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端午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投快递包裹26.54亿件
中新网6月11日电 据“国家邮政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端午节假期(6月8日-10日),全国邮政快递业运行平稳有序,共揽投包裹26.54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2.91亿件,同比增长25.6%;投递快递包裹13.63亿件,同比增长15.4%。
云南曲靖的火腿粽、湖南汨罗的碱水粽、广西北海的海鸭蛋、河南南阳的野生艾草……端午期间,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寄递需求旺盛,邮政快递企业紧贴市场需求,细分业务场景,主动上门收寄,延伸服务链条,优化运输路径,针对不同品类制定专业包装和运输方案,助力特色产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节假日期间寄递服务需求,推动了“端午经济”的进一步火热发展。
快递进村,农货出山。6月以来,荔枝、樱桃、枇杷等生鲜果品进入销售旺季,邮政快递企业抓住发展机遇,深入田间地头,不断优化冷链包装,加大综合运力投入,打造高铁恒温车厢,增开航空专线,开通无人机低空航线,加密干支线陆运网络,推出生鲜平价寄、“鲜花选日达”等多种服务,提升了服务品质,丰富了服务场景。在四川,大樱桃从雅安汉源、阿坝等地运出,成都双流机场设立了“樱桃保障专区”,从卸车至发运,最快仅用2小时;在新疆,邮政快递企业投入多辆冷藏车,并拓展全货机资源,助力小白杏走向全国各地。在江苏无锡,水蜜桃首次开启无人机送货模式,实现上午寄下午到,晚上寄次晨达,每日可保障20万票水蜜桃寄递需求,提高了消费者的体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传中考泄题为不实信息
- 中国贸促会:2月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增8.3%
-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
- 报告:2022年国人每晚平均睡眠7.40小时,整体睡眠状况有所改善
- 2023年电影市场开门红 《流浪地球2》等六部影片入场春节档
- 长春光机所在超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反射镜检测上获新突破
- 中国—越南跨境贸易(边贸)线上智汇结算项目启动
- 沙尘致青海前往新疆方向的道路交通管制 万人滞留
- 短视频平台不可“短视” 避免成网红“流量为王”推手
- 广东建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财政激励奖补机制
- 1至7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7%
- 歌手首战 怎么看待老外赢麻了
- 广西北海市就业监测平台上线 助力企业人才“双向奔赴”
- 李毅刚:提高房颤治疗率 需加大筛查和社会宣传并举
- 文物保护法增新规 追索和收回流失文物不受时效限制
- 安徽巢湖水质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
- 防御台风“摩羯” 广西向钦州急调1.25万件(套)应急物资
- 立秋了 我们真的需要“贴秋膘”吗?
- 大学教师体验当外卖员:一天工作10多小时 一个月瘦6公斤
- 热门推荐
-
- 结核病防控为何这么难?中疾控主任道明原因
- 上海首家社区食堂“焕新” 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 福建宁德:200场系列文旅活动“闹”新春
- 马来西亚企业家广西觅商机推动农产品及旅游合作
- 哥伦比亚和巴拿马海上查获5.5吨可卡因
- 执掌“童话王国”半个世纪后,丹麦女王正式退位
- 广东开出首趟光伏产品铁路集装箱班列
- 2023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出炉”
- 揭阳推动古城保育活化 千年古邑展现新面貌
- 瑙鲁外长首秀毛笔写“元宵”,说中文送祝福!
- 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
- “00后”铁路“叮当哥”:12小时内须检查约260辆货车
- 北京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超98%
- 甘肃“爱心妈妈”双向奔赴“星星的孩子”:愿人人多一点爱
- 传统文化赋能城市IP 江西南昌解锁文旅商“新玩法”掀国风热潮
- 曲艺剧《万里归来仍少年》在蓉首演 呈现苏东坡少年时代
- 上海机电回应争议:与上海集优协同性强 现金收购比增发更合适
- 浙江义乌海铁发出首条船公司目的港航线全程提单专列
- 台风“摩羯”趋向南海 海口发布琼州海峡停运预警
- 粤桂协作享“甜蜜” 融安金桔大湾区上市首日签超3亿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