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不打烊的饮品店,深夜坐着年轻人
24小时不打烊的饮品店,深夜坐着年轻人
凛冬来了,本该暗夜萧条,而北京却有一些饮品店变成24小时营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深夜走访那一家家灯光明亮的店铺时发现,里面坐着不少年轻人。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的任哲曦是深夜造访奶茶店的常客。她通常会点杯奶茶,然后去看一场最新上映的电影,不同电影搭配不同口味的奶茶。轻松的喜剧电影《好东西》需要搭配一杯甜甜的桃胶牛奶,都市职场电影《胜券在握》配的是一杯苦苦的黑巧克力。看到激动时喝一口,她觉得整个夜晚都加倍快乐了起来。电影结束后,趁着余兴,任哲曦会把外溢的想法编辑成一段影评,敲在微博上;等兴奋劲儿散去,凌晨再进入睡眠。
一杯奶茶,折射的是夜间经济的兴起。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预测,夜间旅游需求持续上涨,2024年国内夜间旅游总花费将达到1.91万亿元。央视财经发布的“中国夜经济活力指数报告”显示,以90后和0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是夜间经济的消费主力。
“凌晨后奶茶订单会迎来一波暴涨。”北京市海淀区某奶茶店工作人员给记者看了她手机里的奶茶外卖订单总价数据的波形图。图片显示,零点以后,奶茶外卖的订单总价陡然上升,出现一个“峰值”。为什么有人喜欢深夜下单?年轻人喜欢的夜间消费行为又是什么?
夜晚,年轻人的觅食时间
记者连续多晚走访北京的街头发现,很多年轻人采取的夜间消费行为是“吃”。
和任哲曦一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博士生黄靖婷也常在夜晚喝奶茶,或者去烧烤店觅食。当她烦躁难过时,这种深夜消费的诉求会更加强烈,想找人说话,会喊上几个实习的同事一起去烧烤店,吐槽各自近期遇到的烦心事。
不光是奶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赵世杰每周会有2-3个晚上出门聚餐,一般是晚上10点后和室友去吃火锅,庆祝生活中的进展,“每逢室友过生日,或者投稿通过,或者发工资了,我们都会去庆祝一下”。
通常,赵世杰会在晚上9点左右有想喝奶茶的冲动,他会立马出门去附近的蜜雪冰城买一杯果茶,然后回寝室,边看剧边喝。
夜晚不仅是吃吃喝喝的时间,部分年轻人还会专门选择这个时间来学习,学习过程既然伴随着热量消耗,就无可避免也伴随着进食补充能量。任哲曦几乎每周都会有一次夜晚喝着奶茶学习的经历,她会在附近的奶茶店买一杯奶茶,找一家咖啡厅,开始写稿子、翻译文献资料等。
一到夜晚,正在准备考研的孔钦昊就会进入学习的高效时间,当她学习到9点以后,常常会点一杯奶茶、一盒小蛋糕作为夜宵缓解饥饿。
在便利店就可以买到的蛋糕成了薄欣然晚上充饥的食物。在香港中文大学上课,晚上9点结束的时候,她感到饥肠辘辘;回家的路上一片漆黑,只有711便利店还亮着灯,“看到便利店的时候就感觉整个人被救赎了”。薄欣然一般会买一个里面挤满了奶油的面包充饥。
夜晚,已然成为无数年轻人觅食的时间,只不过,为什么本应该准备睡觉的时间,总有想要吃东西消费的年轻人?
