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地按下野猪猎捕“暂停键” 野猪致害防控为何这么难?
“缺钱,缺枪,也缺人。”巴中市通江县,是全国首批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县之一。12月16日,通江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李斌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该县已暂停野猪猎捕。原计划2021年750头的猎捕目标,至今也没完成。
2021年7月以来,四川在广元青川、朝天,绵阳北川,巴中通江,达州万源等地开展野猪致害防控试点。然而,受客观条件限制,多地野猪猎捕工作早已暂停。与此同时,野猪进城觅食、进村捣乱、致害农作物甚至与人畜发生冲突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野猪致害防控为何这么难?四川的试点,试出了哪些成功的经验,还有哪些亟需补齐的短板?记者日前展开了多方采访。
困 局
难点1 成本高,风险高,效率低
2021年7月,绵阳江油一支拥有持枪证的捕猎队伍离开通江县后,就再也没回来。当时,这支捕猎队在通江当地力量的辅助下,两天半猎杀野猪8头。
没有了“外援”,只得依靠本土力量。2022年初,通江县组建了4支猎捕队伍,成员多为资深猎户或退役军人。他们有备案手续,所有人员均购买了保险。“4支队伍全县跑,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跑,费用按每头野猪2000元包干结算。”李斌介绍。
由于没有枪支,捕猎队采用最传统的方式:放出猎狗驱赶、包围,一番周旋待野猪精疲力竭后,猎手再伺机用长刀或长矛砍、刺。与此同时,林业部门还采购了一批不锈钢笼子,在笼内放一些食物诱捕,但时间一长,警觉性高的野猪就不会中招了。
长期遭受野猪困扰的巴中市南江县,仅有1支合法备案的捕猎队伍,也面临着捕猎力量有限、缺乏强力进攻手段的困局。“申请不到枪支,兽夹、兽套之类的工具,又容易伤害其他野生动物,药物更不能用了。只能采取猎狗驱赶、人工围捕的笨办法。成本高、风险高,效率却很低。”当地一位猎手告诉记者,想拿到政府的野猪猎捕补助资金,太难了。
2022年以来,巴中市公安、林业等部门多次派人到通江、南江调研,与有经验的猎户座谈,广泛问计于民,希望能找到一套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难点2 种群测算难,治标不治本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
12月6日,四川召开的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工作会议提出,计划到2030年,实现保护修复退化天然林2000万亩。这意味着,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四川生物多样性将进一步提升。而野猪将拥有更加广阔的繁衍生息空间,其种群数量也将变得更加庞大。
摸清野猪种群底数,是科学制定防控方案的前提。然而,这项工作要做扎实,难度不小。
“我们确定2021年猎捕野猪750头的目标,就是根据种群数量测算的。”李斌告诉记者,由于缺乏无人机、红外相机和热成像仪等科技设备,当年的测算主要依靠基层村社估算上报,“说白了,那是一个神仙数据,肯定是不准确的”。
李斌坦言,野猪种群数量测算的不精准,必然导致猎捕防控方案出现偏差。如此一来,就容易陷入治标不治本的尴尬局面。“4年时间,我们前两年猎捕了100多头野猪,后面两年已经停止猎捕。野猪繁殖能力强,在缺乏老虎、狼群等天敌的情况下,其种群数量变化较快,政府牵头实施的野猪种群调控,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难点3 缺钱,缺枪,也缺人
2022年9月,达州万源被纳入四川省新增野猪致害防控试点县(市)名单。2023年,当地组建护农救助队伍4支,提出全年实施种群调控野猪350头的目标。一年多时间,当地共开展野猪种群调控工作270余次,出动护农救助队伍1800余人次。
“我们也面临和通江一样的难题:缺钱,缺枪,也缺人。”万源市林业局资源保护股负责人介绍,成为野猪致害防控试点县(市)之后,省政府匹配了一笔专项资金。参照通江经验,他们也将野猪猎捕兑现标准定为每头2000元包干。
“猎捕野猪,不能用枪,主要靠猎犬。”万源一名护农救助队员称,组队之初,他们专门到外地购买了猎犬,品种一般的6000元左右一条,品种优良的要2万多元。“跑一趟山,我们至少要带1台车、1个司机、2到3名队员,5到6只猎犬,往返成本在600元以上。如果捕得到,还要加上无害化处理的成本,但能赚钱;捕不到就只能自己贴钱了。”
“试点只有1年时间,这一年,我们有资金,可以通过奖补方式兑现,所以效果好,猎捕野猪总数超过300头。钱用完之后,护农救助队伍就没积极性了。如今队伍基本已解散,大多数队员都外出务工去了,猎捕工作也就暂停了。”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很无奈,因为除了奖补资金,他们无法给护农救助队伍提供其他支持。
破 局
建议1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扬长避短
野猪致害,群众的损失怎么办?如何更好地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023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明确县级人民政府是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主体,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补偿工作;鼓励因地制宜制定合理、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改变种植结构、设置围栏、生态移民等;对局部成灾物种,可在科学调研基础上,报批后实施种群调控。
“必须扬长避短,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近年来,万源市通过民政救济、农业保险等渠道,解决了林区群众野生动物致害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与此同时,当地也在思考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长效机制。
