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演奏家马晓辉:二胡像中国人,低调却有张力
“二胡就像中国人,低调谦和,同时很有智慧和张力”——马晓辉:为二胡“鸣不平”的文化使者
【《中国新闻》报记者 杜雅楠 报道】“二胡只有两根弦,但这两弦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宇宙阴阳理念,一根弦代表逻辑,一根弦代表感性……”中国上海民族乐团著名二胡演奏家、致公党上海市委委员、上海统战部知联会理事马晓辉近日接受《中国新闻》报专访,倾谈其所悟的“二胡哲学”。这位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家,是舞台上典雅端庄的“胡琴女圣手”,也是朋友眼中的“二胡仙子”“现代玉娇龙”。她用数十年穿梭东西方舞台的从艺经历,不断探索二胡的表达边界,也为中华文化在海外觅得越来越多知音。
“二胡的魅力在于简约和深刻”
作为中国当代二胡演奏界的代表性艺术家,马晓辉为乐坛留下了《天山牧羊女》《悲歌》《命运》等经典作品。然而,她与二胡的结缘却是不期而遇的巧合。
成长在一个“文艺范”知识分子家庭的马晓辉,幼时家中有三样乐器,小提琴、手风琴、二胡。马晓辉误打误撞选择了二胡,那时她没想过它将成为终身专业。
直到13岁时,她离开家乡成都,赴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求学。当年去学校报到时,中国知名作曲家、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曲作者之一的何占豪亲自到车站接她。入校后,马晓辉师从著名二胡教育家王乙,从此走上专业道路。
二胡古时由西域传入中原,经过多民族文化的浸润和融合,不断升华,终成中国传统民乐的代表性乐器。但少年时的马晓辉,没少为一些外行对二胡的刻板印象“生闷气”。
“每当我介绍自己拉二胡的时候,人家真的会投来看不起的眼光——一个长得挺洋气的女孩,怎么学了个‘讨饭’的二胡?我就一直为二胡鸣不平。”马晓辉说,“二胡的外表可能没有小提琴、大提琴那么洋气,相比钢琴好像也简单、朴素了一点。但越简单的东西越难,我觉得二胡的魅力正在于它的简约和深刻。”
在马晓辉眼里,“二胡的两根琴弦可以代表太多东西,1+1=2,再加上弓,就是三生万物了。我不能说二胡无所不能,但二胡确实风情万种,它既东方又西方,既传统又现代,它不止于悲,也可以传递人的喜怒哀乐……二胡也蛮像中国人的,低调谦和,同时又很有智慧和张力。”
一曲《茉莉花》征服世博官员
20余年来,马晓辉一直坚持在海外推广二胡文化。在联合国、卡内基音乐厅等世界级舞台,她曾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国二胡演奏家。2003年她首创制作的“二胡与世界握手”、2006年制作的“音乐与心理——二胡艺术疗愈之美”及2011年制作的“回家圆梦”等全球巡演和赏析讲座,在欧美亚非诸国已举行千余场,她也被誉为中国的“丝路公主”。
舞台上,马晓辉多喜以中式传统女性的装扮示人,但她天南海北的演出经历和作品中呈现的多元气质,却让人领略到她温婉形象背后,飒爽义气的另一面。
马晓辉在荣获奥斯卡原创音乐大奖的华语电影《卧虎藏龙》中担任二胡独奏,有乐评人评价她是“现代玉娇龙”;还有朋友说她像“吉普赛女郎”,凭借一己之力,在世界上传播二胡文化。
马晓辉也自觉不可思议,“这么多年一个人云游世界,拿几把二胡,没拿政府一分钱,完全是靠市场走出来的”。
马晓辉始终坚信,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仅有理论知识不行,还需要民间“践行”的力量。以琴为媒,知行合一,马晓辉在越来越多元的舞台上担当起中国文化使者的角色。2007年,她担任“特奥会”爱心大使,2010年成为上海“申博文化大使”,2020年担任“全球世博文化大使”,2022年成为“联合国和平艺术家”……
马晓辉向记者讲述了她参与上海申博的一段经历:“当时去非洲游说,谈判过程一度很紧张,后来一次午饭后,我给世博局官员拉了一曲《茉莉花》,整个氛围顿时天壤之别,一下子就轻松了,大家变成朋友了,这就是艺术与文化的魅力。”
走出国门的这些年,马晓辉不仅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在海外影响力的不断壮大,也观察到了华人群体的变化。
马晓辉回忆道:“在海外经常与侨界打交道,‘四海同春’的慰侨演出我也经常参加。早期华人的力量很薄弱,我的一场音乐会中,经常是偶尔只看到一个华人观众。但到后期,特别是世博会之后,台下的华人观众越来越多,海外的许多活动也都有华人参与。我觉得华人地位不一样了。在慰侨演出的时候,当地华人以我们为荣,我们其实也以他们为荣,特别欣慰和温暖。”
“期待音乐能慰藉和疗愈生命”
近年来,除了舞台演出和二胡文化推广,马晓辉担任了众多社会公职。“我做了三届上海政协委员,同时是致公党上海市委委员。”她说,“我从来没有缺席过政协会议,天大的商演都会推掉。”