夜晚:白天的延长时间
赵世杰觉得白天去吃火锅并不能获得真正的放松,“如果我中午去吃火锅,想着这个火锅吃完,还有推进研究计划、和同学聊选题、整理材料等琐事要做,想着哪些事做好了,哪些没做好,还有什么待办事项,就会吃得匆匆忙忙。”但是,夜晚就没有白天这种工作的禁锢,他和室友出去吃饭时也会感到更放松、更愉悦。并且,晚上有更大概率寝室的人是齐的,能约到一起。
几乎只会和朋友在晚上玩桌游的杭舜尧形容大家白天都“心事重重”,他以“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来形容只喜欢夜间打桌游的心理,“如果白天去玩桌游,我会觉得,我在浪费时间,我应该干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写文章,多读一些书,但是非常遗憾,我把白天这么宝贵的工作时间都浪费在玩桌游上。正常情况下晚上就应该是我们的休息时间,这个时候玩桌游心理负担会小一些。”
任哲曦倾向于把需要社交的工作放在白天,把夜晚的时间留给自己。“我特别需要私人空间,也很重视独立思考的时间。”所以她不会选择大家挤在一起的自习室,而是选择能够一个人拥有一整张桌子的咖啡厅学习,把周围人聊天的声音当白噪声,这是一个不会拘束的环境。
夜晚她也常常一个人去看电影,享受一个人沉浸在电影中的感觉,“我之前试过在白天看电影,很难沉浸进去,到处都很热闹,看电影仿佛只是例行公事,我会想着后面要去吃饭了,要去上课了;但是在晚上,时间仿佛延长了,看完电影,我后面还有很多的时间,我可以留给自己发散。”她看完电影后还会久久地沉浸在电影中,会趁着表达欲很强的时候立刻写下当时的感想,此时,心情也舒畅了。几周前,她在夜晚一个人享受完电影《好东西》后,在回学校的路上看到一束光打在街边一棵树上,“真的很好看,世界变得豁然开朗了”。
“夜晚能让我感到自由的时间有很多。”李佳媛如此定义她的夜晚时间。在晚上,她常常会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环境,比如一家24小时营业的奶茶店,拿上一本小说或者准备一部电影,边喝奶茶边享受夜晚的时间。“只有此时一切才受我支配,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对于复习考研的孔钦昊来说,晚上是高效时段,也是更有紧迫感的时间段。“因为起得晚,早上就没多少时间;吃完午饭就会到一个有点困的状态。但是到了晚上,这些问题都没有了。从晚上7点到凌晨两点,我会有7个小时的高效时间。”晚上意味着一天的结束,也意味着越来越临近考研的日期,所以,她会尽可能地在睡前把学习计划完成。
“我晚上就想喝点甜的开心一下。”薄欣然如此解释晚上买奶茶等甜品的原因,累了一天之后,夜间消费成了她的精神抚慰,“相当于哄自己,接着把学习或者工作推进下去”。
对她来说,夜晚进食是快乐的助推剂,而奶茶成了她最理想的选择:一杯奶茶刺激到了多重味蕾,本身有牛奶和茶的味道;如果加上芝士还能有咸味;配上珍珠这类小料能让嘴拥有即食的体验感。“交织的反馈感,调动了多种感官,然后胃也得到了满足,喝完感觉真的饱了。”
夜晚,难以割舍的充电时间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王亚鹏指出,消费行为所带来的愉悦感实际上反映了消费社会的特征。“正如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所言,在消费社会中,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承载着符号意义,消费行为本身成了一种文化仪式。人们往往通过消费来满足某种心理需求。例如,广告塑造了这样的观念:只有在情人节买花才能表达爱意,或者只有通过消费才能愉悦身心。这种观念的传播实际上是消费社会常见的建构手段。”
“如果偶尔玩到太晚,我只是会对身体愧疚,不会对这种行为愧疚,因为我乐在其中。”杭舜尧说,“只有晚上大部分人才有时间,有了桌游,大家能聚在一块,热热闹闹的。”
夜晚进食能让学习中的孔钦昊思路更加清晰,在学到中途时,外卖送到了以后,她就会把题目放到一边,漫无目的、不用顾及时间地边看视频边吃东西,忘掉所有有关学习的事情。“数学题做久了会让我觉得头疼,吃完这些东西再学习感觉脑袋更清晰,会有新的思路。”
晚上出门吃饭不仅可以增加赵世杰和朋友之间的联系,这种夜晚适当的放松还能激活创造力。“我吃夜宵或喝奶茶不是单纯为了吃,而是为了庆祝或者放松。”如果为了身体健康,强制让赵世杰删除晚上这段时间,即使身体获得了足够的睡眠,他也会觉得非常劳累。
如果白天加码工作学习太多,没有较多晚上属于自己看电影或独自思考的时间,任哲曦甚至会下意识地报复性看剧、看小说,睡得更晚。而黄靖婷在晚上喝奶茶或者吃烧烤时,没有经过太多思考就已经点上单了。“我觉得这么做会让我心情好一点,我就去做了。”