为此,万源市林业局按照“适量捕杀、总量控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编制《野猪致害防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野猪致害防控试点工作资金保障措施》《护农救助队伍管理办法》等,上报省林草局审批同意组织实施,让防控工作有依有据。
达州市林业局也在全市范围内推进野生动物致害保险理赔工作。目前,通川区已建立野生动物致害公众责任保险;其余县市区正在推动保险经办机构开展野生动物致害保险业务,探索将野生动物致害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开设不同类型野生动物致害险种并积极理赔。
建议2 释放信号:允许群众依法猎捕
近年来,巴中市每年都有上百个村庄遭遇“猪患”,村民向巴中市各级林业部门的求助增多。他们期待政府部门能够拿出实际举措消除“猪患”,不少巴中网友也通过各种渠道,试图从政府回应的措辞中探“口风”。
当下野猪已经被移除“三有”名录,普通老百姓在无狩猎证的情况下,能否在非禁猎区、非禁猎期,使用非禁猎工具捕猎野猪?针对巴中网友关心的这一问题,巴中市林业局曾专门进行了答复,撕开了一道“口子”。
该局11月20日公开回复称,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国家林草局印发的《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对法律规定保护范围以外的野生动物,可在非禁猎区和非禁猎期依据猎捕方案开展猎捕活动,无需申请狩猎证。“但是,猎捕人员和组织应当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得使用法律法规禁止的工具和方法。”
建议3 他山之石:72万元征集“赏金猎人”
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西羌护农捕猎队,是一支经验丰富的野猪猎捕队伍。该队副队长吕永奎称,近段时间有野猪下山糟蹋农作物,他们正在帮当地群众驱赶野猪,忙得不可开交。
绵阳江油捕猎队,曾支援过2021年通江县的野猪捕猎工作,目前,这支队伍的猎犬(以追山狗为主)数量已增加到100余条。作为全川唯一拥有持枪证且猎狗数量最多的专业队伍,他们曾多次外出支援野猪捕猎工作。
前不久,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林草局发布遴选野猪综合防控项目捕猎队伍和无害化处理队伍的公告,计划猎捕西吉县域内40公斤以上的成年野猪300头,每头补偿2400元,经费预算为72万元。鼓励全国各地的捕猎队都以“赏金猎人”的身份去捕猎野猪。
“我们本地的野猪太多了,本地都忙不过来,哪还有精力去外地捕猎?”绵阳江油捕猎队队员杨超说,江油当地野猪出没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他认为,宁夏西吉县征集“赏金猎人”的做法,四川野猪致害情况严重的区域完全可以借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业周洪攀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在这里,看见向上的中国”——创新发展 机遇满满
- 唤醒沉睡专利 知识产权有力支撑经济发展
- 刘京版画作品展长沙开展 带大众领略文人风骨
- 沪上侨界人士览临港巨变 驾芦潮碧波
- “淑女屋”何以节节败退?
- 探访哈亚雪旅游线路:游客感受寒冬里的热血与冰雪
- 华东及华北东北等地有强降雨 “格美”将登陆福建中部
- 韩总统府公布内阁改组方案
- 困在补贴里的库迪咖啡联营商
- 越南胡志明市一建筑起火 致2人死亡 7人受伤
- 中广核: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27台在运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 北京牛街美食文化节开幕 国潮文创抓眼球
- 1—7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
- 尘封10年的世界纪录,被这名少年打破!
- 2023郎牌特曲“郎助郎·上学堂”公益助学活动启动
- 2024年海峡两岸农博会·花博会在福建漳州开幕
- 家庭农场为何能带动农民增收?专家解析
- 6月21日央行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朝鲜宣布完全切断与韩国连接的铁路与公路
- 新春走基层|回家路“近了” 致富路“宽了”
- 热门推荐
-
- 从“汗水快递”到“智慧物流” 数说1320亿件快递里的经济新活力
- 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和联合国系统倡议推进工作组首次政策对话会举行
- 特朗普面临哪些官司?
- 山东济南出土50余件唐三彩 含天王俑等大型器物
- 海南海事局启动海上防御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汉武帝是第一个观众?皮影戏如何跨越两千年
- 瓜子荟萃! “中国食葵之乡”首届瓜子文化节启幕
- 山西阳泉叫响“一城阳光 泉漾太行”品牌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父亲起诉女儿返还老人房产被驳回
- “两弹一星”纪念地灯塔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怀柔雁栖湖校区点亮
- 歌舞剧《猫神在故宫》开启全国巡演
- 发现旧石器地点99个 内蒙古鄂尔多斯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 破解消纳难题 上海电气拿出“百宝锦囊”
- 高甲戏电影《玉珠串》首映 助推闽南文化走出去
- 女幼师给幼儿喂避孕药?警方通报:未发生相关情况
- 沙县小吃从这里走向世界
- 中新健康|局部晚期鼻咽癌新疗法将复发转移风险降逾四成
- 2023年人民文学奖颁发 梁晓声肖复兴获特别奖
- 调味品市场“津津有味”
- 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