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军《雪山大地》:展现青藏高原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
《雪山大地》 作家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高凯)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杨志军长篇小说《雪山大地》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白烨、梁鸿鹰、彭学明、胡平、张陵、潘凯雄、张莉、李朝全、丛治辰、宋嵩、饶翔、崔庆蕾等评论家参加了研讨。会议由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主持,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为本次研讨会致辞。
《雪山大地》同时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小说将青藏高原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发生的改天换地,当地藏汉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沧桑变化,以及以“父亲母亲”为代表的三代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建设鞠躬尽瘁的日日夜夜展现在读者面前。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生态与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全景式地展现了藏族牧民传统社会形态和生活样貌的变迁。
吴义勤表示,《雪山大地》是一部厚重、扎实、诗情洋溢的现实主义力作,这部作品以宽广的现实主义视野,雄劲、苍劲的笔墨生动再现了青藏高原改天换地的巨大变迁,是一部厚重、扎实、诗情洋溢的现实主义力作,有非常强烈的个人审美风格。
路英勇指出,杨志军始终葆有一种理想主义情怀,他关注时代变革中普通人的命运遭际,又关注人与自然、生态与发展等比较宏大的问题。在西部大草原书写方面,杨志军和他的作品有独特的文学地标性意义。
张亚丽表示,从《环湖崩溃》《大悲原》到《大祈祷》《高原大劫史》,再到惊艳文坛的《藏獒》系列,杨志军的创作有着醒目的地标性意义。有人曾评论其写作使汉语殿堂终于有了回归汉语天性、天赋和天良的自由叙述,魂融、恣肆、嶙峋、宏阔、精微。杨志军这部最新长篇小说《雪山大地》可谓其创作几十年来的雄心之作,感恩之作,史诗之作。
梁鸿鹰表示,《雪山大地》是一部诚意作品,写出了作家对岁月、对西部、对人性、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深情,它是从作者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的。这是一部岁月之书,以父亲和母亲的人生历程来反映时代发展的巨变。在近半个世纪的过程当中他们无怨无悔,见证历史的沧桑,把自己完全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列当中去。“面对雪山大地,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对我们当今是非常有价值的。”他说。
潘凯雄指出,《雪山大地》的艺术表现力非常强。由于主要场景选择在青藏高原,人和动物、人和自然的关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整个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很高。
李朝全认为,《雪山大地》不仅写出了藏地几十年来的变迁史,并且通过这个变迁史写出了国家的变迁史、国家的发展史,把民族融合、文化融合也写出来了。通过两个家庭的变化反映了草原的变化,也折射出民族和国家的进步,这是作家的抱负所在。
张莉指出《雪山大地》有着当代文学现场少见的壮丽之美,“《雪山大地》是一部深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草原史诗,能够感受到我们当代文学现场比较少见的壮丽之美。从我的父亲母亲角度书写如何建设我们的家园,但是作者没有用家族史的方式,而是将家庭变迁和国家的变迁非常巧妙地联结在一起。”
崔庆蕾认为,《雪山大地》着重呈现的是历史化的过程,在漫长的时间当中叠加起了一种物与人的蜕变,具有非常充足的历史感,这是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的一部作品,它所聚焦的不是剧烈变动的现场,而是一个历史过程。可以说,《雪山大地》其实是用小说的形式把历史过程重新艺术化,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提供给读者一个重新进入西部、重新进入少数民族文化的文本,让人们重新审视和理解西部,也重新理解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所走过的道路。(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0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19.6万辆 同比增逾五成
- 上半年北京“疏整促”优化资源布局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两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累计签约项目253个
- 泽连斯基:要F16战斗机,拜登:目前不准备送!
- “中国纺织之乡”,成为线上纺织新高地
-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上海光源综合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 “小破球2”香港首映!刘德华分享拍摄秘辛
- 成都断崖式降温!明晚最低温降到零下,中心城区会有雪吗?
- “年味”带回家 航班行李量翻倍
- 【光明论坛】坚持稳中求进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
- 影视剧里的节庆文化
- “你好!中国”——2024日本旅行商大连·丹东踩线之旅圆满结束
- 呼市羊肉烧麦:塞外“狗不理” 一口解乡愁
- 苏丹武装部队收复首都圈部分失地
- 在沪外企共享自贸区创新红利 坚定在华发展信心
- 台风“苏拉”将影响中国
- 新型抗抑郁药物为何能持久有效?浙大研究成果登《自然》
- 聚焦赛场引发共鸣 优秀体育视听作品市场受欢迎
- (投资中国)安进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许蔼龄:进博会加速创新成果落地
- 重建成本高昂 美国夏威夷毛伊岛灾后恢复路漫漫
- 热门推荐
-
- 山东创新保护齐长城 让千年遗址焕“新颜”
- 辽宁“靶向施策”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
- 中方项目车队在巴基斯坦遭袭,中领馆:要求巴方严惩凶手
- 护航老字号发展赋能文化传承 天津法院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 (经济观察)持续扩内需促消费需更好投资于“人”
- 中方回应美以所谓涉俄为由制裁中企
- 山东释放政策红利 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抗菌”“消炎”药究竟有何不同?你平时用对了吗?
- 韩国人口自然减少12万创新高 2045年将不足5000万人
- 尼日利亚留学生贾思伟畅游雄安:这里碧水蓝天,绿色宜居
- 中国—东盟开展舞龙竞技促文化交流
- 商务部回应美涉电信公司移除中国产品法案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近56亿元办民生实事 投资完成率已超七成
- 山西发现5000年前考古遗址 对探索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 “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 北京至6个毗邻区域均可1h内通达
- 广东消防驰援抗洪一线 托起“生命之舟”
- 98岁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郑榕病逝
- 农机给力 农民省力(产粮大县探丰年)
- 福建启动家风家教宣传活动 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 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保护工程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