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费风波:公考培训协议班有何套路?
中新网北京11月25日电(张钰惠)26日,2024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即将举行。据国家公务员局消息,本次国考共计划招录3.96万人,截至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结束,共有303.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77:1。
有这样一群考生,在争分夺秒准备奔赴即将到来的笔试的同时,还在经历着一场跨越两年公考的退费风波。
近年来,公考培训俨然成为产业链。为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考生下定决心投资自己。然而,等待他们的不是即便失败也能获得的退费保障,而是公考培训协议班一环又一环的套路。
套路一:“不过包退”
2022年公考失败后,程言(化名)开始了她为期近一年的维权之路。与协议中约定好的提交退费手续材料并经过核实后的30-45天不同的是,她直到今年5月底才收到了早就应得的4万元退款。现如今,一群报名2023年公考培训协议班的考生走上了她曾经走过的路,在艰难的维权中挣扎着。
宋明(化名)就是其中一个。2022年8月,他报名了某培训机构开设的公考笔试、面试全程协议班,并且与机构签署了协议书,协议书中详细规定了退费的条件、标准及办理流程。宋明未能成功“上岸”后,即向培训机构提出了退还培训费的申请。然而,从8月8日提交退费手续材料到现在,他还没有等到培训机构承诺的36500元退费。
“提交退费资料上去就没有下文了,其他人也是一样,大家都是好几万块钱在机构那里卡着。”宋明和其他正在维权的学员的遭遇,都源于当时听信了机构承诺的“不过包退”。
中新网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报名“不过包退”式公考培训班的学员比比皆是。有教育专家分析表示,学员考试过与不过,这是两个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教,另一方面是学,但“不过包退”的商业模式把过于不过都归于教的一方,相当于给学员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退费风波愈演愈烈。据宋明介绍,如今,他报名的培训机构已经取消了全退的协议班,改为未通过考试退部分款。该培训机构一中介告诉中新网,目前2024年省考协议班采用三种计费方式,其中,学员可以先交22999元,被录用后退还5000元。虽然退费费用有所减少,但“不过包退”的“承诺”还在继续着。
套路二:从“没钱退”到“分期退”
去年8月,在某省省考职位及调剂、递补、补录职位的拟录用名单均公布,刘佳(化名)确定省考落榜。参加考试时正值疫情,刘佳和同样报名协议班的同学们冒着风险参加了考试的全流程,原因是协议规定只有参加考试相关环节才能在落榜后得到退费,“公考培训都很贵,我还有朋友五六万的往里砸”。然而,她向培训机构申请退费后,机构在10月时推辞说“没钱退不了”,提出可以让她去下半年的笔试班上两个月的课。刘佳拒绝后,12月至今年1月期间,机构向刘佳提出分期退费。
刘佳与培训机构签署的协议书规定,“甲方在收到乙方提交的完整退费手续材料,经核实材料真实、符合退费条件后30-45个工作日内,甲方将退费金额支付至乙方提供的银行账户”,没有提到分期退费这回事。“如果不同意分期要求退全款,不一定什么时候能退,所以我抱着先拿回来多少是多少的心态,接受了机构提出的分期退费。”但在拿到了几期退费后,今年6月,机构停止了退费,距离承诺退还的19800元还差约6000元。
也有学员不同意协议中没有写明的分期退费,程言就是如此。“那个时候,网上已经有很多人建议不要接受分期了,所以我就拒绝了。他们已经违约了,又说分期,谁知道会不会遵守约定?”程言认为,如果培训机构有诚信就应该按时退费,不应该“又整这一出”。
分期退费停止后,刘佳开始向12345热线、教委、信访部门等多方力量投诉培训机构。后来,刘佳得知机构那边似乎“又有钱了”。经过多次投诉和求助,刘佳终于在今年10月拿到了全部退费。与此同时,宋明接受了总价值高达近4万元的分期退费,但只收到一期就再没回音,“只要不投诉他们就当没这回事儿”。
今年6月,江苏省消保委公布了一项针对考公考研教育培训行业的专项调查结果,其中涉及6家考公机构。调查结果显示,退费流程繁琐,培训机构推诿责任。调查显示,38.9%的被访者表示有过退费经历,其中81.1%的被访者表示退费时遇到机构不合理扣费或拒绝退费,退费繁琐的主要表现为,退费条件严苛、未按照协议退费、退费时间长、退费手续繁琐、拒绝退费改为换课等。另外,从投诉情况来看,在退费过程中消费者经常遭遇工作人员失联、机构之间推诿责任的情况,导致退费困难重重。
