博物院有三十多公里的距离。那么,故宫北院的选址到底有何讲究呢?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故宫博物院北院项目总负责人 都海江:这个位置是一个很特殊的位置,它的地名叫崔家窑,有三口窑址,这个是清代的窑址,这个窑过去就是给紫禁城来造砖、瓦、琉璃构件等,所以它是紫禁城过去的一个重要的原材料的生产基地,它和海淀区的三山五园相互映衬。
明清时期,紫禁城外也有很多皇室休闲空间。所谓三山五园,指的是香山、玉泉山、万寿山、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和静怡园,均在今日的北京海淀区范围内。
北院区长啥样 会是翻版故宫吗?
相关负责人介绍,故宫北院项目总用地面积11.56公顷,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整体建筑南面临水,北面叠山,金顶建筑形成一条轴线,作为整个建筑体量的中枢,红墙黄瓦的故宫元素凸显。北院区拟建成文物展示中心、文物修复中心、文物展厅、文物周转库房,以及宫廷园艺中心,并将设立国际文物修复平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 故宫博物院北院项目总负责人 都海江:北院区项目不是采用把故宫的古建样式直接搬去的这种模式,它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借鉴了故宫的一些元素,建成了以后应该说是一座简洁、厚重、大气的一座博物馆。
项目总负责人介绍,目前故宫北院正在加紧建设,争取用三年时间,在202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时,全面建成。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艺术设计跨市域协同创新联盟”在沪成立 培养高素质文创人才
- 财经观察:数实融合潮涌 积蓄工业经济新动能
- 23名年轻人的洪水阻击战
- 江山如画 | 一泓清水引一城巨变 山西临汾“城市品质”变投资吸引力
- 新疆加快矿业绿色转型
- 以金融服务促进中非合作 南非标准银行集团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
- 都市“夜校”:国人生活新追求
-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23年全球谷物产量将创新高
- 宁夏遭遇大风沙尘天气 行人“风中凌乱”
- 国际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发布
- 湖北“英子姐姐”助五千余困难学生圆求学梦
- 广东电网公司过万名抢修人员迎战“摩羯”
- 联合国大会通过首个有关人工智能的决议
- 炫耀武力 持续拱火 北约挑动军事对抗
- 河北升级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至Ⅲ级
- 安徽颍上多措并举保农机跨区通行 助小麦抢收
- 山西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开馆:“一眼看千年”
- 文化中国行丨世上唯一的金属绣!感受苗族锡绣背后的时尚密码
- 六旬老人守护瘫痪邻居两年:助人成习惯 曾勇救落水女童
- “霸总短剧”洗脑银发族 荒诞剧情为何让老年人“上头”?
- 热门推荐
-
- 第三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将启 十大主题研讨引关注
- 付费才能聊天,交友还是交钱?当心交友软件陷阱!
- 广州拟推进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等业务中的应用
- 黑龙江推介全新冰雪游线路 招揽粤港澳大湾区游客
- 突发!以军:对黎巴嫩境内超150个真主党目标实施打击
- 国庆假期第六天:多地开始集中返程 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大
- 火遍大湾区的“高女人”,究竟什么来头?
- 护林员马海波:期望更多野生动物奔跑在山林
- 2023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侧记:商用四年 中国5G的“旷野”在哪?
- C919又卖出了100架!
- 知网被罚敲响信息安全警钟
- 近期美方出台一系列涉华限制措施 中国贸促会回应
-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举行古尔邦节招待会
- 在浙江嘉善解锁县域高质量发展“密码”
- 我国发布《第三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 收录39个品种
- 青海黄河岸畔:水系连通引“活水” 美丽乡村入“画”来
- 千年古城迎旅游热潮 亚运盛事为这里带来发展新机遇
- 同打“悬疑牌” 腾讯视频爱奇艺再交锋
- 俄外长: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调查透明度不抱期待
- 阿克塞建县70年:七成财政为民生 城乡居住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