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近30年,为何仍有职工难以“双休”?
休息休假时间是劳动者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包括每周休息日、法定节假日、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病假、事假、带薪年休假等。休息休假权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让劳动者有充分合理的时间休息休假,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能让劳动者放松身心,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推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然而,现实中,一些休息休假制度的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还有一些制度与现实脱节、亟待完善,劳动者享受休息休假权益还存在堵点……针对这些问题,本版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与时俱进保障休息休假权》,敬请关注。——编者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释放职工消费潜力,鼓励单位和职工将带薪年休假与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
在这条新闻的评论区,不少网友则留言呼吁落实“双休”。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一周双休制。双休制是为了让职工平衡好生活和工作。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如今近30年过去了,还有一些劳动者在双休和法定节假日难以休息。
让劳动者疲惫又无奈的“大小周”
每每在社交平台刷到大家对双休无法落实的吐槽,在河南省郑州市一家孤独症康复机构做老师的高丽丽深有感触。
周一至周五,她负责为孤独症儿童上课,课程满满。到了周末,高丽丽原以为能休息。结果,机构负责人以提升教学专业技能为由,让老师们“大小周”到岗学习。
占用周末休息时间培训,高丽丽对此不能理解。工作两年后,她因无法适应“大小周”而辞职。
在北京市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韩杨同样因为没有双休而“头疼”。赶着电商平台大促时,她曾连续上班一个月。
韩杨回忆:“2024年11月11日凌晨3点回到家,早上9点又要到公司上班。这种节奏持续了近一周。那段时间,因为没有正常休息,月经只来了2天,太恐怖了。”
活动结束后,公司安排调休4天。但让韩杨无奈的是,调休期间,因项目由自己负责,工作不断。“这哪是休息,分明就是居家办公。”
在上海市做程序员的王浩也渴望有休息的时间。每当公司发布新品时,王浩都要熬夜工作,没有假期。
“2024年新品发布正值国庆节,整个国庆假期都在工作。之前我头发挺茂密的,但因为经常熬夜加班,现在已经有些秃顶了。”30岁的王浩自嘲道。
记者采访发现,相比之下,服务行业没有双休的情况更为普遍。刘猛在北京市一家电子产品维修店工作,每周可选择除周末之外的任意一天休息。
“我们实行固定工资,周末客流量大的时候忙一些。”对刘猛来说,双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此前,刘猛还干过餐厅服务员。那时,他每个月只能休两天。
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2021年8月,人社部、最高法联合发布超时加班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明确“996”工作制违法。随后,多省市的人社部门出台通知,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一些企业取消了“996”“大小周”。
为何劳动者在双休和法定节假日得不到应有的休息?记者联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天玉。
王天玉告诉记者,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也就是说,在法律层面,企业并没有被强制要求双休。他进一步解释,如果在一个“大小周”的工作周期中,一周工作5天,另一周工作6天,平均下来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且确保每周有至少1天的休息时间,这样的工作制并不违法。
“但法定节假日加班则需要支付劳动者3倍的工资报酬,且不能以调休来替代支付法定节日加班报酬。如若不然,就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权。”王天玉强调道。
除了法律层面上的原因,某知名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刘宁宁告诉记者,双休和法定节假日落实难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一些企业出于成本控制和效益最大化的考虑,倾向于让职工在周末加班。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会要求职工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许多职工为了就业机会或晋升机会,会接受单休或加班的安排。
而在韩杨看来,休息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数字技术让隐形加班常态化,生活和工作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休息日和节假日期间,那些随时弹出来的微信工作群消息,似乎是在提醒着我要时刻‘在线’,工作永不‘下线’。”
细化制度,让劳动者享有充分合理休息时间
如何让劳动者在双休和法定节假日享有充分合理的休息时间?
“劳动法中关于工时和休息休假的规定,距今已30年。30年来,劳动的类型、场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劳动者的劳动时间非常灵活。因此,对于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规定,也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关口。”王天玉认为。
王天玉建议完善劳动法规,将劳动法中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与《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统一起来,并结合不同行业、工时制加以细分,以进一步明确双休制度,更好地保障和维护职工的双休权益。
“同时,企业方应当从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入手,精细化管理。”王天玉说,可以选一些休假难问题较为突出的岗位,比如程序员开发岗,根据工作量的需求,总结一天需要多少程序员是合适的,通过精细化管理,将劳动力的配置标准定额、人的负荷量、休息时间等进行量化核定,从而落实休息休假。
刘宁宁则表示:“从职工和企业的角度出发,应建立一个及时的休息休假反馈机制,鼓励职工对休假制度的实施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合理的建议,企业应积极采纳。如果遇到休息日和节假日加班的情况,一定要按要求发放加班费。”
“如今,无论是企业负责人还是职工,普遍认为年轻吃点苦,老了能享福。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工作’的观念会逐步转变为‘更优工作’。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更好更优质地工作才是科学且可持续的。”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沈志歈说。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本报记者 乔然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综述:“中国冷极”创“品牌”:“冷资源”成“热动力”
- 农工党党员邱小亮:18年爱心长跑 “百姓牙医”守初心
- 脂肪肝、高血糖……这些体检指标竟成求职拦路虎
- 胡塞武装领导人:美英的袭击未对其军事能力造成重大影响
- 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
- 国家统计局: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增强
- 纪念首演60周年 中芭将在天桥剧场连演十场《红色娘子军》
- 中国逾十城收购存量房项目落地 筹集保障性住房上万套
- 可乐能溶胃结石?尚无定论!
- 上海博物馆推出“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
- 国际锐评丨中国经济盘“家底” 世界从中看机遇
- 中国碳普惠工作进展显著 消费端减排仍潜力巨大
- 珍贵海外回流文物圆明园兽首亮相江苏徐州博物馆
- 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者愿意为更好的体验多花钱
- 浙江南浔古镇免费开放一周年 1213万名游客参观
- 专家学者厦门共探重塑外国新闻传播史学术研究新格局
- (“一带一路”10周年)专访乌拉圭驻华大使:共建“一带一路”为乌中合作开拓新空间
- 自嘲式简历走红的背后
-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辞世
- 朱振藩:吃点好的 吃点素的
- 热门推荐
-
- 粤港澳数字人的生产与驱动技术论坛举行
- 河南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孵化出鸟类“国宝”丹顶鹤
- 山西强降雨期间共转移安置避险4万余人
-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感染传染免疫大楼启用 提升综合诊治能力、打造学科群
- 广西广东等地有较强降雨 国家防总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广西龙州打造全国最大坚果贸易加工交易基地
- 北京国家一级博物馆数量居全国之首
- 【透视】美媒:美国多座大城市入不敷出,陷入严重的财政困境
- 国庆档变迁史:从10亿+时代到主旋律电影“破圈”
- 投资60亿元 湖南娄底半导体显示新材料产业园开建
- 湖南新田“整”出富民良田实现稳粮增收
- 广东累计安排涉农资金约10.3亿元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 西安民众反映“想上学先捐款” 官方:纪委介入调查
- 南海明代沉船: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链条
- 张艺谋获第17届亚洲电影大奖“终身成就奖”
- 暑运旅游出行:去这些地方火车票很紧张
- 探索风险巨大 人类为何对月球南极如此着迷?
- 知识偶像投身商业代言,先别急着否定
- 浙江区域观察:“AI+科创”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
- 民航局:7月民航运输规模创月度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