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摇摇晃晃的大师
◎邓安庆
写托马斯·曼,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如果从作家的“八卦史”来写,那托马斯·曼与他的家族可以提供无数的八卦材料,譬如说托马斯·曼两个妹妹相继自杀,他的两个大孩子埃丽卡和克劳斯放荡不羁的生活,他与同为作家的哥哥海因里希微妙的兄弟关系……这些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收集材料,一一捋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用“揭秘”的兴奋口吻去告诉大家“你看看世界级大作家的家庭这么混乱”。
但托宾显然没有走这条路,他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途径去尝试呈现一个“托宾化”的托马斯·曼。所谓“托宾化”,指的是托宾非常擅长写亲密的时刻和私密的细节,譬如他写亨利·詹姆斯的《大师》,就是用细腻的笔触去书写一个文学大师的所思所想,而到了这一本写另外一个文学大师,同样是如此。
用虚构的体裁去写一个真实的人
这里有必要再去展开说“难”,以及托宾如何去应对。
托马斯·曼是真实的人,要想了解他,可以读他的人物传记,也可以读他写的文字以及他亲人、朋友撰写的回忆录。托宾研究托马斯·曼,前面提到这些自然都是好好研读过的。但要用小说这种虚构的体裁去写一个真实的人,那真实与虚构的尺度如何去把握?是要亦步亦趋地按照现实中的托马斯·曼来写他,没有材料佐证的细节绝不瞎写,如此会不会太过死板?还是胆子更大一点,不拘泥于史料的限制,更自由任性地在现实的基础上发挥,这样也可能会招致“太过离谱”的批评。托宾从2005年开始研究这本小说,花了15年的时间去吸收所有现有的材料,然后再去看允许他虚构的空间有多大。其难度可想而知。
托宾在给读者写的信中如此说道:“我在一九九六年为三部托马斯·曼的传记写了评论。我了解他的作品,但在读这些传记以及曼的日记之前,我对他的个人生活知之甚少。我发现他一直在思考一种他得不到的性生活。托马斯·曼在他所处的时代是最有名望的德国人,也是六个孩子的父亲。一九一二年《死于威尼斯》出版时,没有人想到它来自真实的欲望和真实的事件,那发生在前一年他和妻子的威尼斯之行时。”托宾通过阅读曼的妻子卡提娅所写的回忆录发现,“她回忆了一九一一年旅居威尼斯期间,曼对酒店中一个客人的痴迷之情,她明确写道,她的丈夫‘把他从这个迷人的男孩身上得来的愉悦感,转移给了阿申巴赫(小说主人公),并将之风格化为强烈的情感。’”
可以说,这是一道人性的裂缝。托宾是何其敏锐的作家,他意识到这次是进入托马斯·曼内心世界的绝佳机会。这样一位严肃庄严的大师,如同一座巍峨坚固的城堡,平日戒备森严,闲人免进,这时卡提娅偷偷开了一扇小门让托宾进来。
“将心比心”和创造一种幻觉
进去后,托宾也遇到了困难,毕竟托马斯·曼不会那么轻易地把自己袒露给外人,也没有多少文字材料来帮衬。此时就到了需要托宾“虚构”的时刻了,“正如曼把他的生活运用到小说中,我也把我所了解的威尼斯的地点运用到我笔下的曼家夫妇之旅中。我把他们放在圣方济会荣耀圣母教堂中,观赏提香的《圣母升天图》,然后带他们去斯拉夫的圣乔治会堂,那里挂着卡尔帕乔的画。我让曼站在我站过的空间里。我用切实的回忆来支撑写作。”
这里我们会发现托宾并不要像传记作家一板一眼地完全忠实地复原传主的经历,而是要“将心比心”——我用自己切实的经验来去理解你的人生。但是托宾是托宾,托马斯·曼是托马斯·曼,这是两个完全不同时代的人,你如何能保证你写的就是真实的托马斯·曼呢?我认为托宾并不想去保证,他就是要写一个“托宾化”的托马斯·曼。
“托宾化”是如何在写作技艺层面实现的呢?托宾说得也很明白,“我认为我的责任是创造一种幻觉,即让读者觉得自己从托马斯·曼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都从他的角度来感知。这是主要任务,要保持这个视角。我尽可能地按照他的传记所概述的轨迹去写。我尝试了各种系统,包括很多闪回,但后来我觉得很重要的是读者(和曼)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每个事件似乎都不是模式的一部分,而几乎是一个惊喜。”
概言之,托宾采用了限知视角。这样写会让读者与人物之间有一种“亲密”的联结。另外在结构上,与《大师》不同的是,采用了纪年体,以托马斯的人生时间节点为叙事单位,背景跨越半个世纪,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成为当时最成功的小说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逃离德国,前往瑞士、法国,再到达美国,最后结束于苏黎世以南的基尔希贝格。这是何其复杂动荡的人生图景,托宾却能够在保证交代清楚托马斯·曼及其家族的人生事迹之时,还能将“托宾化”进行到底,一个复杂深沉的人物如此鲜活地留在了读者的心中。
“摇摇晃晃的人”
“托宾化”的托马斯·曼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泰晤士报》曾如此评价,“《魔术师》不是传记,而是一部艺术作品,是对一个变革世纪的情感反思,聚焦了一个努力站稳脚跟但被变革之风吹得摇摇晃晃的人。”“摇摇晃晃的人”,非常精准地点出了托马斯·曼的人生。他总是对那些俊美的男人遐想翩翩,却是六个孩子的父亲,一辈子在牢固的婚姻生活之中。
