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聊丨傅东育:好演员要为表演交出情感、交出灵魂
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记者 上官云)在8月份“出圈”的影视剧中,《冰雨火》收获了很高的关注度。
这部剧的故事线很清晰,讲述了孤胆英雄吴振峰(陈晓 饰)和禁毒警察陈宇(王一博 饰)及队友齐心协力工作,最终将毒贩一网打尽的故事。
该剧导演傅东育曾执导过《破冰行动》等多部影视剧,对他而言,《冰雨火》可以算作又一次挑战和尝试。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傅东育分享了很多幕后拍摄故事。
创作要来源于生活
傅东育说,在《冰雨火》创作前期,一个多月的下生活走访对这个项目帮助极大,“那种源于真实生活和真实人物的戏剧性,远高于编剧技巧,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这部剧也得到了出品方极大的支持。我们不放过任何一场戏,任何一个镜头,三百多个场景中除了4个场景是搭的,全部都是实景的改造。”傅东育称。
创作要来源于生活,这样才会显得丰满和真实。“《冰雨火》中毒品的案子都有原型,包括人物的设置、毒贩的身份,我可以负责任地讲,90%以上都来自于真实的案例。”他说。
刑侦剧,往往在悬念和烧脑程度上有一定的层级和标准。“比如剧中谁是坏人?大黄胶囊到底从哪来?在这个结构上来讲,是一定要跟观众去斗斗心眼的,如果在内容形式故事节奏上,没有满足观众这类题材的基本判断,他们可能就会弃剧了。”傅东育分析。
观众的意见很重要
从剧本创作开始,编导团队仔细推敲每个拍摄环节,注重加强剧情的悬疑感和反转性,使故事逻辑更缜密、人物更加丰满,努力让观众在追剧时能够为人物的命运、情感而感动。
《冰雨火》也确实吸引了很多观众追剧,有人认为这部剧节奏紧凑,打斗戏很好看;也有人说演员演技在线,“全员飙戏”。
对于观众的评价,傅东育觉得,观众的感受就是作品最需要的生活化体验,他们总能给出创作者想不到的角度,“观众的意见很重要,我会评判自己、会反思。”
他也一直认为,创作者与观众是相互输出的,“我们向观众呈现作品,观众给予反馈,这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只有保持倾听,才能够保证创作是踏实的、不飘忽的、紧跟时代的。”
专访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网:剧中许多打戏都很精彩,比如吴振峰以一敌五,陈宇“化装侦查”,能否分享下幕后故事?
傅东育:打斗戏很辛苦,比如开篇雨林的追逐、翻滚、落水,都是陈晓和王一博自己完成的。拍摄之前,王一博脚伤了,但他到了现场说没问题,打了封闭就演。
大雨倾盆,按照常理,应该给演员在衣服里裹上保鲜膜保存体温,王一博不裹。我说你干嘛不裹?王一博说怕影响做动作,担心裹完保鲜膜动作的幅度不对。
然后两个人就开始这么拍,到半夜12点的时候,因为一直大雨浇着,山里头很冷,他们都冻得瑟瑟发抖,拍完一条就靠喝姜汤取暖,就这么一直拍到天亮。雨林追逐一直到落水这场戏一共拍了三天,三个通宵。
吴振峰以一敌五的动作戏,是一个连贯的长镜头。那是陈晓开拍第一天的第一个镜头,他拍了整整一天,已经累劈了。
他当时为了角色需要在减肥,拍这么激烈的动作戏份,直接拍到虚脱。所以我说就这样吧,但陈晓请求明天再来一次,这就是演员自我的要求。
动作戏苦不苦?太苦。危险必然会有,但演员一定要求自己做,才会让人觉得真实。从演员的付出这个层面上讲,我们应该鼓励他们。
中新网:您如何评价王一博在《冰雨火》中的演技?能否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傅东育:演员什么东西最值钱,什么是好演员?说演技,我认为表演恰是不能用技巧两个字来谈论的,表演是交出情感、交出灵魂的,这个值钱。
什么样的演员是有天分的?我的评判标准是两点,第一点是领悟力和信念感,要像孩子一般地相信这件事,那么就会真,这点他做到了。
第二就是表现力,对于这个角色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如果别人也演一遍的话,可能不是这样的表达,这叫特点。王一博身上也有他独特的表达方式。
关于一博的表演,我举一个例子。一博是在组里过的生日,而当天他要拍一场戏,在打电话时需要失声痛哭。我提议换一场戏,他说拍吧导演,我都准备了。
那场戏一个镜头6分多钟,到我说停的时候,他依然在情绪里,这就是信念感,那场戏整个节奏是王一博的。年轻演员在起步的这一瞬间,是否全情投入,是否给予最严谨的工作和创作态度,这是最重要的。
在表达上,他以他的方式来表达对生命、生活以及世界的理解。必须承认,他在22岁这个年龄,确实不能做到有40岁的人生经验和人生体悟。要用发展和呵护的眼光来看待年轻演员。
中新网:作为导演,您拍戏时秉承怎样的原则?
