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里的节庆文化
【文艺观潮】
“五一”国际劳动节刚刚过去,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思考节日与影像的关系别有一番滋味。所谓节日,就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节日文化从岁月长河中流淌而来,带着丰富的内涵意蕴。人们用年复一年的热烈庆祝与真诚纪念,构筑起牢固的情感纽带和价值认同。或热闹或温馨或庄严的节日图景,一直是中国影视创作中的重要内容。多年来,丰富多样的影视作品在屏幕内外引发情感共振,营造符合时宜的节日氛围,传播恰切熨帖的节日文化。随着创作者对节日内容的持续深耕,影视作品不仅能普及节日知识、渲染节日气氛,还能勾画世情、温暖心灵,挖掘并展现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精神力量、社会价值。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用镜头一笔笔绘就中国节日的独特魅力。
以文化为题,描画恰切贴合的节庆图景
每逢佳节,电视台、视频网站等平台都会围绕节日主题,推出主题晚会、纪录片、微电影等形式多样的作品,对节日相关内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展示,渲染浓郁的节日氛围,加深大众对节庆文化的理解。比如,过年时,全家人一起看央视春晚,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新年俗;文化节目《古韵新声》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从文物、古籍、古画、诗词等多维度,展现厚重的文化气息,让观众对传统节日有了新理解;“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等则从致敬劳动者、激励青年人等角度入题,诠释这些节日在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带领观众解锁庆祝节日新体验;还有《送你一桌年夜饭》《年的味道》等纪录片在节日期间推出,以故事化的叙述方式讲述与节日相关的美食、服饰、技艺等内容,打开了大众选择过节方式的新思路。
除了这些在固定时间节点推出的节日主题影视作品外,节庆文化还成为日常影视创作不可或缺的内容。比如,电视剧《琅琊榜》在表现春节时,用一年又一年除夕的不同境遇,推动情节起承转合,呈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而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则以上元节为背景,讲述主人公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盛世长安、灯火通明与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交织在一起,让影像充满戏剧张力,也让上元节的文化底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些作品对节日场景进行精心设计,并将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节庆文化、节日习俗有机融入故事讲述,自然而然地推动情节发展,让观众对节日的认识有了更多的历史纵深感和空间延伸感。
以习俗为桥,连通时空唤起情感共鸣
自古以来,节日习俗与传统历法、农事节气依伴。年复一年,佳节轮回,春种秋收,节日习俗不断绵延传承,如同一条纽带维系着中华儿女的情感。尤其是相聚、纪念、问候等带有浓烈情感色彩的活动在影像呈现之下,打破了时空壁垒,与观众产生强烈情感共鸣。
通过分析影视作品里的春节故事,节日习俗的变与不变可见一斑。在古装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临近岁末,女商人周莹邀请所有掌柜以及他们的家人共聚一堂,以酒向先人祈祷、向父母致敬,感恩过去一年的好成绩,祈祷来年有个好光景,体现了春节阖家团聚、辞旧迎新的古老传统。年代剧《人世间》则用春节串联起一个普通家庭近五十年的时光。为了祖国建设,周家人分散在五湖四海,他们对春节团聚的期盼尤为浓烈,所以早早地筹备年货,等待离家的亲人归来,在人聚齐后又热情张罗拍摄全家福留念。这些活动体现了那个年代的时代特色和文化气息,诉说着几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今,影视作品里春节节庆气氛依旧浓厚,但与过去相比,除了阖家团聚、辞旧迎新的意味之外,又增加了很多新内涵。比如综艺节目《哈哈哈哈哈》第三季讲述在东北过大年的故事,不仅记录了扭秧歌、买年货、赶大集的热闹场景,还呈现了朋友相聚、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活动。人们看到,如今的年味不仅未曾远离,反而在现代人的演绎下呈现出很多新气象,更加贴合当下人的情感和习惯。
在一代代人生活的烟火气里,节日习俗不断演变。影像将时空界限打通,将传承发展的内涵娓娓道来——节日习俗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传递了中国人质朴深厚的情感,更传达出中华民族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断前行的信念,让观众更加理解奋斗的价值和意义。
以技术为媒,创新表达彰显文化自信
