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一时爽,一直掏,内耳器官不翼而飞!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掏耳朵一时爽,一直掏……内耳器官不翼而飞!52岁的王先生掏耳朵掏了十几年后,近日出现左耳流脓、舌头麻木、面部抽动等症状,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的听小骨及内耳结构如耳蜗前庭半规管居然完全消失了。
掏耳朵“上瘾”,掏出大事
王先生对掏耳朵这件事很“上瘾”也有自己的苦衷。十几年前,他出现左耳间歇流脓,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中耳炎”,服用过抗生素、滴耳液及清理耳朵,但效果欠佳。医生建议手术,王先生因为害怕手术,决定自行清理耳朵。他购买专用掏耳工具,隔三差五地给耳朵“搞卫生”,经常清理出很多黄白色垃圾,味道怪怪的,清理后耳流脓症状能自行改善,还挺有成就感。久而久之,掏耳便成为王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尽管这期间王先生出现过左耳听力逐渐下降及间歇头晕,他也没当回事,就这样掏了十几年。
3个月前,王先生的左耳再次出现流脓等不适,且还伴有舌头麻木、面部抽动、歪嘴流泪等症状。他随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告知可能得了中耳胆脂瘤。一听长“瘤”,王先生有些慌了,赶紧预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教授号。
接诊的吴旋教授详细询问了王先生的病史,觉得情况复杂,随即为王先生安排了耳内镜、听力、面神经肌电图、乳突CT及中内耳MR等专科检查。
结果发现问题真不少。王先生的听小骨及内耳结构如耳蜗前庭半规管居然完全消失了。他的面神经竟悬空于耳道深部。
这种病会“吃”掉内耳结构
吴旋介绍,中耳胆脂瘤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良性病变,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外耳道皮肤及鼓膜上皮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胆脂瘤可破坏中内耳相应结构及周围骨质,并向四周不断膨胀扩大,具有肿瘤破坏的一些特性。
胆脂瘤和耵聍(俗称耳屎)有些像,但其实不一样。耵聍大多呈黄褐色,内外颜色一致。胆脂瘤则呈白色豆渣样上皮,有特殊臭味。王先生经常掏出白色上皮,却误为是耵聍,没有及时就医,延误治疗。
中耳胆脂瘤会引起间歇耳流脓及听力下降,但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如不及时处理,中耳胆脂瘤可侵犯岩部,破坏内耳结构,引起眩晕;累及面神经,可导致面瘫,严重的还可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长期延误治疗,王先生的胆脂瘤侵犯范围广,整个内耳结构均已破坏消失,临床很少见。
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
如果不及时手术切除清理胆脂瘤,王先生很可能会出现颅内并发症及脑脊液耳漏等严重并发症。
经术前充分沟通,王先生选择了手术。吴旋、陈垲钿教授团队为王先生进行显微镜联合耳内镜下左侧岩部胆脂瘤切除+面神经松解减压手术,历时3小时,手术顺利。术后3月复查,王先生的面瘫恢复正常,胆脂瘤未见复发,耳道干净,他也无须继续掏耳清洁耳道。遗憾的是,他的左耳听力无法恢复了。
吴旋介绍,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总体效果好,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近年来,随着耳内镜微创技术进步及推广,部分中耳胆脂瘤可以选择耳内镜微创手术,如胆脂瘤范围广,也可以选择显微镜联合耳内镜进行手术,有助于彻底清除病灶。
TIPS
出现耳痒怎么办?
医生建议,平时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掏耳等不良习惯。日常生活中,出现耳痒怎么办?可以尝试用3%硼酸酒精滴耳液或75%医用酒精涂擦耳道,如效果不佳,须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
若耳道有耵聍或污物痂皮等堆积堵塞,避免自行灌水清洁,及时就医取出。
既往出现过耳流脓、听力下降或耳痒耳闷堵等情况,夏天游泳前最好到医院检查耳朵并了解鼓膜情况,如果存在耳道炎症或鼓膜穿孔,则不适宜游泳。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甘肃划定“红线”守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 以个案问题带动王府历史文化研究 文博、清史界学者聚恭王府交流最新成果
- 探店视频未标“广告”被罚 分享和营销应有界限
- 江苏30万余名研究生共迎“开学第一课”
- 黑龙江兴安煤矿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5人遇难
- 百年海苔饼,一口尝尽江南“山海味”
- 琼州海峡启动复航专班支援海南救灾复产
- 华南等地有明显降水 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 加沙努赛赖特难民营学校遭袭 已致17人死亡
- 2023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启幕 为大众打造沉浸式科技体验
- 2022年以来青海检方向困难妇女发放司法救助金超566万元
- 培育村游“花”业态 青海一山村变“网红”
- 网购一支口红,包装盒大到能装下一双鞋
- 贵州赴泰国推介投资项目谋合作
- 【应急救援基层行】三十多年如一日 当好古厝“守护人”
- 著名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能鸿逝世
- 日本“食人菌”感染病例数快速增长 2024年已达1019例
- (第六届进博会)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
- “地球奇旅”中国首展落地北京 开启跨越自然万物的感官沉浸之旅
- 健康市场火热 浙江龙泉统战助力“小仙草”撑起大产业
- 热门推荐
-
- 海口一商务车与共享单车相撞,7人受伤
- 《什么是云南》主题摄影展首展上海举办
- 聚焦“共同富裕”,纪录片《共赴山海》在京启动全球首映
- 影视作品演绎真实事件要当事人同意吗?业内专家解读
- 江西“90后”“复活”古建筑:冀中国古建筑文化走向世界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山区乡何以一年引来百万游客?
- 泽连斯基12个月内第三度访美:感受“口头支持”更待“特定结果”
- 中国铁路春运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
- (身边的变化)“鱼米之乡”竞逐现代农业:一粒种子的“芯”动能
- 画家姚钟华:东西融合,基于“互补”归于“自然”
- 河南再发暴雪预警 多措应对极端天气和春运考验
- 【何以中国】多巴胺穿搭、打水印……兵马俑居然这么“潮”?
- 中外嘉宾北京共论提升自然博物馆吸引力
- 中新真探: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会致癌吗?
- 加拿大安全情报局首度由女性执掌
- 甘肃“低空经济”产业加速推进
- 河北廊坊戏旅品牌新名片:“百里戏廊”藏着“中式美学”
- 宁夏2023年外贸进出口超200亿元
- 创伤记忆和悲伤记忆有何差异?国际最新神经科学研究有新发现
- 多个旅游热门地旺季提前结束 微度假开拓暑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