傅东育:专注于每个角色的鲜活,不管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是不是可以令人动情,能不能通过情感上的传递让观众爱上这个剧,这是我的目的。
在这点上,我花了更多心思在人物的塑造上,跟以往的剧集相比,《冰雨火》可能投入得更多,依然在说人的故事。
从创作角度来讲,我对人的情感关注有着更多倾向性。我更希望挖掘出在恶劣状态下,人性坚守的那一点点光明和善良,这是特别美好的一点。
中新网:接下来您的创作方向是什么?如何才能拍出一部诚意好剧?
傅东育:在众多拍摄题材里,我比较喜欢钻研类型化的表达。比如刑侦类的剧集,观众对此类题材是有预期的,希望有悬念,希望有好看的动作戏,还应该有将人逼到绝境的放手一搏,这些东西都要有。
同时,就拍摄而言,运镜、色调甚至音乐、剪辑都应该向类型化靠拢,让观众觉得被带入和被感动。在这点上,我们必须尊重一些类型化的规律,这是基本功。(中新文娱)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首个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在吉林洮南开工
- 多措并举优化金融服务 这场会议为民营企业扩大金融“朋友圈”
- 北京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 实现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
- “首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在北京开幕
- 湖北省启动百万大学生留鄂创业安居行动
- 联合国秘书长吁以色列军队撤出戈兰高地缓冲区
- “暖胃”又“暖心” 浙江将再建2500个助餐点
- 日本本州东南海域发生5.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百余件敦煌“云衣霓裳”展品尽显盛唐衣锦繁华
- 新一代智轨列车助力成都世园会 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
- 超1.76亿人受益!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720亿立方米
- 《翦伯赞》走进北大: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 浙江永嘉一楼房发生坍塌 已致3人遇难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忻州:电力赋能 “小梨花”开出产业振兴路
- 科技创新引领我国宠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 孩子暑假玩网游家长宜“疏”不宜“禁”
- 8国11位演员在深圳全中文出演话剧《肖申克的救赎》
- 第十二届酒博会吸引海内外近1600家展商参展 创历史新高
- CNN:以军曾向联合国加沙运粮车队开火 大量物资被毁
- 博物馆“寻龙”过大年 首博恢复开馆首日迎客4000余人
- 热门推荐
-
- 几代织娘接力创新 广西壮锦激活多元“年轻态”
-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2万亿元
- 拒捕、用枪指特工……威胁拜登的男子在突袭行动中被击毙
- 2025民俗日历来了!
- 《世界青年看中国》组委会副主席贝翠丝: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 山西运城研学之旅:五条精品线路沉浸式体验华夏文明
- 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提醒:登革热高发季临近,注意防范!
- 海航回应飞机备降南昌:已妥善处置 向旅客表达歉意
- “世越号”沉船事故九周年,韩国各地举行纪念仪式
- “小罐茶”是“大师作”,还是“大忽悠”?
- 山东洞察民众出游新需求 持续“焕新”文旅消费场景
-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3年来首访伊拉克
- 元旦假期来临:住酒店、出游、去影院该如何防护?
- 第三十届中国(南靖)兰花博览会开幕
- 班达海发生7.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高原铁路“钢轨打磨团”:为千里铁轨“磨皮美颜”
- 新款特斯拉全球交付 1200辆焕新版model3从上海南港码头出口
- 聚焦堵点 补齐短板 打通“以旧换新”最后一公里
- 清明假期 太原铁路跨省客流集中在京津沪方向
- 京都万福寺再次举办黄檗文化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