实际上,年轻人晚上9点后进食或者放松到凌晨再睡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李冉指出,由于人体本身的节律、激素分泌受到昼夜的影响,夜间进食或者晚睡都是违背正常生物钟的行为;一般建议晚上9点以后不进食,晚上11点以前睡觉。“夜间进食的伤害之一是肥胖,到了晚上,身体的消化、代谢水平都会降低,食物更容易转化成脂肪,严重的话会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偶尔一次不见得伤害特别大,但一般而言不建议这样的行为,还是倡导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些年轻人认识到这一点,也在下意识地采取行动。杭舜尧在有意识地降低玩到晚上12点以后的频率,从之前的一周2-3次降为一周1次;薄欣然近期在看一些控制糖分摄入的书,除了每天必要的碳水,不过多摄入糖分;李佳媛会在一次夜晚喝奶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尽量保持健康的作息。
“拥有晚上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像是跑得特别累的时候,突然给你一块巧克力,这是一种充电的方式,但确实也不必天天如此。”任哲曦说。
实习生 冯乐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戴月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安至定边将开行直达动车
- 亿缕阳光|至乐无如读书
- 年轻人的新爱好,“爆改”传统商场
- “碳”路先行|山西曲沃逐“绿”而行 葡萄辣椒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 中国汨罗江龙舟超级联赛开幕 30多支队伍“龙舟故里”劈波斩浪
- “优质主播培育工程”首批优质直播间(主播)名单发布
- 为全球创新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 消法首部配套行政法规7月1日起施行:直面新业态新问题 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
- 刘兰芳、刘长瑜、杨洪基等艺术名家齐聚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专场演出
- 山东青岛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船企主动求变:出坞!向着清洁能源转型
- 山西多部门共治谋“合”赴“征”途 润泽营商环境“沃土”
- 冷空气影响中国 北方局地降温达18℃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宁夏:塞上江南写新篇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现代农业装备“出海”掘金国际市场
-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广西提升丘陵山区六堡茶生产机械化水平促产业发展
- 文化中国行|候鸟天堂!辽宁这一处世界自然遗产到底有多美!
- 第三届世界华人美业大会以美业语言激活“美丽经济”
- 伊朗外长访问卡塔尔 重点讨论伊核问题
- 安徽变更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热门推荐
-
- 京唐城际铁路通济路钢拱桥完成顶推
- 聚焦小人物的家国情怀 悬疑喜剧《满江红》在京首映
- 27366亿、105321亿、874亿……数字透视消费活力
- 上海启动稳岗留工送温暖和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
- (“一带一路”10周年)从“避风港”到“自贸港” 海上丝路重要支点海南开放连通世界
- 又增一国!英媒:葡萄牙总理称将向乌克兰运送“豹”式坦克
- 北京法院三十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近60万件 提升司法保护水平
- 中国首个“海洋装备数智安全实验室”揭牌成立
- 湘鄂赣三省合作助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探新“路径”
- 北京市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成效初显 2.3亿元纳入监管
- 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有较强降雨 新疆等地有雨雪天气
- 京滇蒙鄂等携手打造“总部+基地”花卉产业创新联盟
- 多地探索完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 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
- “中国绿色大豆之都”大豆收获全面告捷 最高亩产598.7斤创纪录
- 云南华坪通报第二中学预收费情况:已制止违规收费行为
- 印尼鲁昂火山再喷发
- 年轻人为心情疗愈“买单”后 为何仍有困惑?
- 阅读风向标:短视频聚人气 “三体”引发科幻热
- 呼市羊肉烧麦:塞外“狗不理” 一口解乡愁
- 迎龙年春节 福建省市区社会力量联合“创福传福送福”