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剧请别重复过时套路
王广燕
近日,电视剧《以爱为营》播出,这部讲述“霸道总裁”和财经记者爱情故事的偶像剧,在网络上收获了两极化的评价:一方面是带着粉丝滤镜的观众力荐剧集,直呼“上头”;另一方面则有不少观众诟病该剧太土太过时,“感觉像在看十年前的偶像剧”。
该剧中的不少常见套路,纷纷受到观众的吐槽——如MV式的拍摄镜头,从各个角度展现男女主角的慢动作;演员表演套路化,男主角总裁时宴动辄用手扶金框眼镜,还常有皱眉、整理袖口等动作;人物设定刻板化,女主角记者郑书意聪明能干且长相出众,多次被夸长相“倾国倾城”,而她的同事许雨灵是标准的“恶毒女配”,出于嫉妒心多次给女主角使绊子。
时代在改变,观众的审美也在不断更新。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内容的增长,涌现出了一批网友自导自演的情景小短剧,以往偶像剧中浮夸的剧情和拍摄手法成为了戏谑的对象。而在今天当老套的偶像剧又被端上桌时,审美成长的观众自然会感到有些“不忍直视”。数十年前看过此类偶像剧的观众已经长大了,而如今的偶像剧除了换了一批带流量的面孔之外,依旧在原地徘徊。
有的人认为,偶像剧与正剧并非处在同一种评价体系,对于一部偶像剧,只要演员颜值高、剧情甜,能让人“无脑放松”就够了,不需要对其剧情合理性和演员的演技有太多要求。然而,如果这样放松要求,观众迎来的将是越发粗制滥造的新作品。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影视作品创作,尊重观众都是必然的要求,在形式与内容上没有创新的影视剧很难让观众有追剧动力。(北京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绿皮书:2023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全国农村
- 浙江宁波发布“三台一链”数据交易市场体系
- 演唱会买到“柱子票”,能退票吗?
- 制造业大市苏州探索以服务促发展
- 聚焦品牌高质量发展 第十届财经中国V论坛在京举行
- 内蒙古一旗县发生重大刑事案 警方发协查通报缉凶
- 2022南国书香节参展图书超过1000万种
- 赛程增至47公里 智能网联汽车驾驶大赛在广州开赛
- (走进中国乡村)张骞故里:酸甜柑桔飘香丝路
- 南航广州枢纽开启“暑运模式” 部分航班恢复
- 湖北荆州古城考古获新发现 出土大量唐宋瓷器
- (乡村行·看振兴)江苏宝应广洋湖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双赢”
- 甘肃多地渐入“速冻模式” 大范围增雨雪作业“缓干燥”
- 调查报告:上海成中国国内长租公寓投资焦点
- 事关房地产!住房城乡建设部明年重点工作速览
- 国家级公共卫生专家组赶赴地震灾区指导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 昆仑万维: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36.8亿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33%
- 广东举办亲子植树活动 助力“双碳”行动
- 内陆腹地甘肃“新兴产业”脱颖而出
- 聚焦产业跨界融合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焕新“文创京城”
- 热门推荐
-
- 普华永道报告:中国汽车行业2023年上半年并购交易金额超1275亿元
- 上海专家6小时手术归正7年错“胃” 老人吃饭不再是奢望
- 浙江县域观察:“生物多样性”何以化作引才“磁力场”?
- 公众无需囤货甲流抗原,无症状时无需检测
- 沪宁沿江高铁启动联调联试
- 马约卡斯弹劾案成美两党争斗“政治武器”
- 山东探索“以案普法”“现身说法” 赋能法治宣传实效提升
- 《好样的!国货》6月25日开播
- 宁夏特色产品再“出海” 螺旋藻荞麦方便面实现首次出口
- 广西深化与泰国林木业合作
- 智利一小型飞机在高速公路坠毁 飞行员确认死亡
- 广东遭遇冷空气 部分山区有冻雨
-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茶和天下”文化和旅游推介活动
-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高新沙水库首迎西江水
- 国家数据局声明:从未颁发过“个人数据资产拥有权确权凭证”
- 《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纪念邮票9月23日发行
- 世界知名建筑师摩西·萨夫迪:优秀的建筑会“说话”
- 2024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启动
- 体检报告中这些“囊肿”会癌变吗?
- 美焚烧“毒列车”污染土壤引担忧,美前官员:计划“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