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水果几成熟?透视小果子背后的大问题
你吃的水果几成熟透视小果子背后的大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记者于文静、张志龙、杨文)夏日炎炎,西瓜、甜瓜、桃等时令水果大量上市。如何能买到人心心念念柔软多汁、可以“剥皮吃”的水蜜桃,有人疑惑为何好果难觅,我们吃的水果到底是几成熟?成熟度高、口感好的水果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农业农村部水果品种首席分析师赵俊晔表示,水果成熟度可分为成熟和完熟。成熟也叫“可采成熟期”,是指果子达到最大,可以采摘,但食用品质不是最佳,而完熟期的果实达到了最佳食用品质。从成熟到完熟的过程,多数水果可以在树上完成,也可以在采收后完成;少数水果如芒果、鳄梨需要采收后完成,有些水果如香蕉的“后熟”过程通常要辅以人工催熟。
市场上的水果有几成熟?专家们认为,苹果、梨、柑橘等耐贮存的水果通常是九十成熟,桃、杏、李、葡萄、猕猴桃等不耐贮存的成熟度不会太高。
赵俊晔说,零售市场的国产猕猴桃、香蕉等普遍不到十成熟,消费者购买后妥善放置,完成后熟作用之后食用,而部分进口或品牌香蕉、猕猴桃,通过合理规划上架时间,可以达到十成熟。
现实中,果实采摘后一般需要经过运销、贮藏甚至长时间贮藏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果实通常都在“可采成熟期”采收;完熟期的果实不耐贮运,只有采摘园或者产地近距离销售才有可能在完熟期采收。
日前在江苏省无锡市,阳山水蜜桃正是上市旺季,线上线下销售繁忙。
“水蜜桃很娇嫩,一般发货是七八成熟。曾有青岛消费者要买‘寄到就能吃’的水蜜桃,我们发的是8.5成熟的,结果快递到了2天后对方才拆箱,说有烂果要求索赔;还有应要求寄往常州的8.5成熟的桃,一路颠簸后效果不理想。”无锡市惠山区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秘书长赵逸人说,桃子几成熟更好,既与何时采摘有关,也取决于运输条件和食用时间。
合理的采收期是品质的重要保障。近日,有媒体报道个别地方出现猕猴桃提前近两个月早采早摘现象,引起业内关注。
专家们认为,很多水果有相应的技术规范,但为了早上市抢占市场,不少水果存在“采青”现象,这在苹果、梨、芒果、猕猴桃、香蕉、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过早采收的猕猴桃即使经过催熟,口味淡,果肉松懈,有硬芯,甚至放烂了也不熟,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果农和经销商而言,虽然获得了眼前利益,但是导致整个产业受损。”赵俊晔说。
“很多时候水果何时采摘是经销商(水果经纪人)说了算,采摘标准不是品质而是外观和是否耐贮运。”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鲜食桃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俞明亮说。
专家们认为,早采早摘的根本原因是产销脱节,其背后是小生产、大市场的生产方式。应改变目前生产、采购、批发、销售各自为政的状态,发挥当地政府和专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并执行统一的采收标准,建立贯穿全产业链的品控体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产销一体化。
对此,一些大型农业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新模式。
“我们在陕西铜川基地种植的‘未央2号’桃,采用绿色种植生产方式,在8.5成熟时采摘,标准是直径7.5至8.5厘米、单果170克起、糖度14度左右,全程冷链运输、精细包装,虽然每车运费增加1000元左右,但因为成熟度和口感,得到了很多客户认同,是对优质优价的有效探索。”中化农业品质生活部产品经理刘忍对记者说。
赵俊晔表示,当前我国农产品消费升级趋势凸显,今后一方面应推动本地化消费,发展采摘、农旅结合,另一方面要通过产地直供、电商途径等缩短流通环节,提高包装保鲜技术,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同时,美国的产地直接对接超市、冷链体系完善,日本的品控严格、运输距离短、优质优价,新西兰的完善产后商品化处理和供应链组织体系等经验,都有借鉴意义。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长江文化研究院在武汉揭牌成立
- 沈阳市发放总金额1亿元消费券、消费补贴
- 中国援柬中医医疗队为西港特区民众送新春健康“大礼包”
- 2024年“惠厦保”上线 厦门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 重庆警方破获特大制售假劣知名品牌服饰案 涉案价值逾亿元
- 西藏定日地震已有407名被困人员获救
-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开幕 展示科技创新趋势
- 兰州榆中打造绿色蔬菜宝库:创新技术提品质 循环种植增产量
- 中消协发布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报告 多领域存在消费堵点亟待打通
- 加强数字人才培育 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发展
- “年度现象”成为城市习惯,为杭州带来什么?
- 第十二届金博奖在深圳启动 多举措助科创企业转型升级
- 商务部:服贸会成为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合作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 “五一”假期首日 洋山深水港客运流量创下近五年来同期最高纪录
- 151个上榜!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名单公布
- 东方甄选淘宝首秀定档8月29日,俞敏洪和东方小孙带队
- 谨防车辆自燃 这些知识需知道
- 胡塞武装称在亚丁湾袭击一艘英国船只:“可能沉没”
- 罕见皮肤病靶向生物制剂广州首方开出
- 汤加群岛发生6.5级地震 震源深度170千米
- 热门推荐
-
- “一滴血”预测六十多种疾病风险
- 东北三省一区携手举办书博会 邀读者共沐书香
- 报告:数据市场正处重要变革期,将催生三大千亿级市场
- 追忆宁德市道德模范黄宗识:多做善事,不留遗憾
- 第四届海峡两岸(陕西)经贸科技合作大会将启
- 突发!肯尼亚首都发生巨大爆炸,已致3死数百人伤
-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湖南)湘潭产业园首个重大项目开工
- 重庆上半年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中西部第一
- 江西文演市场持续火热 “唱游江西”好戏连台
- 买了重疾险,为何难理赔?
- “龙游黄茶”成为“国字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中新健康丨最新健康研究:2050年预计全球有2.46亿老年人口面临高温环境风险
- 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启动 助力数据要素产业生态聚集
- 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在广州交付
- 上海:第二轮“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11月2日起发放 进一步拉动外来消费
- 公益助学走进小学校园 助力素质教育
- 学者: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可从三方面着手
- 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有限公司与法国GTT公司签署协议
- 文旅部发布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出游提示
- 江苏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科创立区为“头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