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郑榕病逝
本报讯(记者 王润)昨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发布讣告:著名表演艺术家、北京人艺艺委会顾问、退休干部郑榕同志,于2022年12月24日8时50分病逝,享年98岁。根据郑榕家人意愿,丧事一切从简。
郑榕,1924年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人艺艺术委员会委员。他1942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43年开始从事话剧工作,参加过业余和职业演剧活动。1950年,郑榕加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他以出色的演技和独特的风度在舞台与银幕上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塑造了众多令人们印象深刻的角色。1953年,他通过话剧《龙须沟》中赵老头一角奠定了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先后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塑造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如《胆剑篇》中的伍子胥、《武则天》中的裴炎、《明朗的天》中的赵树德、《耶戈尔·布雷乔夫和其他的人们》中的耶戈尔·布雷乔夫,《丹心谱》中的方凌轩等。特别是在北京人艺保留剧目《茶馆》和《雷雨》当中饰演的常四爷和周朴园形象,堪称话剧舞台上的经典人物。郑榕曾在《茶馆》中扮演常四爷,和于是之扮演的王掌柜、蓝天野扮演的秦二爷,共同成为中国话剧史上最经典的“仨老头儿”形象。三人当中,郑榕也是最后一位离开人世。有观众表示:“首版《茶馆》的仨老头儿,在天国聚首共话往昔了。”
郑榕在舞台实践不断丰富的同时,还写了不少表演方面的研究论文,如《〈茶馆〉的艺术感染力》、《焦菊隐导演艺术点滴》等。他演出的话剧《龙须沟》《丹心谱》《茶馆》还先后被搬上银幕。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他又活跃在影视银屏上,出演了《楚天风云》《谭嗣同》《两宫皇太后》《复仇大世界》《天下第一剑》《沧桑梨园情》《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影片和电视剧,把话剧表演的特长汇集于自己的影视表演之中,是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他的离世,让无数同行和观众为之痛惜、怀念。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将嘎授勋:来自蒙古族搏克文化中的前辈传承
- 在家“上学”,合法吗?靠谱吗?
- 近30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聚江西九江,开启“画庐山 看中国”
- 福建漳州:服务退役军人“大篷车”装满崇敬进社区
- 微度假式周末婚礼:少点仪式感 多点呼吸感
- 洞庭湖大桥被船只刮蹭致主电缆受损,双向临时交通管制
- 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动能强劲 将加快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陕西以赛促创 激活引才汇智“强磁场”
- 美好回忆!大熊猫“福宝”纪录片将于今秋在韩上映
- 外媒:乌克兰多地遭导弹袭击 已致至少20人死亡
- 中经评论:就业数据撑不住美国经济预期
- 安徽助力中小微制造业企业加“数”跑
- 特朗普俄乌冲突问题特使拟于明年1月访乌
- 日本警方:35年来,驻日美军性侵案多达166起
- 中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首超50% 官方力促中小企业成长
- 重庆多部门吁山城扩大引进东盟产品
- 2023年“虎门销烟”纪念月在广东东莞启动
- 巴西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病例激增
- 承梦腾飞四十载 厦门机场成为厦门“国际气质名片”
- 骑行火热 各方别忘警惕风险
- 热门推荐
-
- 山西地质博物馆带你探索来自世界的“自然精灵”
- 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今天重张 新增观众打卡和戏剧活动体验区
- 一人一车一路一开就是6年 青岛最“孤独”公交线的坚守
- 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经济总量增5.4%
- 甘肃环县启金秋文旅盛宴:民众在“寻味”中享环州故城魅力
- 杨永恒:推进数字文化繁荣发展需以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
- 印尼西苏门答腊省洪灾已致27人死亡
- 河北升级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至Ⅰ级
- 伤害急诊增长三成 春节期间宠物应激反应增多
- 印度执政党在2024年印度大选中领先
- 北京欢乐谷23日起恢复开放
- 沈阳第九届“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圆满闭幕
- 西藏玉曲河扎拉水电站对外交通保障项目新建段道路顺利贯通
- 2023年外资企业地方行首站走进天津
- 专访《前任4》导演田羽生:感情的故事不是靠“讲”的
- 西安一医院质子中心回旋加速器成功吊装 为民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 多国学生齐聚冰城 赏冰乐雪体验中华文化
- 青海省首次进口全程淡水养殖鲑鱼卵
- 沪指实现“三连涨” 消费股持续走强
- 传统戏曲与现代电影融合 晋剧电影《布衣于成龙》太原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