她的提案多关注美育方面和音乐疗愈等话题。“主要是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讲东西方礼仪,然后结合美育、音乐疗愈进行建言,包括如何用音乐来净化、融化心灵,提高审美。”
与许多艺术家坚持音乐厅路线不同,马晓辉热衷于跨界尝试和探索,倡导将高雅的音乐艺术呈现给普罗大众,“所以我入驻抖音了。视频号做起来了,有网友留言说晓辉老师‘下凡’了”。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马晓辉首创制作了一系列公益音乐雅集活动,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她说,“一直在用音乐传播正能量。越是当生活面临挑战的时候,我们越需要通过文化艺术,特别是音乐来慰藉和疗愈”。
未来,马晓辉希望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升级尽绵薄之力。“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辉煌的事情,现在静下来做一些精品,我觉得是很好的。”她笃定地说,“未来我们不仅要传递二胡艺术,更重要的是传达‘高于二胡’的中国人文精神和理念。”(完)(《中国新闻》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同全球“链”起来 中国建设者助力肯尼亚蒙巴萨港联通世界
- 中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Ⅰ期开发项目投产
- 服贸会的朋友们丨法国多家企业现场参展 寻求合作机遇
- 粤交通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广东旅客发送量约1.27亿人次
- 韩美举行2023年首次联合空中演习 美战略武器参演
- 中信银行AI智能风控、中信碳账户亮相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00后”国风女孩参考古画还原宋代灯会
- 小规模纳税人无法确认月销售额是否会超10万元,享受优惠咋开发票?
- 分型分类精准帮扶 辽宁推动个体工商户提升持续经营能力
- 再次刷新纪录!2024新疆各口岸繁忙而有序
- 四川南江通报“摩崖造像被涂色”:公安机关开展调查
- 症状相似同吃消炎药 为何结果大不同?
- 纪录片《千里江入淮》研讨会举行
- 常州“运河遇·鉴”文化交流活动走进法国怡黎园
- 国家气候中心解析7月下旬全球破纪录高温
- 潘功胜: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 商务部:中国正与CPTPP各成员沟通磋商
- 自10月17日以来美军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遭袭101次
- 海口警方依法打掉3个代办落户“非法中介”团伙
- 河北衡水培育规模化种苗基地40余家 年蔬菜育苗能力达8亿株
- 热门推荐
-
- 《欢迎来到我身边》导演宋灏霖:打造一场具现实意义的奇幻爱情之旅
- 全新阵容跨国排演 图米纳斯版话剧《浮士德》再启航
- 第二届“中国建造·慧享未来”建筑机器人大赛在渝开赛
- 寻找美创造美分享美 新阶层人士“寻美”杭州大美乡村
- 加拿大政府公布新财年预算案:计划增建住房 对富人增税
- 湖南“90后”夫妻返乡接力兴农:年轻人更敢尝试、创新
- “投资北京”大会发布231个招商合作项目 总额超900亿元
- 加拿大多伦多华人女子遇害案新进展:警方通缉一华人男性凶嫌
- 中国人寿全力筑牢经济安全、社会保障和灾害防护“三张网”
- 中国能否完成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国家统计局回应
- 国际权威专家云集合肥聚焦我国磁约束聚变发展
- 四川:聚焦做大金融总量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一斤100元,这条春天的鱼成新网红
- 多彩民族有多彩|遵义仡佬族:一路向北,仡佬秘境远比想象的精彩
- 湖南张家界一景区内茶馆棚顶坍塌 造成部分人员受伤
- 中央财政创新方法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
- 中国驻阿克托别总领事馆:经初步核实 失事客机上没有中国乘客
- 福建土楼申遗成功15年 旅美钢琴演奏家获聘为旅游形象大使
- 广西篆刻名家致力推广骆越文化: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它
- 新能源汽车→油泼面、立柱架梁→联通万里,“钢铁驼队”有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