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濮存昕等百位名人参与迎新领读 人文社打造流动的文学盛宴
直播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应妮)日前,人民文学出版社携手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在中国百年文学发展的见证地——北大红楼,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一场大型文学迎新公益直播:“百位名人迎新领读——2023文学中国跨年盛典”。据不完全统计,当晚全网观看量突破1200万,“2023文学跨年”“百位名人迎新领读”话题阅读量近千万。
直播地点设在北大红楼第三十六教室——一百多年前,鲁迅先生曾在这里给学生讲课。迎新领读以“线上+线下、现场+连线”的组合方式呈现,作家、翻译家、艺术家、文化学者、出版人、媒体人、海外汉学家、影视体育名人为主体构成百位名人强大阵容,分别以主持人、线上领读人、现场嘉宾领读人、连线嘉宾领读人的身份亮相五个小时的文化盛宴。
在“朝花夕拾”中“热爱生命”
2023文学中国跨年盛典上半场的第一个主题词是“朝花夕拾”。在云端,各位领读人分别为观众带来《逍遥游》《将进酒》《故乡》《蒲桥集》《萤火》《八百米故乡》等选段,从文学中回望过去的这一年,共同品味时光中的美与永恒。
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燕京学堂院长董强,著名作家王跃文,资深编剧史航作为上半场的嘉宾,在现场围绕主题进行对谈。董强说,“阅读文学让我们沉浸在跟生命紧紧相关的回忆当中,就像普鲁斯特说的,这种回忆构成生命,特别美好。”
王跃文在现场领读了新书《家山》中的段落,“《家山》写的是20个世纪前五十年的事情,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跟20世纪前五十年不可能有时空交错,但通过文学的方式,我们跟那个世界、跟那个时空建立了某种联系。”
史航对文学有独特见解。濮存昕领读的《故乡》,让他感慨:“鲁迅先生短短的几个自然段,已经把我们的一辈子都走遍了。”不管我们身在何时何地,总能从文学当中找到似曾相识的灵魂,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作为直播第一位连线嘉宾,为大家带来了史铁生所著《病隙碎笔》选段的领读。因为当天也是史铁生去世十二周年的日子,他动情地说:“史铁生的小说和散文直面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身体的困顿、灵魂的困难,但是他仍然有一种战胜和穿越这些困难的勇气。所以今天我们阅读史铁生,重新思考他的意义,思考他和我们每个人的关系,就有着特殊的意义。”
上半场的第二个主题词是“热爱生命”。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黄志坚以一首舒婷所作《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开启这一部分。二十余位领读人则各自分享了《牵牛花》《俗世奇人》《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名人传》《悠悠岁月》等中外文学中关于生命的段落。
作家毕飞宇参与了现场连线。回顾2022年,他认为:“文学是一种陪伴、一种慰藉,但我觉得文学首先是记忆,它是个人的记忆,最后可以变成时代的记忆、民族的记忆。人性渴望我们尽快忘掉,人心要求我们牢牢记住。”
当“拥抱世界”时“相信未来”
跨年盛典的下半场以“拥抱世界”开启。
中外领读人围绕“拥抱世界”分享了《定风波》《巴黎圣母院》《火的女儿》《地下室手记》《我想和您一起生活》《老人与海》等经典文学段落,像是展开了一条文学星河,体现出包容和开放的文学视野。
北京大学教授、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赵白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意大利语教研室主任文铮,以及青年作家石一枫作为下半场的现场嘉宾,与观众一同聆听了这些精彩的“云端”朗读,并展开关于文学拥抱世界的精彩对谈。
赵白生分享了自己数十年的世界文学教学工作的体会:“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两大误区,一个是单线化,还有一个是单面化。”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两个误区,引导读者更全面地认识世界。
多年从事意大利语翻译和研究工作的文铮表达了对翻译家的尊重,并感慨,虽然人工智能翻译发展很快,但是“文学是有温度的,而机器没有温度,不管它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还要和文学家们一起写——他们写,我们译,传播到世界”。他还在现场用意大利语领读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莱奥帕尔迪的作品,因为“我们不能停止想象,能帮助我们想象的最好方式就是文学”。
下半场的第二个主题词是“相信未来”。
著名作家王蒙用笃定热情的口吻朗诵《青春万岁》序诗,“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抒发对未来的向往。二十余位领读人通过云端还分享了《望庐山瀑布》《哈尔滨访雪记》《烟霞里》《燕食记》《如果生活将你欺骗》《吉檀迦利》等中外文学作品,共同谱写了“相信未来”之歌。青年作家笛安携新作《亲爱的蜂蜜》,接受现场连线并分享了领读——舒婷的诗《这也是一切》。
在文学的支持和慰藉中,现场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声钟响。直播进入尾声,主持人张泽群作为跨年盛典的最后一位领读人,邀请现场嘉宾以饱满的激情,共读诗人食指的作品《相信未来》作为活动的收尾:“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青,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为本场活动画上句号。(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景区厕评帖”火了 旅游体验并不只眼前的风景
- 从“送王船”到妈祖文化:文化同根,海峡同心
- 两大原创艺术展亮相广西南宁 中德艺术家共叙文化交融
- 托育人才紧缺 供需矛盾如何破解
- 逾40项上海青少年科技发明成果亮相上交会 科创与艺术结合
- 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最长隧道正洞掘进逼近千米
- 深脑刺激图谱有助改进神经疾病疗法
- 纵论天下丨美方再炒“实验室泄漏论”居心叵测
- 美国探险家被困地下洞穴千米深处终获救 190人参与救援
- 兴凯湖“文开湖” 湖面壮阔如海引“围观”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合成厘米级细胞培养“大黄鱼肉”
- “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正式落地成都国际铁路港
- 渝昆高铁云南段全线隧道贯通过半
- 今年前5个月石家庄海关RCEP签证金额超10亿元
- 展示文化新场景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多元活动迎国庆
- “中数数字艺术嘉年华”用光影盛宴为北京夜景增辉
- 青海省第四届微电影展落幕 21件作品获奖
- “脱钩”?“去风险”?他们都说“不”(观象台)
- 明星们的年终总结:再见2022,你好2023!
- 朝中社:朝鲜试射新型高超音速中远程弹道导弹
- 热门推荐
-
- 美国军校性侵事件数量创新高
- 原创民族舞剧《天路》再登舞台
- 尽职免责适用对象扩大、续贷范围扩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更顺畅
- 西南有巴国:四川达州推动巴文化高地蓬勃发展
- 中国官方:新冠病毒KP.2变异株引发新感染高峰可能性低
- 长沙发布大气等污染防治计划 力争今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07天
- 2024年“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广州会场)开课
- 乌克兰总统签署命令剥夺十名前高级官员的乌克兰国籍
- 新漫评:遗毒不清,南海生态何时安宁?
- 安徽合肥:以人才为笔 书写共同成长故事
- 广西打造面向东盟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 世界演出区域最大沉浸式剧场在上海徐汇区试营业
- 美食节、清凉游、研学团……暑期消费正火热 各类活动人气飙升
- 俄东方发射场首次成功发射“安加拉-A5”重型运载火箭
- 青海建立经营主体注销“服务链” 促进经营主体“新陈代谢”
- 田轩:发挥产业投资作用激励企业创新
- 二胡演奏家马晓辉:二胡像中国人,低调却有张力
- 天津警方通报“女子在永乐桥欲跳桥轻生”:被救下并送医治疗
- 政要遭袭,专家遇刺,伊朗为何暗杀频发?
-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法案:制裁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