他不是一个好的预言家,身处时代中,他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反而总是心存侥幸,结果他流亡了一辈子,从德国到美国,再到瑞士;他是公众人物,却很少公开表态,反倒是他的哥哥、孩子们,总是无比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过反讽的是,他的哥哥、孩子们结果都需要靠他来救济)。
作为当时德国最重要的作家,有一段时间他始终没有明确站出来反对邪恶透顶的纳粹,这在他的儿女眼中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托宾此时写道托马斯·曼如此想:“他们不理解怯懦。对他们而言,只有透彻……这个时代的透彻只属于少数勇士。对其余人而言,这个时代只有混乱。”怯懦有错吗?说到底,为什么只想好好待在书房里写作都这么难?这既可以说是托马斯·曼的不幸,也是他的幸运。幸与不幸,对作家来说都是滋养,正如托宾所言:“我认为失落滋养了他的作品。首先,他离开了他的出生地吕贝克,这种失落带给了他《布登勃洛克一家》。后来,《魔山》则来自于一种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的失落。然后,由于失去了德国,他写出了《浮士德博士》。”
最后,要问的是,书名为何叫《魔术师》?书中第一次出现 “魔术师”这个称呼,来自于一个家庭场景,他的亲人称呼他为“魔术师”,十分亲昵。而在之后的篇章中,亲人叫他“魔术师”,慢慢有了讽刺的意味。魔术师,可以用障眼法来为你展现一个“神迹”时刻。在作品中,托马斯·曼可以施展“魔术”(《魔山》中有一个降神会的场景,《浮士德博士》则依赖于对魔法的信仰)。但在现实世界,不会有什么神迹显现——真实的、动荡的、混乱的人生才是唯一的真相。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6.5万亿 从“期中考”看经济第一大省如何中流击水
- 宝马中国举办“建设美丽中国大家说科普沙龙” 减碳、固碳一个都不能少
- 第七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超800亿美元
- (寻味中华|侨乡)福建有个“吕宋村”
- 毽子操运动要注意哪些事项?
- “保交楼”一周年成效如何?最新数据披露
- 青海首届枸杞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 1-10月天津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566亿元
- 中信国安“电池级碳酸锂绿色节能智能工厂”项目上榜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 韩国执政党:韩德洙在弹劾案作出裁决前不能任命新的宪法法院法官
- 退费风波:公考培训协议班有何套路?
- 每日鲜语推出4.0娟姗鲜奶,树立高端鲜奶新标杆,美团买菜独家首发
- 今年民航客运量有望创新高 预计全年达7亿人次
- 三亚通过制度创新探索游艇产业链建设获成效
- 48亿被冻结!小米在印度踩到的坑多深?
-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一季度旅客吞吐量突破600万人次
- 商务部:提升市场主体活力 激发服务消费潜能
- 重庆渝中区通远门城墙因暴雨导致局部险情 无人员伤亡
- 利好频出强信心 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新”动能
- “龙舟之乡”湖南道县举办国家非遗龙船赛传承千年龙船习俗
- 热门推荐
-
- 美国又咬着中国不放,洪森:我们有脑子,你们富国就瞧不起我们穷国
- 2022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200亿元 《长津湖之水门桥》居首
- 南水北调中线启动2023/2024年度冰期输水工作
- 第24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凸显时尚风韵 中外歌手以歌传情
- “民工蹲检察院墙边吃饭遭驱赶”?当地检察院回应
- 杜德伟上海清唱母亲代表作《给我一个吻》
- 福建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Ⅱ级
- 聚焦科技考古、语言学及冷门绝学 中国社科院成立三专门研究机构
- 【中国网评】所谓“亚太北约化”终将是黄粱一梦
- 上海一些公共体育场馆经第三方运营后“变了味”
- 珠海中医药一条街(西街)开园
- 两部门联合发布第一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典型案例
- 协同大桥跨越京冀:厂通路潮白河大桥跨全桥主体结构完成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旅游“急刹车”后:北海疫情单日再创新高,总感染人数破2000
- 乌克兰总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举行会晤
-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锐财经)
- 南非:一轻型飞机在公共道路上迫降
- 十月消费市场回暖 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8.2%
- “东西南北中”集中发力 “老家河南”营造中原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