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于上青天”的古蜀道为何如此重要?
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元市剑阁县考察了翠云廊,听取古蜀道发展历程,察看千年古柏长势,指出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蜀道对沟通中原与西南地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国家统一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蜀道沿线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近日,“道中华”专访了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强。
道中华:何谓蜀道?这一交通网络包括哪些道路?
马强:传统意义上的蜀道是指周秦汉唐时期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翻越秦岭、大巴山,经过汉中盆地通往成都平原的古道交通网络。
其中,秦岭段主要有故道(陈仓嘉陵道)、褒斜道(唐宋改道后在明清时期又称“连云栈道”)、傥骆道(又称骆谷道)、子午道与阴平道。阴平道由陇南文县翻越摩天岭入蜀,因三国时期魏国将领邓艾经该道奇袭蜀汉在历史上名噪一时。
经汉中盆地大巴山的古道主要是金牛道、米仓道与荔枝道。荔枝道与杨贵妃喜食新鲜荔枝而建起的运输驿道有关。蜀道因此号称“北五南三”。蜀道许多地段蜿蜒于秦巴山地的河谷险峡之中,须伐木架栈行走,故蜀道在诗人笔下又称“栈道”。
此外,峡江古道、川滇古道、川黔古道、川藏古道等都属于广义上的蜀道。
道中华:提起蜀道,人们会联想到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是如何开凿创建的?
马强:蜀道最早通行的故道(陈仓嘉陵道),也就是王国维认为青铜器铭文《散氏盘》中的“周道”,在商周之际已经通行。其绝大部分地段是在先民沿嘉陵江河谷自然踩踏的基础上形成的。故道迂回偏远,但基本上可以沿河谷地行走。
蜀道的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金牛道诸多地段经过险江峡谷,先民们发明了“栈道”,即在临江石壁上开凿栈孔,插木为梁,立水为柱,架设桥阁以通行。这是栈道的一种主要形制。
但是,秦汉三国时期的栈道近水架设,一旦山洪爆发,很容易被洪水冲毁。大致从元代开始,一些路段由插柱架桥的“栈道”改为以土石为主的“碥道”,即在山上开挖土石成道,盘山而上。“碥道”盘旋升高,有的高至山顶,险峻程度较之栈道有过之而无不及。
东汉初期,朝廷诏令拓展褒斜道,先民在褒斜道南端出口开凿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工山体隧道“石门”。据史志记载是采用“火焚水激”的办法开凿而成,即用木柴将山石烧红,再泼上冷水致使岩石炸裂,再开山凿洞。
道中华:在中国古代,蜀道对沟通中原与西南地区,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马强:巴蜀及其所连接的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蜀道在中国古代长期承担着沟通国家政治中心与西南地区的交通干道的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驿站传递制度的国家之一,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蜀道驿站的建设和管理。明清时期,30到40里设一驿,10到20里设一铺。直到现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境内还保留着很多带有“驿”“铺”的老地名。蜀道对中原王朝治理西南地区有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意义,特别是在维护国家统一进程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蜀道是内地通往川藏的交通要道,在清代,中央使臣入藏往往取道蜀道一线。雍正十二年,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护送达赖喇嘛归藏取道陕川蜀道过川入藏;清代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叛乱期间,清廷多次下诏维护川陕蜀道交通畅通,以保证粮草军饷运输。
蜀道还是连接西北丝绸之路与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蜀道自陕西宝鸡向西北可经甘肃陇山、天水、兰州,连接西北丝绸之路;向西南可沿连云栈道经陕西汉中、广元进入云南,连接西南丝绸之路。
道中华:蜀道沿线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在今天具有怎样的价值?