影视作品不仅要表现节日文化、传承节日习俗,还应不断创新表达方式,用新技术、新样态丰富节日内涵,激发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很多影视作品运用虚拟现实、动画设计等新技术,探索情境化、故事化的表现方式,打造一场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故事的魅力。比如,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打破传统舞台限制,用轻松俏皮的“网剧+网综”风格串联起多个表演时空。其中,《重阳奇妙游》讲述了重阳节前夜文创书店里的玩偶们为找到回家的方向,开启了寻宝物、寻归途的奇妙之旅。两位唐小妹找到了孟嘉的帽子、王勃的笔、陶渊明的菊花酒,由此引出“孟嘉落帽”“王勃滕王阁序一鸣惊人”“陶渊明白衣送酒”等故事剧情,开启登高抒怀、秋来辞青、九九暖阳三个篇章,在展现重阳节登高赏秋、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文化同时,从更广阔的维度传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对家国的热爱。而在《端午奇妙游》的水下中国风舞蹈《祈》中,舞者化身“洛神”登场,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水随舞动,衣袂翩跹,对《洛神赋》的诗文进行了唯美展示,传达吉祥安康的美好寓意。还有网络春晚的歌曲《天问》,在舞台设计上将屈原《天问》与“天问一号”探测器相关联,带观众开启一场“星际穿越”之旅,展现中华民族逐梦星辰大海的浪漫,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展现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繁荣图景。
以节日为媒,影视创作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也让观众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化根脉。影像对节庆文化进行多层次呈现,引出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成就、社会繁荣图景等诸多内容,使中国人的节日故事变成了具有时代意义和国际视野的中国故事。这些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影视作品经由国际传播,触达更多海外受众,在润物无声中助推中国的节庆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期待更多以节日入题的优秀影视作品涌现出来,为节庆文化添加这个时代的专属注脚,为中国文化传播打开更加广阔的天地。
(光明日报 作者:赵睿,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罗平百万亩油菜花盛放 游客乘火车寻“最美春天”
- 中国A股现“回购增持热” 近90家公司同天公告
- 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文化中国行
- 专家:变革中的未来教育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 海关总署:有理由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
- 湖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新加坡—四川贸易与投资委员会举行第二十三次会议 聚焦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田间稻谷黄 致富新“稻”路
- 暑期档电影市场新变化
- 男子收取高价代购火车票被拘留10天
- 中新健康丨北京疾控提醒:发热、咽痛、皮疹,小心猩红热
- 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全国全面推行 8600多万车主已申领电子行驶证
- 稻香鱼肥好“丰”景 浙江青田千年农遗焕发新活力
- 融国画与京剧两大国粹 新编京剧《齐白石》在长安大戏院首演
- 澳大利亚媒体:“美国人不明白,中国并不怕美国”
- 报告:截至2022年末 上海地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3万亿元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军事对抗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出路
- 《大宋名臣赵抃》在浙江衢州发布 传承勤廉精神
- “扩量”“提质”稳增长 扩大“有效投资”进行时
- “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颁奖典礼在中山举行
- 热门推荐
-
- 专家学者为乐山大佛有效“看病治疗”建言献策
- 书香内蒙古三部曲:儿童阅读 多元经营 邀请名家
- 松辽委水文局升级发布乌苏里江虎头段洪水黄色预警
- 四川自贡九鼎大楼火灾造成16人遇难 初步调查系施工作业引发
- 美国边境又现混乱一幕:逾百移民冲破铁丝网、撞倒警卫
- 各部门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 金融数据企稳回升 政策效果显现
- 艺术家袁熙坤创作的顾拜旦雕塑在巴黎“中国之家”揭幕
- 拓宽消费新赛道 浙江如何为之?
- 广州仔暑期社会实践 是“摸鱼”还是来真的?
- 北方地区风力较大 30日起冷空气又将入侵我国
- 3名潜逃缅北多年的公开悬赏通缉涉毒逃犯被押解回中国
-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获立法保护
- “土楼故里”举办客家福文化节 发布全省首个镇域福文化IP
- 越南留学生段忠诚5次无偿献血:要帮助有需要的中国朋友
- 拜登之子遭起诉 美国总统大选临近“法庭大戏”上演新一幕
- 宁夏再次对安全责任履职不到位情况进行追责问责和组织处理
- 宁波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进出口额累计超2000亿元
- 4月中国PPI同比降幅收窄 环比有所下降
- 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城与青年彼此成就
- 交通运输部:我国国际物流运行总体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