套路三:“走法律程序吧”
“退不了,你走法律程序吧。”申请退费失败后,一些学员等来了培训机构的这样一句话。
天眼查数据显示,在某教育培训机构涉及司法案件的主要案由中,有关教育培训合同纠纷就有292起,占据首位。其中,有117起案件已结案,175起案件尚未结案。
果断拒绝了机构提出的分期退费后,程言在机构所属地法院电子诉讼平台发起起诉。立案之后,法院建议程言撤诉,并告诉她会监督机构在约定时间退全款,撤诉后即收到了退费。整个过程持续了半年多,但好在程言最终收到了全部退费。
程言提到,协议书中规定了解决协议争议的方式,两种方式分别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和“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位提供教育培训合同纠纷相关法律服务的人士告诉中新网,每个人的培训协议不同,“约定诉讼只能诉讼,约定仲裁只能仲裁”。提交仲裁申请并通过预审后,申诉人需向仲裁委员会预交17000元仲裁费,案件终结后由败诉人承担。该法律服务人士介绍道,仲裁为一裁终局,出结果较快。
“我还没有了解过怎么走法律程序,我只知道自己已经耗费了很多精力和金钱。”为了等来应得的退费,宋明已经身心疲惫。
这场退费风波,仍未完待续。(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近半个月全球发生三起客机机场相撞事故,有何异同?
- 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生爆炸袭击致4死15伤
- 货拉拉评选2024“魅力司机”,寻找行驶在城市间的“平凡之光”
- 推动数字贸易繁荣发展
- “兴趣向”旅行成为Z世代的出游主张
- 探访中缅边境守边人日常:每米边境线,都有个故事
- 西安加速释放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新路径
- 500多名海内外裴氏后裔山西闻喜“中华宰相村”祭祖
- 国家艺术基金设立10年来共立项资助各类项目超7000项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海南:将加强旅游行业规范和市场引导
- 东盟国家交易所首次挂牌上市基于中国商品期货结算价的期货合约
- 福建三明“上新”充电装备 多部门联合保障假日出行
- 西安至鄂州全货运航线开通
- 360度“幻境浮世绘”登陆上海 艺术大师杰作“走向”观众
- 2023海峡两岸妈祖文创作品大赛启动
- “车找桩”变“桩找车” 科技赋能武汉绿色出行
- 小区果树上的果子,业主能不能摘?
- 美职业棒球联盟首尔系列赛揭幕战在即 有人称将炸赛场
- 锦绣中国年|春节假期北京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达77.4亿元 外来游客消费增长
- 首届湖南乡村诗词大会启幕 书写乡村振兴崭新诗篇
- 热门推荐
-
- 浅社交为什么能治愈年轻人
- 读书能缓解焦虑吗?
- 浙江发布《“无废亚运”评估成果》
- 广州民警曾宇恒:旺盛绚烂的生命之火 在暴雨和积水间熄灭
- 老人踊跃学做西餐多为了孩子
- 法航因中东紧张局势延长停飞黎巴嫩贝鲁特航班至8月11日
- Keep参加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能化健身引领体育新趋势
- 长江经济带主流媒体社长(总编)走进江西德安采风
- 山西太原春节迎来“文博热” 八方游客“触摸”龙城文脉
- 固定套路+专门话术……警惕“网络算命”骗术
- 天津重点监测企业“十一”假期累计销售同比增57.8% “反向消费”成新潮
- 新漫评:自我粉饰的所谓“民主峰会”尴尬落幕
- 男子驾车撞唐宁街大门被捕 伦敦警方:与恐怖活动无关
- 北京市公安局全面启动五项“跨省通办”户政业务
- 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称在汗尤尼斯的战斗“远未结束”
- 美国加州遭遇新一轮风暴天气 至少两人死亡
- 专家细数“伤脊陷阱”提倡“正襟危坐”勿“葛优躺”
- “当代”俄罗斯油画展哈尔滨开展 百余幅作品尽展俄式风情
- 云南景东特产“摆摊”浙大 农产品背后蕴含高技术含量
- 湖北夜间旅游热度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