马强:蜀道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丰富,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带,包括古代山地道路工程技术、古代行旅文学、古代书法史、古代军事遗产、古代移民通道等文化遗产。
其中,蜀道文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魏晋南朝乐府诗中即有“蜀道难”这一诗题,内容多描写蜀道的艰险难行与旅游者的悲伤。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了南朝梁简文帝《蜀道难》二首。唐宋时期蜀道文学兴盛,这一时期大部分著名诗人有过蜀道之旅并留下诗文。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陇蜀羁旅诗,白居易的巴地诗,元稹的巴蜀杂,薛能、孙樵、韦庄等人的蜀中诗,宋代苏轼父子、范祖禹、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也留下了一些蜀道诗。
此外,蜀道石刻文献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汉代石刻书法十分稀少,著名的汉隶“汉三颂”,即甘肃成县天井山麓的《西狭颂》、陕西略阳灵崖寺的《郙阁颂》、陕西汉中褒谷口的《石门颂》都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
在汉中褒斜道南端褒谷口还有北魏书法经典《石门铭》(魏碑)及两宋明清大量文人留下的石刻题记。这是中国书法史上珍贵的石质标本,清楚地反映了从汉隶到魏碑再到宋代楷、行书的演变过程和轨迹。
在生态方面,蜀道剑门山区适宜柏树生长。千百年来,当地形成了栽植柏树的传统,由此形成了川北最大的柏林区。剑阁县境内现存古柏7778株,平均树龄1050年,其中最年长树龄约2300年,被称为“蜀道奇观”和“森林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保护价值。
如今,蜀道还是一条极具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地带。蜀地古史传说遗迹、三国文化古迹、古代军事著名关隘,如剑门关、白水关、天雄关、阳平关、大散关、武休关等,都是现代蜀道保护与文旅开发的重要资源。
受访者简介:
马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推动高质量发展观察之一:科技助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 “大时代的女儿”乐黛云:面对苦难,既不沉默也不沉浸
- 防范台风“卡努” 浙江涉水工程全部停工
- 俄外长谈新版外交政策构想:结束美西方霸权
- 励志!山西宋代墓内题字“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
- 法国总理阿塔尔在议会选举前宣布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
- 国航开通乌鲁木齐—莫斯科国际航线
- 就推翻总统选举结果一案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无权获得总统豁免权
- 柬埔寨批准兴建6个发电站项目 装机容量520兆瓦
- 桂林连拆三段跨江线路恢复自然景观 “双节”迎中外游客
- 鼓楼展陈“时间的故事”26日起试运营 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模式
- 中石油北京项目管理公司通报“胡继勇及员工董某某相关视频”事件
- 海南自贸港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首单落地
- 青海省去年贷款增速、增量创近五年新高
- “海洋石油123”将在江苏南通交付
- 四川发布高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
- 为引流,部分教培机构上演虚假“人设秀”
- 多瑙河畔中塞合奏“钢情曲”
- 医保码上线5周年:用户超12亿,接入93万家定点医药机构
- “这里是新疆”丛书出版:新疆作家如何写家乡?
- 热门推荐
-
- 94版《三国演义》关羽扮演者陆树铭追悼会西安举行
- 罕见特大暴雨致西部山区损失重大
- 广西实施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成效初显
- 中日航线通航50年庆祝活动在东京举行
- 今年北京入秋时间为9月19日 比常年晚6天
- 中国华北地区最大人工古松林迎5年来最大规模春季“靶向养疗”
- 共享琴房,弹奏文化惠民音符
- 越媒: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武文赏辞去主席一职
- 农业农村部:受灾地区尽快抢种速生菜 防止断档脱销
- “内部数据”“专家团队”?考生切勿盲目轻信“冷热专业”论调
- 你吃的水果几成熟?透视小果子背后的大问题
- 2023春季广州茶博会开幕 茶香促合作
- 青海油田英雄岭第三个页岩油平台顺利开钻
- 北京人艺新排《海鸥》“五一”首演亮相
- 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继续发布:湖南等5省区局地风力可达11级以上
- 广西最长跨海大桥建成通车 北部湾添“关键一横”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同中美知名学者座谈交流
- 多款酒店社交APP可异性拼房
- 睡一觉就到旅游目的地 暑期多地开行“夜间”动卧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