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王船”到妈祖文化:文化同根,海峡同心
【港澳台专线】(台海观澜)从“送王船”到妈祖文化:文化同根,海峡同心
中新社福州7月6日电 (记者 闫旭)“闽台‘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带着两岸年轻人亲近‘非遗’,去倾听、去记录。”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羽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年轻人应该加深文化交流,更深入地了解脚下的土地和文化。
为期两天的首期闽海论坛6日在福州落幕。两岸专家学者聚焦“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倡导“以同源文化为纽带,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并实地调研福州台湾会馆、林则徐纪念馆等,探寻两岸同源文化。
张羽说,“送王船”是闽台海洋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种仪式,影响非常广泛,流传于闽台地区、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等。闽台“送王船”活动虽有差异,但大体一致,寄予了两岸民众“岁时安康”的心愿。
因而,在组织学生进行有关“送王船”的学术课题时,张羽邀台湾学生参与其中,一起进行“非遗”的记录、访谈、拍摄。在她看来,更多两岸年轻人参与“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对两岸文化融合很有意义。
“我一直都融入得非常好,我认为是因为文化同根,海峡同心。”2017年从台湾来到福州的阳光学院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说,中华文化是两岸之间最强韧的纽带。
马彦彬认为,福建有许多精深的传统“非遗”艺术,近年来也不断激荡出“文创数字化、数字文创化”的新表达形式和新运营业态,可以充分发挥福建在两岸文化融合中的积极作用,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创新,吸引台湾文化工作者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福建和台湾在血缘、习俗、宗教、艺术等许多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闽南方言至今仍为台湾的主要方言,发源于莆田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在台湾更是世代相传、影响广泛。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涛认为,闽南语音乐文化贴近两岸民众生活实际,真实表达两岸同胞内心感受,长期以来深受两岸民众的热爱和追捧,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应通过广泛持续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岸闽南语音乐文化的对话与合作;深入挖掘闽南语音乐文化的宝贵资源,通过文化创新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文化体验和传播效果,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胞情感联系。
来自台湾彰化的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副教授萧弘德认为,台湾妈祖信仰盛行,各地妈祖庙皆从大陆妈祖庙分灵而来,两岸妈祖文化融合发展加强了民间互动与友情,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商业投资。“将来,可以更开放地鼓励两岸妈祖文化互动。”
在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巍巍看来,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各地散落着千余处涉台文物,是两岸历史文化变迁的重要载体与见证,保留和传递着两岸人民的历史记忆、情感、经验和智慧,是两岸文化认同的基础。应积极开展涉台文物保护,深入发掘、展示和宣介涉台文物丰富内涵,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骨肉深情。
闽海论坛由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联合主办。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袁莎表示,希望两岸同胞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两岸人文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海域一集装箱船发生擦碰 40余个集装箱落水
- 新资源、新资产、新资本 数据要素赋能中小企业创新
- 昆明邮局海关查获新型毒品LSD片状物10片
- 广州一油罐车发生交通事故致油箱着火 无人员伤亡
- 便民办税重在问需于民
- 武汉一座不对称桥梁成功转体跨越京广铁路线
- 端午节主题公园迎来消费热 门票预订量远超2019年同期
- 既然不是“天外来物”,该如何科学认识三星堆?
- 全国政协委员卢铁忠:建议推进核能全面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
- 国家医保局:上半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08亿人次
- 金立群: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必须发挥有力支持作用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周政受贿、贪污、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案一审开庭
- 伊拉克宣布全国哀悼三天 悼念黎真主党领导人
- 中国驻菲使馆发言人就在菲中国公民被捕事答记者问
- 新疆昌吉州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推介会举办
- 大风致浙江110条客运航线停航 水上出行人数下降明显
- “中国光谷”加快推进武汉新城核心区建设
- 苏丹武装冲突持续 和平曙光未现 人道主义灾难严重
- 2023第28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探索开启茶文旅、茶产业融合发展新赛道
-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国庆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到175万人次
- 热门推荐
-
- 国家邮政局:端午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投快递包裹26.54亿件
- 多项国产创新药研发亮相国际顶尖舞台 资本竞相追逐
- 2024年菲律宾报告284例人偏肺病毒感染病例
- 136列旅游专列开进中国北疆 暑期游客5.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岸田再提修宪 日本多地举行护宪集会
- “寻年味 话年俗” 这里活动精彩纷呈
- (新春走基层)浙江婺剧下乡热 村里也能看“星级”演出
- 等了6年,这个机器人终于迎战世界冠军:进博会上,“老展品”看不厌的秘密
- 英国学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幸与中国共庆75周岁生日|我的中国记忆
- 台湾PMI连续14个月紧缩 专家指“缓步回温”
- “难于上青天”的古蜀道为何如此重要?
- 京港青少年携手小提琴家吕思清 共同演绎中外名曲
- “2023山清世界传统医药抗老化博览会”在韩国山清郡举行
- 德国3月通胀率预计同比上涨2.2%
- “我无法呼吸”再现 美国警察枪杀非洲裔空军士兵
- “周五下班去中国”,韩国人为何热衷游上海?
- 海南文昌集中开工23个项目 卫星超级工厂多个配套项目在列
- 6月1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11个点
- 前列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 专家呼吁早筛关口前移
- (两会速递)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农村居民收入超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