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大市苏州探索以服务促发展
中新网苏州10月28日电 (记者 钟升)苏州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重大项目签约启用活动28日举行。大会共汇集了276个总投资额达932.8亿元的新招引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900.6亿元的151个服务业项目拟启用。
近年来,苏州服务业规模和贡献持续提升。苏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顾海东介绍,2023年苏州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29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八;“十四五”期间(2021年—2023年),服务业年均增速达到5.2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2023年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2.7%。
苏州是全国领先的制造业大市,服务业是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引擎,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互促发展是大势所趋。近年来,苏州扎实推进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赋能,大力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对苏州的制造业支撑显著。数据显示,苏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体量规模达到7492亿元,全市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完备的工业体系也为苏州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截至目前,全市集聚了1.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涵盖35个工业大类、170个中类和515个小类,工业总产值超过4.43万亿元,“两业融合”成效突出。
为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培育壮大服务业新业态,增强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大会上发布了《苏州市服务业企业招大引强培优育强行动方案》,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聚焦服务业发展重点方向,深化服务业招商理念、模式和机制变革,推动服务业招大引强、培优育强,通过引入优质企业与项目,推动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将苏州建成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地,整体发展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根据规划,到2026年,苏州全市三年将累计新增投资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00个,新增营收超亿元服务业企业100家,引进培育市级总部企业50家,新增税收亿元楼宇30幢,新增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00亿美元。
苏州市市长吴庆文表示,苏州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重点招引高能级总部企业、高质量平台企业、高成长创新企业、紧缺型专业服务企业,进一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期待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服务业头部企业落地苏州、深耕苏州,共谋合作、共享机遇。(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警方通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生纠纷”:双方已达成和解
- 中国单体转体最大吨位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完成“塔梁共转”
- 南航广州至布达佩斯航线开通
- 奇人亮相!话剧《俗世奇人》9月14日登场
- 北京通勤特征报告: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54%
- 大余地·余地青年多载体叙事集合展将开幕
- 让世界看见美丽中国!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2024年暑期文旅项目发布
- 俄罗斯籍媒体人爱丽克斯:讲好中外友谊故事 共促文明美美与共
- 为中国英雄守墓 巴基斯坦老人的和平情缘
- 特写:津门“驶”来外宾喜欢的大篷车
- 河北省定州市号头庄乡:消防检查齐发力 筑牢校园“防火墙”
- 强降雨致上万名旅客滞留湖南郴州 当地上演紧急转运
- 打造永生的数字生命 电影里的数字图景能照进现实吗
- 山西石楼:激活生态资源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厕位没挡板、蹲坑“头对头” 胡同公厕何时让人不再尴尬?
- 中国驻荷兰使馆发言人就“藏独”分子窜荷发表谈话
- 国家网信办集中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
- 上海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 墨西哥海军查获3.6吨可卡因
- 警犬“江楠”:中缅边境线上的查缉能手
- 热门推荐
-
- 父亲推脑瘫儿子跑过62个马拉松:带你去看外面的世界
- 一刻钟“圈”出便捷生活
- 美媒:红海危机表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所有国家都至关重要
- 国宝见证丰收 山西30件文物追寻重现中国农业文明的演变轨迹
- 古老徽州剪纸焕新机 跨界“出圈”又“出海”
- 2024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启幕 一场舌尖上的美食之旅
- 外国记者走进宁波 看世界第一港的建设之路
- 浙江:婺州孔子文化何以圈粉海外青年
- 新疆迎今冬首场大范围寒潮 局地将有暴雪
- 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举办首期线下交流活动
- 自然资源部:我国已建成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
- 《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无锡倡议》发布
- 中新文娱评跨年档电影:赢得观众才能赢得票房
- 上半年吉尔吉斯斯坦犯罪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3.3%
- 提升服务质效 增强发展动力
- 冷空气影响新疆内蒙古等地 华南沿海有分散性强降水
- 江西外办与中国驻冰岛大使馆“云端”相聚:为推动江西与冰岛开展合作牵线搭桥
- 买这个水果的人注意!多地紧急通告,要求报备!
- “菜篮子”甘肃:高原夏菜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 从这里出海!上合媒体记者走近“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